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试论黔江旅游产业的发展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阅读:726
  • 回复:7
  • 发表于:2012/10/28 12:32:05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试论黔江旅游产业的发展
作者:何开志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渝东南中心地带,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定位建设的全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全区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辖30个街道镇乡、218个村(社区),总人口53.6万,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6%。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0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2亿元、城镇化率39%、森林覆盖率45.5%。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黔江区旅游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2010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收入5.5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了220%、400%。在新一轮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中,黔江区提出了“建设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实现旅游接待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亿元”目标。要完成这一宏大目标,需要全面审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着力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  

    一、黔江区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十一五”期间,黔江区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问题也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小。全区旅游产业增加值只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5%,远远低于重庆市5.8 %的水平。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只有4.6%,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的程度不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强。二是发展体系要素弱。全区已实施开发的景区较多,但大多是“夹生饭”,成功创A的景区只有小南海,而且成熟度、丰富度均不够,核心产品形象不突出,没有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全区挂牌星级饭店虽然有6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1家),但品质均不高,高星级饭店偏少;旅行社及门市部有6家,但没有1家国内知名,也没有知名旅行社在黔江区设分社;旅游“大交通”(区内到区外的交通)逐渐改善,但还不足以支撑起“国内知名、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中交通”(城区到景区或景区到景的交通)等级不高,部分景区可进入性不好;旅游商品仍是十年前的“老三篇”(茶叶、牛肉脯、地牯牛)打主力,无论在包装、质量、特色等方面都做得不够;文化娱乐产品缺乏,缺少大众化、游客参与性强的娱乐节目,致使游客在黔江区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2010年旅游人均消费:全国540元,重庆市543元,黔江区305元)。三是知名度不高。近年来黔江区旅游人次增长较快,反映了旅游知名度在进一步扩大。但从客源细分来看,到黔江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特别是重庆主城,说明黔江区旅游知名度仍然不高、影响力仍然不大。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8 12:34:05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不利条件 
    
    首先,面临“形象遮蔽”的巨大压力。“形象遮蔽”,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风景区),其中旅游资源级别高、特色突出或者产品品牌效应大,或者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风景区),在旅游形象方面也会更加突出,从而对该区域内的其它旅游地(风景区)形成形象遮蔽效应。不论重庆市“一圈两翼”总体发展战略(建设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简称“一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简称“渝东北翼”;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简称“渝东南翼”),还是全市“一心两带”旅游发展战略(“一心”指重庆主城都市旅游核心区,“两带”指渝东北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渝东南乌江流域民俗生态旅游带),均把渝东南作为一个整体。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地域概念将会被更加熟知。当前在重庆提到渝东南,可能人们先想到黔江区和武隆县。但如果走出重庆再提渝东南,可能先想到武隆县而非黔江区。如果再提渝东南旅游,可能只会想到武隆县。这说明旅游对一个地方带来的影响大于“中心”定位对一个地方带来的影响,黔江区的形象已经被武隆县遮蔽,而且“遮”得很严、“蔽”得很深。当前,黔江区要想打破这个“遮蔽”,短期内基本不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没有特别的、超常规的举措也不可能。 
  
    其次,面临资源雷同的不利环境。旅游消费与其它消费不同,不论是旅游者到访还是旅行社组线,在同一区域内一般不会同时选择消费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景区,只会选择消费影响力最大的那个景区。而旅游经济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同一区域、同一类型资源先开发的景区,由于持续的宣传营销、开发建设,在该地区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覆盖,后开发的景区影响力明显不足,因此先开发的景区游客往往人满为患,后开发的则是游客稀少被“通吃”。渝东南地区、武陵山区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由于相近的地质地貌、风土人情,使得各地同类型、近品质的旅游资源较多。同时,目前没有一个机构、机制能够对这个区域的旅游进行统筹,各地均会立足于本地开发旅游,不可避免的打造出众多同类型景区,引发恶性竞争,影响旅游投资回报。对深处该区域的黔江,发展旅游产业这绝对不是利好因素。 

    第三,面临周边竞争的巨大冲击。当前,黔江区周边各县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比如武隆县提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酉阳县提出2年、石柱县提出5年赶上武隆,等等。当前,黔江区在所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已经落后,前面的标兵已经“飚”得更远,后面的追兵“副”得更近,而且部分县从追兵已经变成了标兵,可以说黔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急。 

    在形象已被遮蔽得很深、所处区域旅游资源雷同、也处于落后位置等不利因素的叠加和作用下,黔江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可以说到了一个“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特殊时刻。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8 12:34:39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虽然黔江区旅游产业发展重大机遇与巨大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有利大于不利,机遇大于挑战,而且在渝东南地区乃至武陵山区,黔江区机遇更多(如区域性中心定位等)、条件相对更加成熟(如区位及交通条件更好等)。如果能够很好地抢抓机遇,规避不利,创新举措,举力发展,就能够冲破“遮蔽”,取得突破,成为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赢家”,黔江区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从中获得巨大助力,特别是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反之,则会失去机会、失去市场、失去发展,成为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陪衬和看客。 

    三、黔江区旅游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黔江区旅游产业发展要在大机遇与大挑战中实现大突破,除了抓好旅游策划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行业管理等工作之外,当前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产业发展地位问题。众所周知,旅游产业综合性非常强,涉及部门多,单靠旅游主管部门难以协调、无法统筹,要实现旅游产业的大突破、大发展,需要在更高层面加大领导、统筹力度。同时,从旅游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看,也需要加强对该产业发展的重视。因为要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不外乎两条:第一,辐射力强;第二,吸引力大。城市的辐射力主要就靠现代制造业支撑,而吸引力则主要靠现代服务业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甚至有专家提出没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就没有区域性中心城市。而旅游产业作为当今全球第一大产业、服务业的龙头,开放性特征十分突出,对提升城市吸引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议在实践中真正把抓黔江旅游产业发展摆到与抓城市、抓工业、抓大通道同等重要位置,真正作为支柱产业加以重视、领导、研究和打造。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8 12:35:21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产业发展布局问题。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和突出重点原则,建议按照“一心、两极、多点”总体布局推进黔江区旅游产业发展。一心:即依托城市峡谷(包括官渡峡),把黔江区主城建成富有峡谷峡江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服务渝东南、辐射武陵山的武陵山地区旅游集散中心。两极:即以小南海为核心,整合板夹溪、武陵仙山、八面山等旅游资源,着力集中打造“大小南海”景区,形成黔江区旅游“北极”;以蒲花暗河为核心,整合濯水古镇、蒲花农业观光园区、三潮水等旅游资源,着力集中打造“大蒲花河”景区,形成黔江区旅游“南极”。多点:在着力集中打造“一心”、“两极”基础上,有序推进神龟峡、仰头山、灰千梁、石城古县遗址等旅游资源开发。 

    (三)核心景区打造问题。黔江区要想成为“武陵山地区旅游集散中心”、“国内知名、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首先必须打破武隆的“遮蔽”。要打破这个“遮蔽”,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打造1-2个能够媲美仙女山、主导渝东南的核心景区。从资源品质看,黔江区最有潜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是“大小南海”景区和“大蒲花河”景区,但就目前而言在品质等各方面都需要改变。建议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把“大蒲花河”和“大小南海”景区的打造摆到黔江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景区。特别是“大蒲花河”景区,建议实施强力的政府主导,整个“大蒲花河”的建设、经营与管理由一个企业来实施,以暗河开发带动“大蒲花河”景区的开发建设,解决当前该景区多个建设业主、相互之间不好统筹协调、不利于景区今后经营管理的矛盾。独立的濯水古镇、蒲花暗河、三潮水、农业观光园区均相对单一,不论从利于工作的角度,还是利于发展的角度,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建设、经营与管理,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力远远大于单兵作战。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8 12:36:09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四)航空助推旅游问题。大范围、大跨度出行旅游,航空是首选。国家旅游局2008年统计,旅游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从携程旅行网发布的“2011年在线旅游者调查”看, 96%的受访者会选择乘坐飞机为出行方式。近年来,黔江区组织赴上海、西安等较大跨度的旅游推荐,根据推荐会当时的情况看,这些地方的市民也有意愿到黔江区区来旅游,但最终来的寥寥无几。原因何在?就在于没有大跨度便捷的交通,可进入性不高,当地市民即使有意愿也来不了。因此,建议在大力加强区内景区、景点建设的同时,围绕旅游景区差异性和客源地差异性,积极开发机场航线,让可望到黔江区旅游的客人能把愿望变成现实,促进机场与旅游共生。 
 
    
(五)服务中心建设问题。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和新的节假日调整,散客自助游特别是自驾游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2010年国内旅游21亿人次中90%以上通过自助、自驾方式出游,来黔江区旅游的游客97%以上是自助、自驾游。因此,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旅游服务的统筹显得尤为迫切。从旅游发达地区(如云南丽江、重庆武隆等)情况看,建立综合性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是最有效的方式。综合黔江区当前及长远城市、交通、旅游产业发展布局考虑,建议:依托拟规划建设的舟白“零换乘”系统,建设黔江区旅游服务营销中心,加快完善黔江区旅游宣传、咨询、营销、集散等功能,以利迎接大众、平民、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