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换个角度看恩施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阅读:1488
  • 回复:14
  • 发表于:2012/11/6 16:12:34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换个角度看恩施

——
走近恩施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宜万铁路通车已四个多月了,恩施人依然沉浸在喜悦和激动之中。这个梦想盼了百年,从动议兴建到建成通车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的漫漫长途,堪称中国铁路史之最;这条铁路写下了传奇,5万筑路大军奋战7年,终于修通了世界最难修的铁路,打破“筑路禁区”的神话。占宜万线总长74%以上的桥隧群更是掠起世界一片惊叹。火车呼啸着穿山越岭,划破了武陵深山的静谧与封闭,为山里人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恩施土家族地区是一个很神秘,很值得去探究,很值得欣赏的地方。这里的历史发展脉络独特,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风情奇异而不粗野,文化丰富而不怪异,山水是满天满地的绿,尤其是这里的人,开放包容,敦厚善良,智慧勇敢。


    这里保存了地球史前遗留的图像,保存了人类起源刻下的烙印,保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称之为历史的“冰箱”。



    湖北有一位词作家写了一首歌词,尤其可以映衬:



    地是开阔的地,天是自由的天,荒山野岭把身安,哥儿活得像神仙。



    探究这个地区,首先应该探究这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6 16:12:54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体现恩施文明史久远的三个事象


 

    恩施土家族地区历史上是非常闭塞的,它的传统文化又是相对发达的。这种闭塞之中的发达现象有多种原因,文明史久远是一个重要条件。我这里讲三件世人瞩目之事。

 

    1.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十九世纪,达尔文提出了人类进化论和非洲起源说,用科学演化了人类的进化。此后的考古也普遍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也有多地区进化说),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直系祖先在非洲。



    在318国道线上的清江流域建始县高坪镇有个穿山洞,这里因为发现布氏巨猿牙化石而被称为“巨猿洞”。2000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成果鉴定会上,专家组认为,在建始发掘的三枚古人类牙齿化石,是人属早期成员的牙齿。并断定高坪巨猿洞遗址的时代是195—205万年以前,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中科院将其命名为“建始直立人遗址”。



   “建始直立人”的发掘,证明清江流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这对长期以来占据上风的人类非洲起源说提出了重大挑战。



    [建始直立人的发现更为在长江三峡地区寻找人类起源提供了宝贵信息。在中国长江流域大三峡地区,发现了200多万年前的建始人及“巫山猿人”,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10几万年的长阳智人等古人类遗迹。长江大三峡将会证明是200万年来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遥远苗头。】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6 16:15:16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2.劳动歌,最典型的是薅草锣鼓。

    土家人古时生存劳作环境艰苦,而性情乐观。土家人劳作时打薅草锣鼓,就是一证。我们把它叫“土家人劳动进行曲”。



    土家人在劳动中换工,是一种协作习俗。这是由土家族地区的劳动环境决定的。相邀结群,形成合力,薅草锣鼓,则是结群而耘的纽带,激励热情,鼓舞劳动士气的号角。【县志记载:“多至三四十人,一家耘毕,复趋一家。一人击鼓,以作气力;一人鸣钲,以节劳逸。随耘而歌,自叶音节……。】”



    有清代诗人的竹枝词为证:

农人随口唱山歌,北陌南阡应鼓锣。

莫认田家多乐事,可怜一锄汗一窝。


                             (田泰斗)

栽秧薅草鸣鼓锣,男男女女满山坡。

背上儿放荫凉地,男叫歌来女接歌。


                             (吴裕中)


    土家族薅草锣鼓三个特点。



    (1)相邀结伴,以鼓作气,形成合力,犹如进军的鼓角。



    歌词举例1:



    清早起来好唱歌,一人唱来众人和。


    引得太阳东边起,引得河水流上坡,

    山歌越唱人越多。


    田头唱(喊)歌要有领头的,现代词叫领唱歌手。要唱薅草锣鼓歌,往往是换工之前就相邀结对,一般情况是,换工中有好歌手,换工者就会劲头更足些。唱(喊)歌时此起彼落,竞相比唱,以尽歌兴,以显其能,乐此不疲。



    (2)调情说爱,幽默风趣,乐而忘疲,犹如舒缓的交响乐。



    歌词举例2(逗情):

一下田来把翼落,不好挨得哪一个,

挨得张哥怕人讲,挨得李哥怕人说,


                       以作(索性)挨到我情哥。


    有了薅草锣鼓,劳作就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时间过得快,劳动效率高。通过唱歌彰显智慧,充满意趣。有时也是一根红线,也有情人连结在一起。



    (3)请神、送神、娱神,神人一体,追求的是一种情感的超越。



    锣鼓惊得河水响,请神歌儿山谷应。


    百鸟惊得满天飞,野兽吓得避山林。

    土司不敢抽歌税,三天不敢出衙门。

    太阳听了热乎乎,谷神听了笑盈盈。

    风伯雨叔更欢喜,风调雨顺保丰登。


    请神、送神,是薅草锣鼓作为一种仪式歌不可缺少的内容,劳作者通过唱请神、送神歌达到祭祀娱神的作用,以期望神灵保佑,使劳动者追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生活理想得以实现。请神、送神歌表达出对神的尊敬,对神的愿望,使心灵上鼓舞着劳作者对神的虔诚和劳作的热情,依然起着提高劳动功效的作用。这时薅草锣鼓所表达的就是一种理想,并把丰收的理想与现实的劳作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追求和鼓舞的力量。



    请神歌实际上也是颂神、娱神歌,让神高兴。如薅草锣鼓歌对土地神的塑造,正是对神的颂扬和爱戴。歌手们歌唱的土地爷的形象是庄稼的保护神,是种田人的朋友,神灵保佑的正是种田人追求的生活理想。


    三个石头起个屋,勾腰出来低头进。

    岩板脚下安了身,皇天保佑好收成。

    一天田边走三道,三天田里走九巡。

    不准青虫来吃叶,不准黄虫来钻心。

    捉到青虫打板子,捉到黄虫要抽筋。

    包谷好像水牛角,红苕好比大树根。

    黄豆叶子包得盐,高粱秆子把船撑。

    ……


    恩施的劳动歌一个最重要的品种是劳动号子(薅草锣鼓歌里面相当多的号子(纤夫号子、背脚号子、抬石号子、撬石号子、打夯号子等,这是以劳动形式分的;按表现形式分,有呼喊号子、唱和号子,穿号子、韵白号等)、小调等,到哪个时候唱哪种歌。


【号子通常是一人领唱,众人齐声应和,起着统一号令、协调动作、鼓舞精神、减轻疲劳的作用。不同的劳动,产生不同的号子,其音乐与劳动特点紧密联系,因而多种的生产劳动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


    由体力劳动动作律动的不同节奏特点而决定的,在劳动中节奏有规模地进行和音高有规模地运动的呼喊或唱和。在劳动中具有指挥、协调、统一劳动动作的号令作用的调节劳动者精神,传达劳动者思想、情感、意志、要求和愿望的功能。



    号子是情绪的歌唱。“一天不讲古,日头不落土;一天不讲妹儿,精神不怎样儿”,这是在劳作中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笨重的体力劳动,往往是慓悍男人的专利。这样的劳动场所,全是男人的世界。如有异性偶尔路过他们的劳动场地,便要被他们津津乐道好一阵子。还挑逗性地把她编到号子里去唱:



    [撬石号·嗨着号]



    一声号子人站齐,
二声号子用着力;

    各位师傅不要慌,前面来了乖姑娘;

    眼望姐儿矮笃笃,两个奶子像秤砣;

    白天把给小娃索,(索,方言,吮,吃的意思)黑哒把给小郎摸;

    娃娃索,小郎摸,摸去摸来好快活。


    这样的号子,使劳动者沉重的劳动变得诙谐、风趣,给沉闷的劳动场所唱来了欢乐愉悦的笑声,调节了劳动者的劳动情绪,提高了劳动效率。】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6 16:17:58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2.哀而不伤的撒叶儿嗬

   “南摆手,北跳丧”。摆手舞主要流行在恩施南部,恩施的北部主要流行跳丧,即撒叶儿嗬。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恩施土家族民间文化的两大品牌。



    《巴东县志》记载:“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会,邀亲友,鸣锣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



    “临葬夜,诸客群挤丧堂,擂大鼓唱曲,或一唱众和,或问答古今。”

家礼亲丧儒士称,僧巫法不到书生。

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歌到天明。


                      (清代诗人彭秋潭竹枝词)


    土家人不仅把歌舞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把它作为倾诉情感的手段。跳撒叶儿嗬,就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



    撒叶儿嗬是清江中下游长阳、巴东、建始、五峰等地土家人为死去的老人举行丧葬时跳的舞蹈。这种舞蹈动作优美舒展,被外国学者称为东方迪斯科。其实,外国人所看到的只是跳丧舞的表象,跳丧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是用“迪斯科”三个字所能包容的。它所包含的宗教信仰、哲学理念、伦理关系、人生观念十分丰富而深刻。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对死亡都是十分恐惧的,所以丧葬活动都要营造出一种悲哀凄凉的氛围,整个丧葬活动都沉浸的悲痛沉闷的气氛中。而生活在这里的土家人,却表现出另外一种心境。“孝家”总是把老人的丧事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这样做,既是体现“尽孝”,也表达了土家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土家人珍爱生命,但我们对待死亡是一种达观的态度,在我们看来有生就有死,有死则有生。所以“撒叶儿嗬”无论是它的动作还是唱词,都充满庆贺新生的浪漫情调。我们把肃穆悲丧的灵堂变成炽热欢愉的歌场,用刚劲而不失幽默的歌舞代替悲哭,把丧事当作喜事办,土家人称作“白喜事”。反映出土家人特殊的心理动机和特殊的心理文化需求。撒叶儿嗬则更多地把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歌舞表达出来,是人性的真切表露,感情的真实倾泄。民族的生死观在一场场歌舞声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人生命尽总难逃,纵有精神也不牢。

犹如梅花遭雪打,恰似嫩花被风摇。

……

罢了罢了真罢了,人生好似一春草。

平凡春草谁不老?秀青秀来高青高。


                                      ——撒叶儿嗬歌词


    丧鼓歌还可以唱表现男女爱慕、相思、离别等内容的情歌,经常唱的有《十爱》、《十想》、《绣香袋》、《探郎》、《十二月》、《相思歌》等。青年们也喜欢利用丧鼓歌场显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以博得少女们青睐,从而能为恋爱、婚姻创造条件。也有经过丧鼓歌场的赛歌比舞,产生一夜定终身的美谈。



    男欢女爱的歌词多以五句子歌为主。如巴东杨柳池一带的丧鼓歌词中有一组相思歌《郎在高山打伞来》最有代表性:



    郎在高山打伞来,姐在房中做大鞋,


    左手接过郎的伞,右手把郎抱在怀,

    什么风把郎吹起来?

    ……

    撒叶儿嗬一般是为顺途路的老人跳的。“顺途路”是指老年人的正常死亡,凡这种情况都要跳“撒叶儿嗬”。有“老死是顺途路,白事当做红事办”的说法。所以老人的丧事办得越热闹越好,气氛越热烈,主人越高兴。


    师傅掌鼓(跳撒叶儿嗬嘞)我来接(撒叶儿嗬),


    不知接得(跳撒叶儿嗬嘞)接不得(撒叶儿嗬)。

    双手接过(跳撒叶儿嗬嘞)鼓槌打(撒叶儿嗬),

    心中抖得(跳撒叶儿嗬嘞)乱如麻(撒叶儿嗬)。


    乐观是撒叶儿嗬的主旋律。土家人对正常的死亡表现出意乎寻常的乐观,他们把老人死叫做“白喜”。整个丧事除生离死别的开棺仪式外,看不出什么悲的氛围,即使有悲伤和哭泣,也会被歌舞所掩盖。因为在土家人的人生哲学里,老人死是自然的过程,是走顺头路。参加跳丧的人都会兴高采烈,争相献艺、或歌或舞,通宵达旦,甚至于把情歌也唱到了丧堂。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