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刘能朴 不舍土家族文化的追求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阅读:3892
  • 回复:8
  • 发表于:2012/11/3 8:46:53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刘能朴 不舍土家族文化的追求

作者:黎代华 彭心炳 易长松


     他是文化馆戏剧文学专干,1987年、1995年两度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个人,获省记“一等功”1次,州记“二等功”7次,县记“三等功”3次,嘉奖5次。1992年、2006年两次评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996年2月6日被中共龙山县委、龙山县人民政府授予全县“十佳精神文明标兵”称号,多次评为全县优秀政协委员。他系湖南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湘西作家协会会员、州“民保”中心专家组成员。他的名字——刘能朴及部份创作成果,早于1996年就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中。为此,在我们这些文化人心中,都尊称他为先生。 


    先生是老百姓,知青下放时当过农民,当过铁匠,当过中学炊事员,当过挑夫,每天从洗车至洛塔往返90里,肩挑100斤,那时还没通公路,山路崎岖,风雨无阻,扁担,磨炼了他的筋骨磨炼了他的意志。先生一天也不能停,因为当时每挑100斤“死角粮”只有2.03元力资和2.7斤大米指标,他就这么艰难地抚育着四个嗷嗷待哺的儿女。 

    先生是文化人,1958年,他只有17岁,由他作词,刘一能作曲并演唱的土家族民歌《百鸟朝凤凤朝阳》就参加了广州军区民兵汇演,并获优秀节目奖。1962年12月,他创作的现代戏《叶春》在全县农村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从此这位20来岁的业余编剧在县内就小有名气。1975年被先生抽到卧龙水库文艺宣传队担任创作员,吴兆麟同志调走后,他与彭顾亭兼《卧龙战报》编辑,他有了较多的时间去深入生活去从事创作。

    1978年8月,先生有幸参加了全省散文创作笔会,他创作的散文《浪花赋》受到湖南文艺出版社主编陈大兴老师青睐,作为本次笔会的范文点评。这是先生在省州文化圈内初露头角,在这次笔会上他结识了文艺界的一些朋友。1979年7月,先生又参加了《湘江文艺》主办的小说创作笔会,他创作的短篇小说《箫声悠悠》受到编辑向秀清老师好评。州文化局局长杨永鉴向先生举杯祝贺:“感谢你为湘西争了光。”1980年6月,他的曲艺作品《老年宽当选》在“团结报”全文发表,这是“团结报”创刊以来首次以一个版面发表长篇曲艺。当时先生还在家乡当大队长、大队会计,在投票选举中他高票当选为镇人大主席团成员。那天他刚在人大“主席团”席位上就座,公社办公室接到县里电话通知,要他马上赶到长沙八一路省军区招待所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他当即起程如期赴会,会议于1980年12月2日开幕至8日结束,龙山同去的有张心平、蔡测海等。在这次创作会上,先生结识了孙健忠、谢璞等知名作家。没等散会,县里已正式行文将他招入县文化馆工作。这是破例招工,当时先生已近不惑之年,每月34.50元工资他怕养活不了四个未成年的小孩。但爱人要他去,这位出生在贫农家庭,与先生相濡以沐的土家妇女盼的就是这一天啊。到文化馆后,领导出于事业需要,安排先生担任戏剧文学、曲艺专干,从此先生告别作家梦,进入戏剧创作这个“冷门”,踏上了群众文化这条艰难的路。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