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土家族阳戏的形成与发展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阅读:2260
  • 回复:5
  • 发表于:2012/11/7 18:24:08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土家族阳戏的形成与发展

   土家族自古以来,生活在湘、鄂、渝、黔、川等省市接壤的巫山、大娄山、武陵山、大巴山等地区,在历史岁月中积淀下来的土家族文化,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想象丰 富,而且构思巧妙,生动传神。尤其是它的地方戏剧,最具个性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更具巴渝文化神韵,土家人文风彩,堪称祖国百花园中的奇葩。 

    土家族戏剧除毛古斯、傩堂戏、灯戏、高台戏、南戏外,还有比较古老的土生古长的阳戏。 

    一、巫傩歌舞与土家阳戏的产生 

    阳戏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古老剧种。大约萌于唐宋,盛于明清。《酉阳县志》载:“阳戏:又名脸壳戏,因演出时,演员依不同身份而戴上各种形式的木质脸壳,故名。这是酉阳地区土生土长的剧种,源出于傩愿戏派生而来”。据传在唐朝时就已流传,其创始人为土家族艺人冉发兴、陈法林,起始流行在酉西一带。据当地阳戏艺人讲,祖辈口传形成于唐朝,故戏班开演前祭祖时,头一句就念“白马堂上,唐朝启教”,祖师牌位也供奉“唐朝启教,历代戏官”。清·同治《酉阳州志》也载:“案州属多男巫,其女巫则谓之师娘子。凡咒舞求佑,只用男巫一二人或三四人。病愈还愿,谓之阳戏,则多至十余人,生旦净丑,靴帽冠服无所不具,伪饰女旦,亦居然梨园弟子。”可见阳戏与巫道及傩愿关系密切。 

    贵州史学家史继忠在他《贵州文化解读》中也说“阳戏是道巫交媾的产儿,歌舞以祀川主、土主和药王。起源于傩祭的傩堂戏,也沾染浓厚的道教气息,开坛时必祭‘三清’即道教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且主坛的土老师就是端公”。 

    土家族地区傩坛活动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冲傩”、“还愿”。“冲傩”一般是临时性的,主要是愿主人家中一旦发生了急病患者,或受了较大的灾难,就及时请土老师来“冲傩”,用法术赶走危害愿主的妖魔邪鬼,强制他们远离其家门永不再来。“还愿”就是愿主事先许下的“愿”,其“愿”种类较多,诸如“寿愿”、“子童愿”、“过关愿”、以及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家人四季平安许下的愿等等,凡许下的“愿”如愿以后,主家就要选定良辰,请土老师来举行傩祭“还愿”。“还愿”是一种酬神活动。因此,比较隆重,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其间土老师除了唱传统的傩堂戏,也要唱阳戏。民国《沿河县志》记载:“男巫曰端公,凡有疫病,多不信医药,属巫诅焉,谓主跳端公。跳一日者谓之跳端公神,三日者谓之打太保,五日者谓大傩,城乡均染此习。”其实,土家族地区的“跳端公”就是历史巫术的发展。正如重庆《铜粱县志·祭祀》所载:“跳端公是谓巫风积习相沿。”《田居蚕室录》说:“按端公见之曲章,则其古矣”。无疑“巫术”活动为后世优人装扮人物作故事表演提供了基础,笔者以为这些表现形式是土家族地区阳戏形成的温床。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8:24:54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土家阳戏的特点及传播 

    阳戏的产生与傩戏关系虽然密切,但它们毕竟是两种地方剧种,有联系也有区别。跳端公神,即为巫师跳神,其有大、小之分,小跳为傩堂戏,大跳(即阳戏);从祭神来看,傩戏祭的神为傩爷、傩娘,核心是冲傩。花灯戏祭的神为隋阳太子,好耍郎君,十二花园姊妹,而土家阳戏祭的神为川主、土主、药王、关圣称为“四圣”。核心是还愿;从表演的形势看,傩堂戏无弦乐,是“人声帮腔,锣鼓伴奏”的“打锣腔”;阳戏则是板腔体与曲牌体的结合,虽有打击乐,但主奏乐器是大筒琴。傩堂戏多在厅堂演唱,阳戏则已进入坝场戏台。故可以认为,阳戏是傩戏的变种和发展,其渊源也是相当古老的。 

    土家阳戏,在湖北鄂西又称“柳子戏”(与鲁南的“柳子戏”同名而实不相同),或“杨花戏”。唱腔分为上河调和下河调,均以“正宫调”为主,男女同腔,其特点是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阳戏艺人称为“金钱吊葫芦”,现已形成导板,叫喊、哀子、八字调、一流、二流、三流,流水板式。据说声腔源于四川梁山。清·咸丰《长乐县志》载:“正月十五夜,张灯演花鼓戏,曰闹元宵。……演戏多唱杨柳花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又曰梁山调。”可见其声腔出自四川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后与鄂西民间歌舞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鄂西特色的小戏。长乐土家族诗人田泰斗的《竹枝词》曰:“逐户灯光灿玉缸,新年气象俗敦庞。一夜元宵花鼓闹,杨花柳曲四川腔。”据专家考证,梁山调实为四川灯戏腔调,流入土家族地区,与土家民俗语言相渗合,最先构成阳戏的声腔,称作“杨花柳”后因此名可能被误解为“水性杨花”,逐改称“柳子戏”。 

    “柳子戏传统剧目有100多个,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有些则从南戏,傩愿戏等剧目中移植过来的,艺人中有‘半南半柳’之说。”较为著名的剧目有《打罐结亲》,演王莽篡位,太子刘秀被迫流亡山野之间,与民女阴丽华互相救助终于结为夫妇的故事,情节虽甚单纯,然而唱词,道白生动幽默自然活泼,生活气息浓郁,演来妙趣横生。民间柳子戏艺人很多,1956年鹤峰县文化馆成立了柳子戏剧团,1982年鹤峰县走马公社成立了以演柳子戏为主的剧团,该团1983年9月参加了全国乌兰骑式演出队文艺汇演。 

    由于阳戏与傩戏,花灯戏、辰河戏以及南剧的关系都较为密切,阳戏的命名传说不一,有的人认为它起源于花灯赛会,演戏于阳春三月,故称阳戏;另说阳戏、花灯戏、傩戏同台演出,傩堂属内教主阴;阳戏、花灯尝于外台主阳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是傩堂戏是有阴戏,即傩堂内戏,演给神看的戏,取悦于神;而傩堂外戏就称之为阳戏,演出人看的戏,取悦于人。 

    但在湘西永顺、大庸、凤凰、龙山、石门等土家族地区,未受南戏沾濡,在剧目、唱腔、表演方面,源于傩堂戏,吸收四川灯戏腔,但也保持着“杨花柳”的特色而湘西的永定区阳戏团和慈利县零阳镇阳戏团曾经还盛名远扬。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8:25:24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上述的阳戏、花灯戏、傩戏的声腔都源于弋阳腔,弋阳腔出自江西弋阳,明初及明中叶已流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南京、北京等地。人们常说“江西填湖南”同时也填了贵州、四川。弋阳腔的特点是在曲牌联缀的结构中,灵活性较大,演唱上也有较高创腔余地。最能吸收流传地的民歌、小调且用方言土语,区域内的观众极易接纳。所以,在酉阳戏中,就有“皇生腔”、“丞相腔”、“小旦腔”、“老妈妈腔”、“武生腔”、“书童腔”、“大王腔”、“元帅腔”等8种。配以锣、䥽、鼓、马锣、勾锣、点子锣等打击乐器,以鼓作指挥,伴奏乐器有二胡、三弦、扬琴、板胡、唢呐、横笛等,可用一件或几件伴奏,多数是以二胡、三弦为主。曲牌有“闹台”、“一锤”、“二锤”、“三锤”、“另五锤”等。其结构通常是以上下两句为主体,句前常加过门,演唱时取无限反复的分节歌形式,唱词较散,不要求规范,字数多少不论。 

    在乌江酉水流域的土家阳戏班子成员至少由10人组成,其角色可分生、旦、净、丑等,班子成员分工明确,或司乐、或扮角,或跑龙套。表演时头戴面具,以白布裹头,手持刀枪棒帕等道具,和乐起舞。设坛请神,送神,投蛋回师等仪式法事等都是土老师来主持的。其传承多是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传,无子则可在班子挑定,一般都是口传心授。 

    开始唱戏前,要设香案,置师坛,挂师坛图,摆各种祭品用具。一般神案的设置是用若干条竹块绑之在方桌前方,搭建神台,悬挂关公神像,放置老郎太子,净手上香,点烛祭天,倒酒烧纸,三叩九拜。土家阳戏表演中的坐殿环节,要进行赞烛,查情、改判、烧符等过程,主人必须把小孩带到堂屋面对香火堂下跪祈福。在演出完的最后一天早上,班子做完法事,离开愿家,沿路返回,遇到十字路口时,土老师把阳戏中用五色线捆过的鸡蛋抛向空中,落到地面,看其砸碎后形状的观察,了解此坛阳戏表演是否成功。 

    土家阳戏的传统剧目约两百多个,常演的有“三打”、“三杀”,即《打金银》、《打芦花》、《打包救主》和《侯七杀母》、《曹安杀子》、《宋江杀惜》、《槐荫会》、《宝连灯》、《双进京》等。另有一些小戏《凌哥烤烟》、《扫地挂画》、《蠢子回门》、《谷屯子接妹》等。 

    阳戏由于唱腔粗犷豪放,唱词通俗易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常演不衰。并长期流传于沅水、乌江、酉水等流域的湘、鄂、渝、黔、川交界诸县(市)的广大城乡,诸如重庆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贵州的沿河、思南、印江、德江和湖南湘西、湖北鄂西等地。至今还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双河区有小河乡两河口阳戏班,小岗乡兴隆阳戏班,铜西乡哨尉阳戏班,车坎阳戏班,香树阳戏班,彭家湾阳戏班、冷水阳戏班,在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平马溜沙也有一个阳戏团。演员均为当地农民,农忙务农,农闲从艺。逢年过节,喜事聚会。 

    土家阳戏有比较成套的舞台步法。如“斑鸠刁豆”、“风摆柳”、“边鱼滩”、“驾妖风”等。 

    早期的土家阳戏表演时,都要戴面具,诸如面具有关圣、皇生、大小生、二小生、老生、老丞相、元帅、老臣、府官、三军、先锋、道人、牛罗等22个面具,都是用白杨木雕制而成,但后期也不戴面具了。演古戏服饰通常用古装,若演现代题材剧,则用现代服装。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8:25:55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土家阳戏发展及其文人创 

    应该承认土家阳戏是乌江、酉水、沅江文化融合的产物。是集傩戏、辰河戏、花灯戏艺术之大成,它是在继承融合了前代多种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如果阳戏没有综合花灯、山歌、小曲和受各种民间文学的滋养,土家阳戏就不会是今天保存下来的这个样子。土家阳戏在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分两条线,一条线是传统的土家阳戏剧目还在广大的土家地区演出,教育和鼓舞当地老百姓;另一条线是文人创作的阳戏剧目,通过剧团在地区的城乡演出令人欣慰的事是,尽管现代土家阳戏出于文人之手,其土家文化特色,不仅没有改变,而更浓郁,更有地域和生活气息。 

    “任可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自己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形成了民族审美意识心理,这些反映在艺术上,便产生了这个民族固有的民族特色。”

    土家阳戏许多剧目无不打上 民族以及那个时代的烙印,这些文化因素也可以在阳戏中找到注释,包括解放后土家文人创作的阳戏剧目。土家阳戏在揭露封建礼教的丑恶目,教育和鼓舞人民斗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同时,也促进了阳戏的发展。 

    土家传统阳戏《安安送米》是一出较为完整的大戏,是从傩戏的外戏改编而来的,发展到清代中期也驱于成熟,后还被思南、印江等地土家高台戏搬用。它在思南县凉水井严家阳戏班子的再创作下,可演三天三夜,而每次演出都给观众新的感受。无论在人物、情节、剧本结构与表演方面,它都显得较为完整与成熟。从内容上看,它是一部表现人民社会生活中以惩扬善为主题的生活故事。戏剧通过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时代妇女庞氏,在以秋姑婆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迫害下,与其恩爱丈夫姜司所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被迫成为封建礼教牺牲品的残酷现实。还有从民间笑话、神话故事改编的《郭老幺借》。按常理,世间只有借钱借米,哪有借夫借妻?但贪财如命的张古董将妻借给亲家郭老幺去岳母家“打样”,最后落得人财两空。 

    土家阳戏剧目题材丰富,比喻生动,语言诙谐,人物个性鲜明。它们广泛地涉猎了土家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非明辨,褒贬公正。反映了土家人民审美情趣和美好愿望,塑造了土家人民理想崇敬的人物形象。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