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哭嫁歌

  • 幸福人生
楼主回复
  • 阅读:730
  • 回复:5
  • 发表于:2012/11/4 9:14:45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哭嫁歌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一、流传久远的哭嫁风俗与哭嫁歌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苗、畲、彝、壮、撒拉、伊利哈萨克、闽西客家、桑植白族、黔西北仡佬族和黑河俄罗斯族等民族的传统婚嫁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其中,尤以湖北长阳土家族的哭嫁最有代表性。“哭嫁”不仅是土家婚礼中必不可少的礼仪与程序,而且哭嫁过程中演唱的“哭嫁歌”更是成为土家族的一种绚丽多彩的民俗艺术形式。

    哭嫁风俗流传久远。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曾云:“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描述有南方民族的伴嫁歌:“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叠相歌和,含情凄婉。”清《嘉禾县志》也有记载:“嫁女前夕,具酒馔,集妇女歌唱。歌阕,母女及村姑伯姨,相向而哭,循叠相继,达曙乃止。”近年来,在湖南江永地区发现的女书资料中,作为婚嫁歌之一的“哭别”,内容也很有特色。哭嫁传统代代相传,在借鉴与融合基础上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哭嫁歌”。

    清乾隆时期鄂西土家诗人彭秋潭的《秋潭诗集》中就有首记述土家哭嫁歌的《竹枝词》:“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乡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诗人还注解说:“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其词有曰:‘长大成人要别离,别娘一去几时归;别娘纵有归来日,能得归来住几时?妹妹去,哥也伤心嫂伤心。门前一道清江水,妹来看娘莫怕深……”现在,在一些土家山寨仍然存在着哭嫁习俗,唱哭嫁歌也仍然是山寨村落引人注目的场面。

  
  • 幸福人生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4 9:15:24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哭嫁风俗和哭嫁歌形成的深刻社会背景 

    关于哭嫁风俗和哭嫁歌的起源,有很多民间传说。例如,在桂林山羊隔等地流传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山羊隔有位畲家寡妇,膝下一女美貌如花,前来提亲的人踏破门坎。但姑娘通过对山歌选中了村尾的一位畲家小伙。成亲这天,姑娘忽然想到寡母无人照料,就放声痛哭起来,边哭边将往事编成一段段畲歌来唱,“唱得日头无光亮,唱得山鸟不鸣啼”。从此以后,这首长达430行的畲家《哭嫁歌》就流传开来。这类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搜集对象,具有一定艺术价值,但其显然不足据信。其实,哭嫁风俗和哭嫁歌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哭嫁源于婚姻之不自由。例如,以前鄂西土家族有所谓“接骨种”(即姑舅表婚和填房婚)、“鞭炮定亲”和抢婚等几种不合理婚俗。清代雍正年间(1735)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在土家地区又强行推行封建包办婚姻,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命运。清乾隆年间《鹤峰县志》载:“至于选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问女子愿否。如女子无耻,口称不愿,不妨依法决罚,一与聘定,终身莫改。”由此可见,封建时代贫苦女儿的婚嫁,并不是其一生幸福的肇始,而往往是“从夫”、“从子”的开端。土家等族妇女便正是借助唱哭嫁歌的形式,来宣泄对封建婚姻的不满。

    其次,我国几千年来 “多子多福” 的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人心,以致早婚现象严重,不少地方就有“三十六岁作爷爷”的所谓“美谈”。抛开“童养媳”不谈,更多出现的是十三四岁就结婚的“少年婚”。许多未成年的女子被懵懵懂懂地纳入婚姻轨道,其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远未成熟,待嫁时想到要远离亲人,即便是父母不强迫,也会痛哭不止。无疑,这对未成年的女子来说是极大的伤害。另外,我国许多民族都能歌善舞,对于像婚嫁这种最古老、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更是觉得不唱不隆重。所以,以哭唱来倾诉其对婚嫁的思想情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0)
(0)
  
  • 幸福人生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4 9:19:41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四、哭嫁歌独特的演唱方法 

    根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手册》对歌谣的分类,哭嫁歌应属“仪式歌”中的“礼俗歌”。作为一种民间流传的礼俗歌,哭嫁歌的演唱是很有特色的。例如,土家姑娘哭嫁形式上以歌代哭,以哭伴歌,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用“哭”来倾诉离别之情,其演唱要根据一定的节奏,抑扬顿挫,一泣一诉,哀婉动人,是一门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哭唱方法。因此哭嫁歌的唱法既有个人发挥空间,又须延续传统,根据相对稳定的模式演绎哭嫁歌的唱法。就总体而言,唱哭歌时,每句歌词的前中尾常常会加一些“衬字(词)”,被称为“歌头”、“歌间子”、“歌尾”。如下面这句歌:

啊伊乃喔呼娘啦)尖尾剪刀(喔呼)银线(哦)(啦)(喔呼娘啦)

          歌头                     歌间子             歌尾

这种在歌词的前中后都加衬字的唱法,能使唱腔绵延,语调跌宕,思绪反复,情感饱满,显得很有生气。婚嫁中唱这种缠来绕去的哭别歌,最能体现嫁娘对故乡亲人的难舍难分和对少女时代的万般依恋。

    歌头,指一段哭嫁歌的开腔。在土家哭嫁歌中,歌头一般在或人或事等哭嫁对象的前面,用“哎呀”、“啊伊乃”等引起。在唱歌头时,一般要求有开阔的唱腔,声调较高,表现为强音声调。尽管哭嫁是以悲哭为表现形式,但目的还是为了喜庆,只有将哭嫁歌开头唱得高亢嘹亮,才能吸引更多的亲邻好友前来捧场;也只有将开头的哭嫁对象唱得清楚明白,才能表达嫁娘对亲人朋友的爱戴崇敬和对待事物的庄重认真。当然,根据场面的不同转换,有时也可省略“歌头”。


    歌间子,又称“歌衬子”,指在哭嫁歌中间为缓气以表达深情而出现的衬托字,一般是“哦”、“恩”、“蛮”、“啦”等多以方言平音唱出的语气词,其中“喔呼”最为常见。所以,在鄂西唱“歌衬子”又叫“打喔呼”。由于各地的方言有很大差异,所以“歌间子”的出现位置和唱腔也有很大不同。在土家族七言唱词中,出现在第四、五字之间和第六、七个字之间的“歌间子”,一般拖腔较短促,且唱为降调,显得平稳深沉。这种唱法,利于表达土家女哭嫁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利于表现土家族深厚的习俗文化底蕴。

    歌尾,就是哭嫁歌唱法的收尾,以“啦”、“呀”和“喔呼灰”等词最为常见。在土家七言唱词中,一般歌尾有两个衬字(词),在尾词前后分别加一衬字,前者唱升调,音节较短,而后者唱降调,且有较长拖腔。当然,由于不同哭嫁对象在重要性上不同,有的歌尾则要将重要的哭嫁对象的名字或称呼,通过衬词再唱一遍。如:“哎呀我的爹/哎呀我的娘/画眉难舍翠竹山/鲤鱼难舍养鱼塘/金钩吞下肚/牵心又挂肠/我的爹呀~娘啊——。”。这里的“我的爹呀~娘啊——”,就是这类歌尾。

    当然,哭嫁歌唱法忌讳生搬硬套,以上只是其传统唱法的主要模式,实际演唱中是很灵活的。
(0)
(0)
  
  • 幸福人生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4 9:22:58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五、哭嫁歌词的思想艺术特征 

    哭嫁歌词是哭嫁活动的语言载体,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严格的程序性,而且其艺术性亦堪称精美。

    朴实自然,情真意长。历代学人都盛赞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切自然,感人肺腑。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认为“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民歌最可贵之处在于“情真”。因为不识字的劳动人民或根本没有文字的民族,无不习惯于以本民族、本地区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来描述自己的生活处境,记事抒怀,有的还以对歌为社交手段和交流情感的纽带。哭嫁歌的最大特征正在于此。
 
  
 格调优美,形式多样。土家哭嫁歌传承古老的巴地民歌特色,多为七言四句,也有五言八句等体式。尽管其随意性很大,很难将某段歌词归入某一体式,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四句头、五句子、穿号子等调式的具体运用,有时还可以遇见格律严整、风格统一的花儿体等。但对哭嫁歌的研究来说,需要灵活分类和分析,因为它们往往是随机性综合利用这些民间歌谣的传统调式和格式。

    运用多种方法叙事抒情,意境优美生动。赋比兴,是歌谣的传统手法,各族人民巧妙运用这些手法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借以抒情叙事,富于艺术感染力。在哭嫁歌中,赋的手法有铺张和白描两种。比即比喻,兴即兴起实物。比兴手法,在哭嫁歌中十分普遍。另外,还有叠唱或称反复,在哭嫁歌中也有很多运用,其前呼后应,一唱三叹,能将哭嫁歌演唱者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哭嫁歌中几乎所有修辞手法都有所运用。这也充分说明了哭嫁歌作为文化载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六、哭嫁歌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文化人类学认为,尽管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对待婚姻的认识和态度各不相同,特别是在两性关系和经济责任方面以及婚嫁礼仪等方面会有很大差异,但这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密不可分,因此不能用现代眼光特别是不能用简单的优劣或进步与落后来评价。同样,唱哭嫁歌这种似乎昭示着落后闭塞的古老风俗,当代人也不能以现代城市的开放眼光去看待它,而需要将其上升到人类文化的高度,穿越时空局限而用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审视。

    唱哭嫁歌习俗的文化人类学意义,被认为是女性对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历史反抗和无奈的哀歌。在社会学上,则被认为是妇女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呐喊。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逐渐习演为带有程式化的礼仪文化活动。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婚姻自主已成青年男女普遍要求。过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失去约束力,哭嫁习俗因而谢谢消失。不过,土家等民族的姑娘在结婚时也还是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习俗仪式罢了。因为哭嫁是土家婚礼的序曲,他们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

    哭嫁歌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可以彰显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文化意识。例如,以前土家姑娘出嫁时哭唱得是否动听、悲切,往往是衡量姑娘本领的标准。尽管有时候唱出来的歌词特别是骂媒人的歌词骂得历害会很难听,但词中涉及到的任何人都不会找嫁娘及其家人“秋后算账”。从这个角度而言,土家等民族的“哭嫁”习俗,正反映了这些民族的开阔襟怀。另外,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看似不可思议,却也充分反映了土家等民族独特的文化禀性及情感意识。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哭嫁歌还是促进婚姻稳固的重要因素。文化人类学认为,具有普遍性的婚姻具有一定的经济互助功能。哭嫁歌诉说往日积怨和对未来的忧愁,赢得的却是亲戚朋友的同情,自然有礼品为其“添箱”,新娘以此为“手段”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可以为日后的婚姻带来不少便利。
(0)
(0)
  
  • 幸福人生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4 9:25:48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七、文化全球化形势下的哭嫁文化保护 

    目前,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被同化,以至于很多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濒于灭绝,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文化生态学认为,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繁荣。哭嫁歌作为一种原始生态的民族民间婚俗文化,自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实际上,哭嫁歌对现代生活同样还存在着影响。就拿文艺生活来说,哭嫁歌不仅被反映在民间说唱艺术之中,而且还反映在现代小说、戏曲等艺术样式之中。以前,川剧《柳荫记》中就有《英台骂媒》一折。在当代,哭嫁歌还直接进入了歌曲内容,如曾经风靡世界的电影《黄土地》,其主题歌就叫《哭嫁歌》。但在当前,哭嫁歌不仅正在受到现代诸多强势文化的侵蚀,而且还由于现代生活的普及,甚至正在被一些地方的群众逐渐淡忘。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于2002年就启动了。目前,尽管2004年底长阳土家哭嫁歌等已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保护的民族文化保护对象,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哭嫁歌对于建设我国良性发展的文化生态重要性的认识。哭嫁歌谣是包括土家族在内的我国诸多民族人民以自己的艺术天才和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因其充满文化韵味而被长阳等地的民族大众继承下来,成为风俗文化旅游的亮点,更为我们研究其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次,培养哭嫁歌优秀传承人才,是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对民族地方来说,培养一定数量的“哭嫁娘子”很有必要。要像民间故事村培养“故事大王”、“故事篓子”等那样来培养“哭嫁娘子”,树立典范,因为她们是这种哭嫁文化的直接传承人。其三,要加紧对哭嫁歌的整合传播,使其在交流中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真正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也是这项保护工程的重要任务。另外,还应加强与各行各业的横向联系,特别是旅游业,因为旅游业与民族民间文化相互依存。但旅游业是把双刃剑,不能只看重经济效益,否则就会导致民族文化精髓的缺失。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