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趣话土家“牛”俗

  • 背脚佬
楼主回复
  • 阅读:1762
  • 回复:0
  • 发表于:2021/3/16 16:56:01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文:陈廷亮

世居于武陵山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农耕文明著称的少数民族,因此,土家族也和其他许多农耕少数民族一样,牛耕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由此也衍生出许多与牛崇拜有关的传统民俗。

1、与牛有关的节日——土家族“四月八”牛王节。牛王节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内容一般都体现对牛的崇拜和感激。农历四月十八(也有的地方为农历四月初八)过牛王节也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每年的这一天,土家族人民会停止让牛耕种,并且用最鲜美的草料来饲养它,甚至还要熬稀饭喂牛,以此来感谢老牛一直以来勤勤恳恳的耕耘。关于土家族“四月八”牛王节的来历也有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第一个神奇传说:相传在某一年的四月初八这天,土家族的土司王在一次与敌人的对抗中受了重伤,他奋力逃跑,但敌人一直猛追不舍。眼瞅着就要甩掉敌人,突然眼前出现一条大河堵住了他的去路,看着敌人马上就要赶上却无计可施,正准备束手投降的时候,河里却游过来一头大水牛,大水牛将土司王驮过河去,这才摆脱了敌人的追赶,得以存活下来。后来为了答谢水牛的救命之恩,土司王便把这一天定为“牛王节”。

第二个神奇传说:相传在天湖旁边有一头因触犯天条而被玉皇大帝下放到人间受罚的神牛。一天深夜,神牛偷偷渡过天湖,进入谷地之后的它便开始在泥田里打滚,这样它的身上就沾满了谷粒,但是在偷渡回来的时候,一阵大水将神牛身上的谷粒冲走了一大半,幸亏神牛的鼻子和耳朵里面还有点,于是它便把这剩下的谷粒带给了当地的土家族人和苗族人。从此以后,土家族、苗族人民有了谷种,辛勤耕耘,年年都能五谷丰登,但是神牛却因为身受重伤和劳累,最后在“四月八”这天死去。自此,为了感谢神牛带来谷种之功以及表达对神牛死去的悲哀,每年的“四月八”这天,土家族、苗族人民就会给神牛头上挂上彩布,并用最新鲜的草料来喂养,并将牛栏整修一新。由此,“牛王节”也就成了土家族传统的生产农事节日。

关于土家族过“四月八”牛王节的习俗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永绥(花垣)县同知段汝霖所著《楚南苗志》中就有记载:“土人每岁四月十八,传为牛王诞辰。是日,不使牛。先夜,预办祭馔。鸡初鸣,即祭。祭毕,合室男女团坐,饮食之。仍停工作一日。以祭余米饼,携送亲友家。”

1950年湖南省湘西土家问题联合调查组《关于土家情况的调查报告》中也记载有龙山、永顺、保靖等县土家族地区“四月初八或十七或十八——一般说是牛王的生日,人和牛都休息一天,富裕人家吃一餐肉”。《永顺县对山乡土家人特点的调查报告》中也记载:“四月初八(为小四月八)、十八(为大四月八)相传为牛魔大王生日,即牛的生日,是日,牛不耕作,休息一天,加价以酒肉、粑粑敬祖先及牛王,实际过节是初七与十七。”

2、与土家语人名有关的“牛”。土家族喜欢用动物给小孩子取乳名。其中就有许多以“牛”取乳名。土家语把黄牛叫“wuf(务)”或“aof(奥)”,把水牛叫“ruanf(软)”,因此给孩子往往取名为“wuf biv(务比)”——小牛、“ruanf biv(软比)”——小水牛、“wuf tier bav(务铁巴)”——大黄牛、“ruanf tier bav(软铁巴)”——大水牛等。还有以“牛”给别人取不雅绰号的,如一个人吃相粗鲁,大口往嘴里送就叫他“xir gaf niev wuf(习嘎涅务)”——“吃草的牛”,如果一个人不讲卫生就叫他“wuf ser tier per(务色铁迫)”——“牛屎虫”,等等。

3、与土家语谜语中有关的“牛”。土家语动物谜语的谜面暗射某种动物的形象、特征、习性等。因此谜目就是打一动物,谜底也就是某种动物。其中就有与牛有关的谜语。如:谜面:“lix qier ser kex paf,huf nix ɡof rix lax,zir er dax yir daf,kox bax qiv qir taf(里切色克帕,富尼过日啦,自尔打乙大,阔巴期七它)。 ”此谜面翻译成汉语就是“犁田和耙田,全靠它来干,没吃一粒米,埋头无怨言。”谜目:打一家畜;谜底:牛。

4、与“牛”有关土家语地名。在土家族地区,留存着数以万计的土家语地名。这些土家语地名是土家先民用自己的语言雕刻在大地上的珍贵文化遗产,其中与“牛”有关的土家语地名比比皆是。

(1)与“ruanf(汉字记音‘软’‘让’‘算’‘王’)”即“水牛”组合的土家语地名如保靖县阳朝乡就有“让奴(ruanf lur)”—— “卖水牛的地方”;保靖县迁陵镇有“王那克毫(ruanf lav ker haor)”——“水牛走路的山坳”,龙山县苗儿滩镇就有“算比(ruanf biv)”——“小水牛多的地方”;永顺县泽家镇有“让寨枯(ruanf zaif kux)”——“放水牛的山”;古丈县红石林镇有“软热(ruanf rev)”——“漂亮(健壮)水牛多的地方”,等等。

(2)与“wuf(汉字记音‘务’‘无’‘吾’‘屋’)”即“黄牛”组合的土家语地名如龙山县靛房镇有“吾拉(wuf lax)坪”——“牛路坪”;永顺县对山乡有“务把吉(wuf bax jir)”——“公牛脚下”;保靖县长潭河乡有“屋借湖(wuf jiev hur)”——“赶牛沟”,等等。

(3)与“aof(汉字记音‘敖’‘无’‘吾’‘屋’)”即“黄牛”组合的土家语地名如龙山县里耶镇有“敖那堡(aof lav baov)”——“牛走路的山堡”、苗儿滩镇有“敖色堡(aof ser baov)”——“牛屎山堡”,等等。

5、与“杀牛”有关的习俗。因为牛是土家人耕田犁地的主要“帮手”,因此,土家人禁止随意屠杀耕牛。如果耕牛年老失去耕作能力万不得已需要宰杀,那在杀牛时观看的人都要双手反背在身后,意喻双手被反绑,无法救牛。

可见,牛在土家族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土家先民从认识牛、接触牛、亲近牛、利用牛、赞美牛到崇拜牛,久而久之,牛成为土家人耕田犁地的得力助手,甚至成为坐骑和古代战争的闯阵先锋,世代相沿,也留下了许多与牛有关的传统习俗。
让家乡更美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