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武陵山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阅读:818
  • 回复:14
  • 发表于:2012/11/7 11:57:17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武陵山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人类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繁荣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努力把握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寻求各方多赢、全面提升竞争力成为各国家各地区的战略选择,,区域一体化发展欣欣向荣。放眼世界,全球经济版图已经被多个区域性经济组织覆盖,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风头正劲;审视国内,省际协作组织、邻省边区协作组织、省内地区协作等组织,其成长亦生机蓬勃,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川渝经济圈等方兴未艾。从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了一个鲜明的事实: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空间结构的变化,而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序的城镇等级体系、科学的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推动着区域发展的进程。总之,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关系密切,区域发展成为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实现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则成为区域发展的有力推手。 

    武陵山区横跨渝鄂湘黔三省一市,拥有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文化同根、经济同型的深厚渊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缘关系密切,资源优势突出,民族文化灿烂,使得GDP与全国基本同步增长,区域发展合力增大,经济增速加快,社会事业有所进步。同时也应看到,武陵山区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既有地理条件的自然拘囿,也有行政区划的人为分割和经济利益的现实阻挠。武陵山区位偏僻,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远离所属省区的行政经济中心,“边缘化”现象严重,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相对落后,城镇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受行政权力制约和经济利益驱使,存在着关系“重叠”,区域“重合”,建设“重复”,产业“重构”等问题,区域联动协作难以为继,区域科学协调发展严重受缚。因此,武陵山地区实现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优化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宏观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有利于参与区域、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分工,分享全球化的丰硕成果;中观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微观符合该地区各省市、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愿景,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实力,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立足于武陵山地区的现实情况,结合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阐述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以地理学、社会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客观审视武陵山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势和劣势现状,探索武陵山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型,促进该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1:58:08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空间结构一般由集聚力极化的各个节点,受节点吸引和辐射的域面(经济腹地),连接节点和域面等各种空间的通道、系统和组织,因此而畅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空间要素的规模等级体系等组成。区域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空间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总是最先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着一定的轴线在空间上延伸。点与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其相互作用,其结果往往在空间上沿着交通线联结成轴线,轴线的经纬交织形成经济网络。其实,无论是理论方法还是实践经验,空间结构概念总是与区域发展紧密相联。 

    首先,区域发展通过区域范围内的城镇化进程促进空间结构的演变。城镇化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它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生活方式创新、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它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空间转换、产业集聚和劳动力转移,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城镇是区域生产、流通、服务与管理、创新等中心,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与发动机,通过极化集散作用有效地组织带动区域的发展,也成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之动力。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与其周边区域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依赖逐渐加强,从而在组织关系与空间上逐渐融为一个整体,形成“城镇中心+周边腹地”的经济区;另外,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一定的规律的城镇形成了有序的城镇体系。可以说,城镇化进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导致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 

    再者,空间结构的优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新的动力。区域空间结构集聚多种资源与要素并有机组合,使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相生相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成为一个大的经济系统。通过合理分工,形成有序的空间结构,区域内的市场、技术、劳动力、基础设施、产品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缩减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管理费用与劳务支出等,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即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等。同时共存和竞争的空间结构,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实现经济提速,完善和强化内部功能、形成和健全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发展,从而推动区域整体发展。  

    空间结构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区域发展研究的主要方面。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制约作用。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使区域内各要素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协调运行的结构系统对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促进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规划理论的基础上将一些重要理论被大量运用于实践中,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扩散模式、圈层结构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网络结构理论。一个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应符合以下衡量标准:一是区域内各级城镇的人口比重应随节点等级的递减而提高;二是节点间应有一定的间距;三是网络的疏密和质量、能量得保证区域劳动力、物资、技术、信息、资金等畅通流动;四是节点、域面的产业结构高度综合化、合理化。如果空间结构严重阻碍区域发展的步伐,那么就需要进行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即把己确定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科学地落实到空间经济实体之中,并通过最佳的空间配置使个体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整体效益达到最优,使地域经济空间形成“自我持续发展”的框架。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对当前我国打破城镇化发展瓶颈、统筹城乡发展,培育市场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高区域在国内及全球的竞争力将产生重要影响。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1:59:15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2、地缘关系密切,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武陵山是一座绵延在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带的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山脉,山脉呈东西走向,长度为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在1 000米以上,主峰在贵州的铜仁地区的梵净山,最高峰为贵州省海拔 2570米的凤凰山。行政区域主要包括重庆的渝东南民族地区、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洲、湖南的湘西苗族自治洲和贵州的铜仁地区。全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辖51个区县,总人口在1400万人左右。尽管武陵山地区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但地缘关系密切、自然条件相似、生态环境相同、人文习俗相近、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地理单元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说武陵山区地缘关系密切,是因为具有以下五个共同点:

    一是山同脉,这一地区以武陵山脉为中心,北有巫山山脉,西接云贵高原,南靠雪峰山脉,东临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个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

    二是水同源,江河均发源武陵山脉,乌江北去,清江东流,酉水东南走,沅澧东北行。

    三是民同俗,这里多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风民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四是文化同根,武陵山区是楚文化、蜀文化、陕晋文化、黔贵文化的“文化沉积带”,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

    五是经济同型,在市场规模、产业结构、需求层次等方面具有极大相似性,同时整体而言,经济发展速度太慢,低收入人口多。贫困人口集中,多属于国家级、省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地域相邻,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自然条件相近,经济和市场的互补性很强,倚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和地区政府的联合行动,该区域内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武陵山区作为发展滞后地区, 在区域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想要积蓄后发优势,冲破地理条件限制、打破行政区划约束、整合优势力量、优化空间结构、谋求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武陵山区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单位地级行政单位县级行政单位合计 

    重庆市渝东南黔江区、石柱县、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武隆县1区5县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利川市 宣恩、建始、巴东、咸丰、来凤、鹤峰2市6县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1市7县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永定区 慈利、桑植2区2县 

    怀化市沅陵县、溆浦县、辰溪县 麻阳县、鹤城区、新晃县 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 洪江区、会同县、靖州县 通道县2市2特区11县 

    贵州省铜仁地区铜仁市、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1市1特区8县 

    合计6个行政单元51县(市)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2:00:25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武陵山各地区资源状况 地区水能资源 (万千瓦)矿产资源耕地资源 (千公顷)旅游资源 

   湖北恩施州50970余种,矿产地314处,主要有铁、磷、煤、金、硒等280.59来凤仙佛寺、长江三峡、腾龙洞、黄金洞等 

   湖南张家界市189.3煤、铁、镍、钼、铅、锌、铜、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营石、重晶石、硅石(石英)等104.16张家界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 

   怀化市346黄金、铜、煤、磷、锑、锰等11类45种,其中莫来石矿为全国少有298.57芙蓉楼、万佛山、燕子洞、芋头侗寨 

   湘西自治州168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主要有汞、锰、花垣矿、铝土矿、锌矿、磷矿,其中锰工业储量3106.57万吨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173.39猛洞河、龙山火岩溶洞群、凤凰古城、德夯 

   重庆渝东南1411.05黔江:铝土矿、铅锌矿、原煤、萤石、石灰石、锰矿;石柱:煤、天然气、石英砂等20多种矿产资源;酉阳:有汞、锰、锌、镁、硫等。汞的探明储量为4800万吨,是全国重点产汞县。秀山:汞、锰、锑、钒、煤、硫铁矿、磷矿、大理石、石灰石、石英、滑石等20余种;彭水:煤、萤石、重晶石、大理石、高钙石灰石、盐、铁、钾、铜及部分稀有金属等矿产,其中煤总储量2.60亿吨;武隆:有煤、铁、硫铁矿、铝矿。313.36黔江:神龟峡,小南海,武陵山,冯家红色旅游地;石柱:其中以秦良玉雕像、秦良玉陵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西沱云梯街等;酉阳:桃花源、龙潭古镇、龚滩古镇、酉水河、百里乌江画廊,笋岩大峡谷、大板营原始森林等;秀山:洪安边城、梅江河风光、妙泉湖、保安渔洞、川河奇观等;彭水:阿依河、鞍子苗寨;武隆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芙蓉江大峡谷以及惊险刺激的黄柏渡漂流等。  

    贵州铜仁地区20340余种,其中储量较大的有煤、汞、锰、铅、锌、含钾页岩、重晶石、大理石等。汞的储量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锰矿保有储量6000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八分之一;钾矿储量1亿吨以上,石英砂储量 160万吨以上180梵净山、九龙洞、乌江三峡、锦江河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2:04:01
  • 来自:湖北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总体目标  

    武陵山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化、空间结构高度化、区域一体化,提高区域合作内聚力、增长极城市辐射力和地区及全国影响力。 

   表3  空间结构优化总体目标 

   项目主要指标 
   空间布局合理化各空间经济构成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 
   空间结构要素的关联作用程度。 
   空间结构高度化结构形式由单一到复杂;结构功能由简单到多样; 
   结构关联由松散到紧密;结构状态由不稳定到稳定。 
   合作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经济一体化; 
   市场体制一体化;投融资一体化。 

   (二)具体战略构想 

    1、强化对武陵山区域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统一制定发展规划和纲要。 

    武陵山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必然以改革创新、突破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为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武陵山地区横跨四省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区域经济要想“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好城乡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必须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突破行政区隔的瓶颈和制度上的安排以及法律上的障碍,强化整体意识,统一制定优化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战略构想和行动纲领,为提高共识和加强协作提供新指导、新方向、新动力。再者,要充分认识优化空间结构是统筹区域发展、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寻求共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领域审视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和交通、产业、旅游、科技、环保、商贸、信息等合作平台,增进高层互访互动,加强互联互作;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合作;淡化行政手段,强化市场功能;淡化单边行为,强化多方合作;加大对接力度,力求多赢共进。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战略规划,合理科学布局,深化市场开发开放,上争优惠政策,横向加快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另外,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时,要从全局出发,加强经济区域的战略研究,统筹规划重大建设项目,使区域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逐步形成统一的、协调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区域集团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尤其是对于跨区域的交通、能源开发、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重要领域,完全有必要组织相关地区和部门协商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以便统筹武陵山的区域发展。
(0)
(0)
  • 完美丽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2:05:07
  • 来自:湖北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3、交通网络先行,做好空间整体布局,构建多层级的城镇网络 

    首先,武陵山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应以完善交通网络,畅通渝鄂湘黔交通大动脉,实现空间结构要素的自由联通为依托。目前,枝柳铁路、湘黔铁路及渝怀铁路是经过武陵地区的三条国家的重要铁路干线,呈“大”字型分布,湖南的怀化市位于三条线的交点,是唯一的铁路交通枢纽,而沿这些铁路干线分别分布渝东南5县区(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湖南张家界、湘西吉首、贵州的铜仁市等武陵山地区的主要城市。另外,以209国道、320国道、319 国道、318 国道、1802 省道、1801 省道、1836省道、1840省道的公路交通网络为武陵地区经济协作提供了便利。其中,黔江上连武隆、彭水,下接酉阳、秀山,东联湖北恩施州,具有较强的公路运输竞争力。因此,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城市化水平和交通网状状况,武陵山区应形成“工”字型空间发展格局。因此,以黔江和怀化等城市为点,以铁路线和公路线为开发轴实施“工”字型点轴开发,并将沿线定为优先开发带。黔江和怀化是“工”字型经济隆起带的两个交汇点,它们对区域内各城镇的辐射和极化作用,必然会在整个体系内起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策应全局的作用。另外,要加大武陵山地区旅游经济和资源开发的力度,必须加快推进交通部和铁道部对武陵山区的交通建设的进度,尽快实施黔(黔江)—张(张家界)—常(常德)铁路和“一纵两环”的公路干线交通网络,即建设从宜昌经张家界到桂林的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干线公路,以及张家界—花垣—秀山—酉阳—黔江—恩施—宣恩—来凤—龙山—桑植—张家界和凤凰—怀化—芷江—万山—铜仁—凤凰的“两环”从而实现公路和铁路在各旅游景区间的联网。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地方公路的改造升级,提升交通等级。 
 
 武陵地区铁路及公路交通 

    再者,要明确区域空间布局总体思路,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和产业结构,形成有序的城镇等级体系。城镇体系结构完善程度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武陵山区要实现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应从跨省交界地区地形地貌持征和现行城镇体系结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确立符合山地特色的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目标,理顺城镇体系关系,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结构,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首先,应打破地区间、城镇间、城乡间的行政区划壁垒,增强经济联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城镇间、城乡间自由流动,使各级中心城镇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应从山地对城镇的承受能力、各级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现状出发,规划设计具有山地特色、规模适度、等级分明、“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小集镇”层级适配的金字塔式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第二,要主要依托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和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强化各节点和完善“工”字型交通网络的点——轴开发模式,以点带面,通过各级中心城镇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腹地的发展,推动城镇体系结构优化,进而实现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 
根据交通网络状况和构建多层次城镇网络的要求,建议具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大致如下: 

    第一,突出建设主导型区域中心城市。根据区域空间结构的增长极理论,作为增长极或核心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其集聚力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武陵山区发展,首先应着眼于主导型中心城市的建设,要通过营造和增强中心城市良好的经济、商贸、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的优势,促使人口、产业集聚,使之成为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强大的增长中心,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带动本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黔江和怀化作为该区域城镇体系的双核心,今后应担负起辐射带动武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张家界、吉首、铜仁、恩施等城市,则应作为各自地州市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需要大力培育形成发展极。 

    第二,培育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包括渝东南的石柱、武隆、彭水、酉阳、秀山。湖北恩施自治州的鹤峰、咸丰、来凤、宣恩。湖南的湘西自治州的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张家界的永定、武陵源、慈利、桑植。怀化市的沅陵、辰溪、溆浦、麻阳、芷江、新晃、中方、洪江、会同、靖州、通道。贵州铜仁地区的江口、玉屏、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沿河、松桃、万山。 

    第三,合理布局,激活区域中小城镇。武陵山有一般建制镇449个,是城乡联系的纽带。这类乡镇应以商贸、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主体,加速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和非农产业的城镇集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型、加工转化型、资源开发型、综合服务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激活小城镇的活力,统筹好城乡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