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土家女儿会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阅读:1450
  • 回复:8
  • 发表于:2012/11/3 14:35:01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土家女儿会
作者:李向兰  姚 涛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土家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谈情说爱的日子,后来就形成了习俗,有近400年的历史,其发祥地在湘、鄂、渝三省交界的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这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目。旧时土家女儿平素不得出门,惟农历七月十二这天云集于会,故称“女儿会”。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3 14:36:44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土家女儿会”的表现特征  
    
  与其它的聚会相比,“土家女儿会”特征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间的固定性和周期性。“女儿会”的时间通常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这一时日是众所周知的。  

  第二,地点的固定性和限制性。根据传统,“女儿会”通常在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举行。后来,“女儿会”的范围扩大了,恩施的其他地方如大山顶的响板溪,还有恩施以外的如五峰等地也举行。因为“土家女儿会”是一年一次,机会难得,所以前来赴会的男女青年总数在万人以上。这也就决定了举行“女儿会”的地方要大而广阔,而且要有树林以利于谈情说爱。 

  第三,参与者的平等性。“女儿会”相对规定了时间和地点,对其他的没太多限制,只要是有兴趣的青年男女都可以来参加,这在某个程度上也说明了“女儿会”的公平性。同时,这也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有一些年长者去参加,他们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找对象,而是帮年轻人找对象,还有的是去进行物资交换的。 

  第四,目的性较强。这些来自周围州县的男女青年来到“女儿会”目的很明确。他们来“女儿会”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找对象。“意中人”,也就是谈情说爱。  

  第五,方式的含蓄性。“土家女儿会”是土家儿女假借物资交换寻情觅意。欲觅对象的男子身背空背篓。假装购物,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购物”。在“讨价还价”中,各显才智,增进了解。如果那家姑娘不答应,就抬高价格,小伙子应知趣地走开。如果她对对方中意,她就把价格慢慢往下压,她就是给对方一个暗示,我们可以进一步交谈,也就表示姑娘有意相许。于是双方退出闹市,到街外的净林或阳坡上“边边会”。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3 14:38:41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女儿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土家女儿会”体现了土家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也是对封建社会写的一大篇缴文。  

  土家人长期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和外界的陌生人交往很少,结婚大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舅权制、氏族外婚,以及封建门第观念、封建伦理道德等,还起着很大作用。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很多爱情悲剧。而“女儿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别人认识的机会,他们以歌会友、以歌见美。这是女性意识进步的体现,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同时,“土家女儿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一种颠覆,七家男女青年在“女儿会”的种种表现,是对封建社会的脱冕。古人常说“食色,性也”也就是说吃饭和性是人类的本性和权利。可是当时的土司却肆无忌惮地霸占土家妇女的“初夜权”,是对土家妇女性权利的剥夺,也是不符合人性的。土家妇女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集体结会反抗这种有悖人性的行为,这时候的“女儿会”是土家妇女不甘忍受土司的蹂躏,为保守贞操,争取性权利而自由自发斗争逐渐形成集合斗争的集会。

“女儿会”不仅具有深划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很深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年一度的“女儿会”十分热闹,不仅当地青年来赶“女儿会”,就是湘、川、黔等省的来客也不少。参加“女儿会”的人不是光自己一个人去,他们大多带了东西和物品去,互相交流资讯,男女之间互相赠送礼物,互相走亲戚,街市上各种日杂百货,山货药材,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还有一些是把酒划拳……这样就促进了这个地方物资的交换和经济的发展。  

    现在的“女儿会”,已经无法恢复到过去那种盛大的场面了,但“土家女儿会”仍以大型文艺汇演的形式出现吸引了国内外各个地方的游人来参观旅游。“土家女儿会”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已成为集民俗、文化、经济、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民族盛会。2005年,恩施市已将“女儿会”商标注册,该市民族宗教部门也正想通过对“女儿会”源流考证、习俗及表现形式的发现、“女儿会”的艺文的采集等形式,系统地挖掘“恩施土家女儿会”,让外人一看到“女儿会”就想到恩施市。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3 14:39:30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土家女儿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意义  

  “土家女儿会”提倡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遵循民主和自由的理念。也就是说,男女双方完全是自愿相识相爱相许,而不存在一方愿意一方不愿意,这样男女双方的矛盾就相对较少,建立的家庭也更稳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在社会和谐家庭的建立,也就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立,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土家女儿会”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现代文明像阳光一样照射到每一个角落,这一传统文化日渐衰落。也许再过几十年,“土家女儿会”会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家女儿会”和其他很多传统文化一样慢慢消失成为历史,只出现在一些民族志上。

    二是被政府和文化部门所重视,加入现代文明的因子,让它在保持原汁原味的精神内核的同时开出现代文明的花朵。我认为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这种濒临灭绝的习俗,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恩施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传承、保护和发展措施。如运用法律法规、成立“申遗”专班、成立“女儿会”传承保护协会、政府主办“女儿会”、将“女儿会”移植到旅游景点、把“女儿会”的商标进行注册以及把“女儿会”等民族文化纳入教学内容。我相信“女儿会”这种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一定能世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0)
(0)
  
  • 幸福人生
  • 发表于:2012/11/19 18:14:28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幸福人生
  • 发表于:2012/11/19 18:14:50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幸福人生
  • 发表于:2012/11/19 18:15:16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

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
(0)
(0)
  • 幸福人生
  • 发表于:2012/11/19 18:15:40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

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13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