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恩施州文物古建筑的抢救与保护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阅读:7532
  • 回复:7
  • 发表于:2012/11/5 10:57:13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恩施州文物古建筑的抢救与保护


     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俄国文学大师果戈里把建筑称为“世界的年鉴”,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呢。”被誉为“文化聚宝盆”的鄂西土家族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文物古建筑。
 
    恩施州文物古建筑的遗存概况 

    据文物部门的初步调查,恩施州共存有各类文物古建筑遗迹200余处,可分为14大类: 

    石窟类建筑

    以来凤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仙佛寺为代表,该佛寺始建于盛唐时期,临酉水深潭,在长约40米的绝壁上凿大小佛像31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武陵地区历史最久、香火最盛的佛教圣地。
  
    楼阁式建筑

    以巴东秋风亭为代表,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为名相寇准建于江北旧县,至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将其从江北旧县迁至江南,后又经历了清康熙初年、嘉庆二十一年、同治五年等多次修缮,今天我们见到的秋风亭是清代知县朱祖荫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重建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州时代较早、且保存较好的文物古建筑之一。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5 10:57:54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寺庙类建筑

    寺庙类建筑19处,分别是:巴东县楠木园王爷庙、红庙岭地藏殿建始县业州镇文庙、业州镇余家坝村朝阳观、高坪镇望坪村石柱观、景阳镇兴隆寺、长梁乡下坝寺、高坪镇八角村普恩寺恩施市六角亭解放路城隍庙、六角亭碧波峰白衣庵、五峰山西南麓连珠寺、盛家坝乡安乐屯村关公庙、龙凤镇杉木坝村天府庙利川市团堡镇石龙寺、毛坝乡夹壁村回龙寺、谋道镇龙水村龙水文庙咸丰县高乐山镇城隍庙、丁寨乡曲江村板桥寺、丁寨乡魏家堡村白岩观等。
 
    宗祠类建筑

    宗祠类建筑12处,分别是:利川市柏杨镇大水井古建筑群、忠路镇木坝河村三元堂恩施市六角亭解放路文昌祠、六角亭城乡街武圣宫、六角亭中山路成氏祠堂、盛家坝乡中街万寿宫宣恩县侗族乡老街禹王宫、李家河乡上洞坪村禹王宫、高罗乡黄家河村李氏祠堂咸丰县尖山乡大小坪村严家祠堂鹤峰县走马镇金岗村李家祠堂来凤县百福司镇上街万寿宫等。 

    书院类建筑

    书院类建筑3处,分别是:利川市南坪乡南坪村如膏书院来凤县百福司镇桂林书院建始县业州镇五阳书院等。 

    教堂类建筑

    教堂类建筑6处,分别是:利川市凉雾乡花梨岭天主堂恩施市沙地乡麦子淌天主堂、沙地乡中街天主堂、红土乡赵村乌鸦坝天主堂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天主堂、景阳镇龙家坝村天主堂等。
 
   古塔类建筑

    古塔类建筑12座,分别是:建始县高坪镇望坪宝塔、业州镇建阳宝塔宣恩县珠山镇凌云塔咸丰县小村乡田坝村观音塔、小村乡中心场村洄龙塔、川主庙塔、尖山乡唐岩司村天蹬堡塔恩施市五峰山连珠塔利川市南坪乡南坪村凌云塔、团堡镇晒田坝村培风塔、团堡猫水村宜影塔、毛坝乡青岩村步青桥塔等。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5 11:00:24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强化文物古建筑的管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做到“四有”:即有必要的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牌有记录挡案有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同时还规定了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和“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的原则。文物保护范围是为了保护文物安全而划定的,在这个范围内,要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要尽量少存并严格管理可燃物品要禁止排放“三废”物质禁止一切危害文物安全活动。建设控制地带是为了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也可以叫文物环境保护区,在此范围内,不得任意兴建有碍观瞻的新建物及其他设施。如特需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兴建新的建筑物,其座落地点、用地范围和建筑物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应与文物的环境协调,其设计方案,应按文物的保护级别报该级文化行政部门同意,由城乡规划部门批准。只有按照上述要求严格执行,才能切实保护好幸存下来的文物古建筑。
 
    遵守古建筑维修中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文物是历史的真迹,保护文物必须保持文物的原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旧址、纪念建筑物、古墓葬、石窟寺、石刻等,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根据这条规定,在维修、复原文物古建筑时,要求做到“四保存”:一是保存建筑物形制的原貌,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局、造型、艺术风格等;二是保存原有的建筑物结构,如木构建筑的柱架、斗拱及内外装修的构造形式,砖石建筑的叠砌方法、拼合规律等;三是保存原有的建筑材料,如木、竹、砖石、琉璃、瓦件以及其它金属材料;四是保存原有建筑的工艺技术,如雕塑、彩画、油漆、盖瓦、做脊等具有工艺特色的传统技术手法。 

    因此,古建筑维修在直观效果上,要求做到“整旧如旧”,不但要做到保持原有的形体、结构,还要保持它原有的神态、风韵。既要改变维修前的凌落破败状况,达到完整壮观,又要使人们看到它久经沧桑的历史陈迹,保持其古貌野趣和历史意境。只有这样,古建维修才算达到了理想效果,否则,弄出来的只会是一种不伦不类,不古不今,或是貌合神离的假古董,失去了古建筑保护和维修的意义。 

    正确处理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建筑文化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象自然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一样,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破坏了就永远地消失了。因此,在旅游中应注重保护性开发,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时候,必须规范开发的力度和深度,协调好文化资源的长期利益和追求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的关系,从坚持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古建筑文化的保护,避免因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给子生后代有所交代。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5 11:01:01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确立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必须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筑文化与其它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在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当地的民俗及生态文化,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尽管以其建筑规模庞大、工艺精湛而闻名全国,但凡是去参观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当地的民俗及生态文化发掘、保护的力度不够,给人的感受仅仅是一些孤零零的建筑,缺少民族文化氛围,没有充分展示鄂西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点。因此,必须在文物古建筑集中的地区或者民间文化特点鲜明的地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生态文化保护区所包含的是整个一个社区的鲜活的整体文化,社区中的自然环境、社区居民、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生产和生活用具、精神产品﹚等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因素,都在保护之列。

    笔者两年前曾在《鱼木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在鱼木寨建立我省第一个生态博物馆的设想,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尽早实现。另外,专家们还建议在巴东杨柳池建立“撒尔嗬文化保护区”;在恩施三岔建立“傩文化保护区”;在宣恩小茅坡营建立“苗族生态文化保护区”;在咸丰、宣恩一带建立“吊脚楼生态文化保护区”。 

    总之,保护好鄂西的古建筑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文物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将是任重而道远。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