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巴东堂鼓 土家族演奏千年的“东方摇滚乐”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阅读:760
  • 回复:8
  • 发表于:2012/10/26 15:18:47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巴东堂鼓 土家族演奏千年的“东方摇滚乐”


作者:田新华


    在《现代汉语词典》的“堂”字条目中,有个词条叫“堂戏”,其释义为:“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巴东、五峰等地。其实,在土家族聚居的湖北省巴东县,除了堂戏之外,还有一个以“堂”字命名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堂鼓。 

    前不久,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文化友人在笔者的陪同下欣赏了一套完整、原汁原味的巴东堂鼓后,被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深深折服,惊叹地称赞巴东堂鼓是“布鲁斯爵士乐第二的东方摇滚”,并特地用摄像机将巴东堂鼓拍录下来带回加拿大,说要向全世界介绍这个东方土家族最神奇的音乐。 

    堂鼓,即堂会也就是喜庆之事的锣鼓。巴东堂鼓由鼓、锣、钹、马锣四件打击乐器和管乐器唢呐组成。唢呐可以是一只吹奏,亦允许“无限增容”地多只齐鸣。因此,一班堂鼓最低需要五人,执打击乐器的称打鼓匠,吹唢呐的叫吹鼓手,合称“云台班子”。巴东土家族每当逢年过节或男婚女嫁以及孩子金榜题名、参军入伍等等,都必须请上云台班子通宵达旦地且吹且擂,人们在富有节奏的堂鼓和悠扬嘹亮的唢呐声中不知疲倦地尽情狂欢。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6 15:20:00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国民族音乐乐谱的传统记音符号通用的是“合、四、一、上、尺、工、凡、五、乙”(简称“工尺”),而巴东堂鼓乐谱的记音符号则是“○、×、冬、不、一”,外行人根本不知所云,无可奈何,因此,说巴东堂鼓的乐谱类似天书毫不夸张。下面摘录一段《一飞》的部分乐谱: 

    “○×冬,×○冬,○×○×○×冬,×○×○×○ 冬,○×○,×○×,○○○,—○—○—×○,×○×○×○冬,冬、冬,冬不冬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冬…… 
    巴东堂鼓的演奏,鼓、锣、钹、马锣按照乐谱各自都有严格的分工,但又必须紧密配合,各种乐器的击打都要恰到好处,容不得半点的“掺杂使假”和“偷工减料”,无论多一下、少一下或快一下、慢一下,都将导致你讲葫芦我说瓜,各打各的调,整个堂鼓就会乱套,成为“一锅粥”。 

    马锣在堂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堂鼓节奏的快慢取决于马锣的击打速度,通常情况下,马锣每分鈡匀速击打一百次左右,整个堂鼓的节奏最为理想,但这必须要求敲击马锣的人有顶级的堂鼓功夫,试想,左手抛起马锣,右手挥舞击槌,以每分钟一百次的速度击打,这相对来说与高难动作无异。另外,马锣还是堂鼓的“标点符号”,在锣与钹的击打间隙上,马锣必须一槌填上,而在吹鼓手鼓起腮帮吹响唢呐的一刹那,马锣独立的一声脆响,为唢呐的粉墨登场打上一个漂亮的“冒号”。当优美动听的唢呐曲调嘹亮响起,马锣便引领着锣、鼓、钹为它欢快地打着节拍,五种乐器珠联璧合地融为一体,曲乐合奏,节奏强烈,完美至极,令人拍案叫绝。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6 15:20:30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吹鼓手是堂鼓中的重要角色,没有唢呐帮衬的堂鼓单调、乏味。堂鼓中的每个乐章都有一段唢呐调,分别有《长生》、《百鸟朝凤》、《乌云盖墙》等,有的悠扬婉转,有的粗狂豪迈。吹鼓手不仅要懂得音律,而且还要具备“换气”的硬功夫,即在一口气吹完的当儿,用嘴巴卟响唢呐,同时从鼻孔吸气进去供足肺部氧气,再继续吹。也就是说,一段唢呐调从开始到结束,不能有间断和停顿,必须一气呵成。 

    巴东堂鼓作为多种打击乐和管乐混合而成的音乐,悦耳动听,荡气回肠。据说,对敲打声音特别敏感的心脏病患者,而对堂鼓的乐音却异常亲和,并能有效地缓解胸闷及心跳加快等症状。 

    在巴东土家族人的心目中,堂鼓是至高无上的喜庆标志,家有婚嫁喜事,主人家和客人不计烟酒鱼肉的多少和有无,但绝对不能没有堂鼓,没有堂鼓的喜事就如同没有盐的饭菜,淡而无味。过喜事徜若有亲朋好友请上云台班子吹吹打打地前来捧场,那对主人家来说是送什么礼物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天大人情”,因而这里素有“送礼十万八万,敌不得堂鼓一班”的说法。女儿出嫁,也特别看重男方迎亲的堂鼓,堂鼓俏皮、体面,嫁娘自然会满面桃花地与迎亲的队伍直奔男方而去;如果堂鼓差劲,那麻烦可就大了,轻则亲家母翻脸上门兴师问罪,重则嫁娘“赖”在闺房闭门不出。相传光绪末年,一张氏双胞胎姐妹同日出嫁,姐姐因男方迎亲的堂鼓不仅打得没有妹妹男方家的铿锵,而且锣还有一破损处,惹得她本就气不打一处来 ,恰有多嘴多舌者火上浇油地说那锣打得“像破沙罐煮屎”,更是不依不饶,哭闹着要悔亲不说,还要抹脖子上吊。官司打到县衙,县太爷认为男方确属“无视乡风民俗,有伤嫁娘尊严”,判令男方除赔偿女方酒席并赔礼道歉处,“须另择良辰吉日,再整新锣新鼓,双吹双打,热之闹之迎娶”,女方这才服气。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6 15:21:06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关于巴东堂鼓的起源,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无从查考,但民间传说则有多种版本。 
一是“伏羲始创,炎帝传授”说: 

    传说伏羲创八卦时,为每一卦都编了卦段音乐,依次为《一飞》、《二叠》、《三璞》、《四月》、《五扯》、《六造》、《七安》、《八还》,分别对应八卦中的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合称《八卦乐》。据说后来民间巫师卜卦时将竹卦拿在手里拍打发出的啪啪声响,就是由《八卦乐》几经脱胎换骨演变而来的。相传炎帝神农氏精通《八卦乐》,并在湖南一座风光秀丽的山上(即今韶山)演奏韶乐时,领诸神合奏《八卦乐》,百鸟闻之,自叹其鸣不如,众皆围聚相学,但无一修成正果,啄木鸟孜孜不倦地苦练了几千年,至今仍然只能在树杆上敲出几个洞来,这是后话。 

    炎帝在湖南奏过韶乐后,便只身前往三峡北岸一座与大巴山和巫山遥遥相望、终年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大山上(即今神农架)采药,途径巴东境内的一条河流时,与一种五条腿的巨型水怪蝉蟾遭遇,蝉蟾逼他交出《八卦乐》乐谱并教其演奏,遭炎帝拒绝,上万头面目狰狞的蝉蟾气急败坏地一涌而上,凶相毕露地向炎帝发起攻击,炎帝临危不惧,挥剑迎战,与它们展开殊死搏斗,双方激战七七四十九天,直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终因寡不敌众,炎帝渐渐处于下风,危在旦夕。巴东的山民们闻讯后,即牵着黑狗,手持大刀、长矛呐喊着从四面八方飞奔而来,将黑狗杀死后扔向蝉蟾,使狗血溅于蝉蟾身上,因黑狗之血属污秽之物,蝉蟾故而施不出妖法,很快被尽数斩杀,万具蝉蟾尸体漂浮于河面,这条河便被取名为“万尸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在这里拦河筑坝,修建了巴东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使之造福于人民,故更名为“万福河”。 

    炎帝为了感谢巴东山民的相救之恩,将《八卦乐》传授给了他们,并赐为巴东人的喜庆音乐,同时将其封为“巴东堂鼓”。 巴东土家族人怀着对炎帝及其巴东堂鼓一种恒久的敬畏和崇拜,将这个传说连同巴东堂鼓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并当作土家族乐观向上、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6 15:21:55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另一种说法是“王屋珊编乐护情郎”。这里面带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和一幅千古绝画的来历: 

    早在12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兵荒马乱,战火此起彼伏,后唐军中统帅韩光嗣因对敌作战兵败,被后唐皇帝李嗣源杀害,韩家举家受到牵连,韩光嗣之子韩熙载经过巧妙易容,骗过官兵,逃往南唐属地的江南。 

    韩熙载投奔南唐的目的除了求得生存外,就是想凭着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成就一番大业。初到南唐,他便与当朝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致雍、教坊副使李嘉明等结为好友,并深得来自巴东的宫廷才女王屋珊的爱慕,他与这些人经常在一起咏诗作赋,海阔天空。 

    南唐后主李煜生性多疑,他怀疑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治国之道的韩熙载投奔南唐的真实目的是意在夺取南唐天下,因而总是时不时地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这些韩熙载心中当然十分清楚。 

    一天,画院待诏顾闳中给李煜献计说:“我是一个画画的人,不会引起韩府人的注意,把监视他的任务交给我,有啥风吹草动我及时向您报告。”李煜大喜。不想李煜、顾闳中的密煤很快便被王屋珊获知,王屋珊与韩熙载等人经过周密策划,决定演一场“联欢晚会”故意让顾闳中来窥探,王屋珊为此精心编出一套旷古未有的奇妙乐谱。 

    在一个秋日的夜晚,“联欢晚会”如期举行,郎粲、陈致雍,李嘉明等当朝名贵人物及王屋珊在宫中的铁杆姐妹们应邀纷至沓来。晚宴开始,韩熙载倚红鼓而立,举臂抡槌,锣、钹、马锣等金乐亦骤然响起。 

    王屋珊则在翩翩起舞中弹奏琵琶(后演变为唢呐),一时间,在欢乐而有节奏的鼓点中夹着有如玉盘落珠和金戈相搏的乐音,王屋珊五指如灵地拔弄琴弦,琴声更是胜似龙戏潺水……在整个晚宴中,主客浑然相忘,高潮迭起,人们无不沉醉于美妙的音乐之中,激越的鼓点让客人情不自禁地拍掌相合,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隐身在韩府院内一片竹林之中注视着韩府上下一举一动的顾闳中。至此,顾闳中便认定韩熙载原来只不过是一个骄奢淫逸、沉溺于花天酒地的平庸之徒,哪有心思在意南唐天下?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6 15:22:27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顾闳中去向李煜汇报时,以画画为业的他觉得曲里拐弯地讲述还不如画成一幅画简洁明了,便详尽地绘画了那场夜宴的全部过程和整个场面。这幅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李煜见了这幅画后,果然解除了对韩熙载的戒心,同时也特别喜欢这幅画,经常捧在手里欣赏。始料不及的是,这幅画不仅奠定了顾闳中南唐“画坛神笔”地地位,而且成了中国工笔人物画举世无双的巅峰之作,它就是历来连赝品也价值连城的《韩熙载夜宴图》。 

    再说韩熙载后来不仅没有对南唐天下带来威胁,而且为南唐的兴盛作出了突出贡献。相传王屋珊在一次回巴东探望父母时,将她所编并定名为“唐鼓”的乐谱一并带回家乡,同时教会了父老乡亲演奏,使这部绝妙的“东方摇滚乐”从此在巴东流传下来。南唐灭亡之初,因冠用“唐”字将招来杀身之祸,而“唐”与“堂”谐音,聪明的土家人便将其更名为“堂鼓”。 

    如果这个传说的内容全部是真实的,那么可以这样说,出自巴东的才女王屋珊同时歪打正着地成功导演和主演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上三部精美大“戏”:编创了早于西方布鲁斯爵士乐一千多年的“东方摇滚乐”巴东堂鼓;机智巧妙地保护了后唐名将之后韩熙载,从而促进了南唐的兴盛;促成了《韩熙载夜宴图》这一千古绝画的诞生并推出顾闳中这个南唐首屈一指的大画家。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6 15:22:58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了战国早期编钟后,有人提出巴东堂鼓可能是由编钟演变而来的,这一说法曾经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和支持,但遗憾的是,因同样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而其议遂寝。 

    由于巴东堂鼓历经了至少千余年的沧海桑田,加之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文革”时期,真正的堂鼓被当作“四旧”严令禁止,取而代之的是被农民暗地里戏称为“抢抢齐”、新编出来供人们跳“忠字舞”的乐谱,致使一些乐章严重走样甚至失传。目前,保存得最完好、基本上属“正宗原版”的只有瓮子水堂鼓(归属该县庙垭子村),但调查发现,这里最年轻的打鼓匠、吹鼓手的年龄已突破四十岁,而这个年龄段以下的人要么学业或事业有成,要么大都外出打工闯荡世界,留在家里的人则因忙于生计,加之购置一套堂鼓乐器的价格比较昂贵,无心学这门“挣不到饭吃“的行当,这就造成了巴东堂鼓的传承后继乏人,因此,巴东堂鼓这个土家族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命运值得关注,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0)
(0)
  • 晓晴
  • 发表于:2012/10/28 11:37:10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关注。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