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一位老电视人的青春芳华……

  • 左公冷禅
楼主回复
  • 阅读:1054
  • 回复:0
  • 发表于:2018/11/8 15:52:27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打开电视,调到宜昌三峡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已经是很多宜昌人的习惯。但是你知道宜昌三峡电视台有哪些故事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宜昌三峡电视台首任台长曹宗国的文字,了解宜昌三峡电视台的风雨历程。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宜昌广电中心

荧屏光影里的春天故事

文/曹宗国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宜昌只是在磨基山上转播中央和省台的电视节目。上世纪80年代先后办起了两家电视台:原宜昌市委、政府办的名为宜昌电视台,宜昌地委、行署办的名为宜昌地区电视台。1992年地市合并以后,宜昌地区电视台更名为宜昌电视台,原宜昌电视台则为三峡经济电视台。1997年两台合并,遂为现在的宜昌三峡电视台。 

在此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宜昌地区电视台的创办发展工作,并担任地市合并后的宜昌电视台和宜昌三峡电视台台长,和职工们一同走过峥嵘岁月,在记忆里留下难以忘怀的春天故事。

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个秋天,梧桐叶飘,我离开工作了17年的地委大院,正式去电视台上班,日志上记着:9月17日、晴。 

我是半月前接到任命通知的。8月28日下午4点,时任地委书记艾光忠同志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谈话,要我负责搞好电视宣传,保证播出的节目不出问题,他很严肃。然后我就在宣传部进行工作交接。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对电视台的情况,我还是比较了解的。1987年开始创办的时候,我作为地委宣传部宣传(包括新闻文艺)科长参与过。现在,没想到让我直接到台里去担任总编辑, 我不无忐忑、也些许踌躇。 

拿着10万元开办费,从宣传部和广电局从各县和单位抽调了一些人员担任编辑记者和播音员。播音员从一百多人中遴选,最后报经地委同意,由黄代英和周伟担任。采编播人员基本就绪后,我和台新闻部的记者们一起讨论了近期报道选题。经过一段时间准备,电视屏幕上终于出现了宜昌地区电视台台标。 

创业的艰苦一言难尽。老职工们都记得,他们拉着纤绳把一台35频道发射机拖上了磨基山,可是功率很小,边远观众不容易收看到。考虑到央视节目可以由周边地区大功率转播交叉覆盖,我们就和转播央视一套的频道换了一下,但有些观众又反映说看不到中央台节目了,最后不得不到省里说明相关情况,才取得省里支持。从此,宜昌地区台的节目才扩大了覆盖面,有了一定收视率。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办好电视节目更是谈何容易。记者编辑们竭尽全力,可台里摄像编辑机又少又老旧。那年冬天,时任地委副书记李文钊带着我和一名副台长,冒着漫天大雪驱车去武汉,向老领导陈水文同志求助。他原是宜昌行署专员,后来成了分管财经副省长。好不容易,我们终于到省财政厅借得30万元周转金,用来添置了三台摄像机、一台编辑机和一辆采访车,这才有了采编的基本设备,提高了节目质量。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到了春节前夕,地委对电视宣传进步很高兴,“四大家”领导同志到电视台看望干部职工。我们切实感到新闻工作很重要、很荣耀,干部职工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进了1990年。

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鞭炮烟花里还透着春寒料峭。大年三十我没有回家,而是在磨基山上和技术人员一起值班。为了保证播出节目不出问题,作为负责人,我们知道责任重大,台领导不但在采编过程层层把关,严格审片,每晚播出时也要轮流值班。那天夜里,我站在山顶眺望城区万家灯火,想到自己没能回家和父母团年,心里还是压抑不住泛起几丝愁怅。 

初一早上,我匆忙下山搭车赶回宜都家中,才知道家人根本没有吃团年饭,昨晚父亲高血压病重,被送到县医院救治。我急忙去医院,看见父亲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 

当时下起了白皑皑的大雪,我在病床边守了两夜。父亲清醒时问我为什么过年没回家,我说,现在领导信任把电视宣传交我负责,我也想干一番事业。您刚退休才61岁,要多活几年帮帮我。我女儿才15岁,儿子才11岁,把他们抚养成人还要十年。父亲听了只流泪,我知道他心里在说,我病重了,顾不了你们了…… 

两天后,我怕播出节目出问题,又赶船回到台里。可是过了几天,家里又打电话,说父亲病危,医院要病人转院。我只好回去把父亲转到当时地区中心医院,但还是没能把他救活。我和父亲诀别时,他已经闭了眼睛不能说话,眼角里滚下两滴泪水。 

安葬了父亲,我含泪回台用工作消解心底里哀伤,在创业团队里弥补亲热,恍惚度过了一年多光景。1992年初,宜昌实行地市合并,我台呼号改为宜昌电视台。局台干部作了调整,台里工作由我牵头,然后我被正式任命为台长,从此,我勉力承受起全面负责的沉重担当。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这时,我们台已经有了80多名职工,具有了相当采编播能力,每天播出新闻、专题节目以及广告、电视剧,能圆满完成各项新闻宣传任务。望着磨基山顶发射塔上闪烁的红灯,我们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正如一首歌所唱:“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振奋人心的讯息像春雷一样从南方轰隆而来,改革开放的热浪席卷神州大地。

 为了适应形势的迅猛发展,我随省台组织的人员到广东、深圳、上海等电视台参观学习,看到了南方各地走向大开放的宏伟气势和壮阔场面,大大开阔了眼界。回来以后,我们决心在事业发展和节目宣传上加快步伐。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唱着《春天的故事》,我们加大了市场经营力度,专门成立广告公司,开辟各种创收门路。台里经费由财政补贴改为自收自支,养活人员设备,每天至少要有一万多元才能开门。我们在市场上打滚,职工们吼起了《爱拼才会赢》。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所幸市场经济日益活跃,广告霓虹照亮了不夜城,台里创收年年翻番。那年月流行公费出国旅游热,可是我们台干部坚持不出国,把资金都用在事业发展上,逐年添置了摄像机、编辑机、采访车、转播车等主要设备。 

我们努力改善采编播条件。原来制作磁带播出,每天晚上要派人把磁带送过河,磨基山上派人下来接上去播出,风雨无阻。后来我们在电视台楼顶架起了微波锅,直接送信号到发射塔播出。台里原来只有一条电源线,一停电就无法制作播出节目,后来我们牵了双电源,保证了每天正常播出。原来没有演播厅,我们在七楼建了一个,可以录制演播节目了。那时空调还稀罕,冬天烤火、夏天吹电扇,我们逐步给制作发射室和各办公室安装了空调。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我们组建了强大的采编播队伍。连续几年,台里在各大专院校物色了一批在校高才生,又从部队转业、其它单位引进了大批有专业特长的人才,充实了记者、编辑、主持人和技术、广告人员。我至今记得那一张张青春笑脸。他们很快成为业务骨干,有的成为屡获大奖的名记者、评任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出版数部专著的专家,有的后来成为中央电视台的骨干记者和编导。许多人至今还是电视台业务部门的主导,有的担任了局台领导工作。

改革推动发展,春光辉映荧屏。那十年,我们台采编播实力不断加强,节目宣传水平也节节登高。首先是新闻报道走在全省地市台前列,每年上送中央、省台播出的新闻名列第一。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台里专题和文艺节目也精品迭出,曾经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开办了一批深受观众拥趸的特色栏目,还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录制转播直播能力也大大加强,我台每年和文艺单位联合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对全市旅游节活动进行直播和报道,还和省台一起担任了长江三峡大坝合龙、竣工的特大型现场直播的历史性报道宣传。 

回望峥嵘岁月,多少往事涌在老电视人的心头,我们难以忘怀。 

1997年岁末,宜昌电视台和三峡经济电视台干部职工会师一堂,合并为宜昌三峡电视台,我担任台长。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相约1998,电视台的规模和格局从此扩大,事业和宣传也迈开了更大的步伐。此后三年里,全台干部职工团结奋进,改革创新,不仅新闻宣传保持在湖北省地市台中“十连冠”,广告收入也每年翻番,到2000年达到两千多万,综合实力大为提高。 

我们迎来的千禧年,春光格外明媚。省广电厅在我台召开了全省电视新闻宣传现场会,表彰我台荣获“十年冠”。

十年春风满乾坤,改革开放耀荧屏。老一代电视人作为参与者、鼓动者、记录者,有幸亲身经历见证了那如火如荼的岁月。如今讲着春天的故事,我们还总是心潮澎湃。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