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美丽的绣花垫成就了罕见的动人传奇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阅读:10516
  • 回复:3
  • 发表于:2012/11/8 13:52:40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美丽的绣花垫成就了罕见的动人传奇

    2008年5月18日,晴,张家界老院子广场,一个身着军装,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跪在一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老人面前嚎啕大哭,一声“娘啊!我的亲娘啊”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是什么样的事情让这个中年男子在人来人往的老院子景区激动不已,泪流满面呢 ? 

    生活的无奈,使得骨肉分离不知何时再相见 

    年过7旬的满婆婆身体硬朗,步伐矫健,几个孩子也相继成家立业。满婆婆改不了她那勤劳的习惯,于是在张家界的文化景点——张家界老院子义务为南来北往的游人展示自己年轻时练就的张家界的绝活——土家绣花垫。虽然忙的脚酸手软,但每天都高兴的像个小孩子。她逢人就说,我还在为土家的传统文化出力。只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吕大妈便思念起那个只有4个月大、由于历史和家庭的原因被她送给别人的小儿子。

    那是40年前的1968年的冬天,美丽的湘西土家山寨风景如画,在离张家界市(当时的大庸县)20公里的一个叫教字垭的地方,喜庆笼罩着这里的一个叫满家德的农民的一家:满家的媳妇第四胎又生了个儿子。可忧愁也同时绕上心头:隔壁家的两个孩子由于父母双亡,也是由满家养着的,自己已有三个孩子,现在又生了一个,负担大啊。 
就这样,一个8口之家就靠满家德一个人挣公分,生活的条件可想而知,满氏生了小孩只休息了一个星期,也下地劳作去了,尽管这样,满家还是由于吃不饱,每天都是大的哭,小的闹。满家德夫妇俩每天都在叹气:与其在咱家饿死,还不如送一个孩子给别家。可是送哪一个孩子呢?邻居的孩子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送的,我们既然养了,就要把他们当亲孩子养下去;自己的前三个孩子又都懂了点事,送走了他们也会跑回来的,看来,就只有送老四了,老四的命苦啊。在送走老四的前一个晚上,满氏抱着只有4个月大的老四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8 13:53:00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祖上的规矩,使得亲骨肉不能去相认 
   
    时间很快过去,转眼便到1976年,家里的负担使得满家德每天没日没夜的劳作,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顿没个两大碗是不行的,三十出头的满家德也因劳动的艰辛落下了一身的疾病。

    这天,两口子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孩在自家的红薯地里偷吃红薯,于是,两口子便走了过去,小孩吓得躲在了石堆旁,满家德说话了:“孩子,饿极了吧?你就多吃点吧,我家也没有剩余的粮食,就只有这一地的红薯了。”孩子一连吃了六七个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便大哭了起来,“爹,娘,我就是你们当年送出的孩子啊,那边的爹娘叫我过来认你们,说我的娘叫吕秀英……呜。”满氏跑了过去:“孩子,你受累了。”“不许过去!”满老爹知道了这是他们以前送走的四儿,心里十分激动,但祖上留下的规矩在他的心里占了上风,于是大吼一声,冲了上去,把孩子踢的好远。满老爹一直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到底是什么样的规矩使他发这么大的火呢?原来,在湘西土家,从祖上就传下了这样一个风俗:孩子送出去了你是永远不能相认的,相认了就对不住当时接收孩子的人。“孩子他爸……”“不要说了! ” “我会恨你们一辈子的!”孩子鼓着眼睛边跑边说。看着孩子的离去,满家德夫妇流下了无助、无奈眼泪。 

    又是一个满天乌云的下午,满家德下地劳动还没有回来,满氏坐在大门口赶做几双鞋垫。突然,从墙角伸出一个脑袋,“娘,我饿。”“四儿,你回来了,快进屋吃点东西吧?”四儿的狼吞虎咽越发让满氏难过。屋外传来了满家德的叫声:“孩子他娘,还有吃的吗?”满氏慌张了,她太知道自己丈夫的脾气了:虽然老实本分,但从来是说一不二。“四儿,快,带上这些吃的快走吧,”满氏手忙脚乱的包了些吃的,“娘知道你过的不好,可我也没有办法啊,这些绣花垫是我这几天做的,你带上吧,祖辈人说,穿上娘亲做的鞋垫是可以走天下的。”“叫你不要来,你又来了,啊?”满家德一脸的凶样,孩子还没有走出门,便被发现了,躲在满氏身后像筛糠似的全身打颤。“我今天就是要把你打出个怕据来,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回来。”说完,抡起锄头,扔了过去,满氏用手臂一挡,顿时,手臂血注如流,满家德慌了,扶起蹲在地上的满氏,四儿看着母亲的手臂,怒目圆睁,趁机跑了出去。

    孩子来了又走了,作为父母亲的满家德夫妇,他们明白:孩子肯定过的不好。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历史的背景造成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是用他们的力量无法改变的 。哪个父母亲不疼爱自己的亲骨肉呢 ?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8 13:54:18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绣花垫啊,你能否带去那份思念 

    时光已变迁,社会在进步,以前的那个贫困的家庭在社会主义奔小康的路上已经迈到了较前列,勤劳的满家德夫妇也分别变成了满大爷和满大娘。几个孩子也非常争气:隔壁家的那两个孩子也成家立业,自己儿子的企业也办的不错。 

    2005年,为了响应政府的“宣传美丽张家界,建设人文张家界”的号召,满家的大儿子满华为先生带着资金入驻张家界唯一的文化景点——老院子,把老院子的文化特色做得像模像样:再兴紫***院当年的盛况,展现少数民族的农耕文化,引张家界书法院进驻老院子等。在展现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同时,把土家特色的“打溜子”、“三棒鼓”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满大娘闲不住,满华为先生就让她在老院子展示她年轻时期土家族的绝活——编织绣花鞋垫。满大娘这下可高兴了:土家族的传统工艺品怎么能让它失传呢?我要让来这里旅游的客人都知道土家绣花鞋垫。

    2006年,满华为先生看着已经做的不错的老院子,欣然做出决定:撤出老院子的资金,把钱放到非常需要的地方去。离开老院子的时候,满华为先生对满大娘说:“你跟我一起走吧?”满大娘把头摇的像拨浪鼓:“我在这里非常好,要走你就走吧。” 满大娘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多,风雨无阻的为来这里旅游的客人展示着她的绣花垫。只是在闲暇的时候,满大娘就想起了40年前送走的那些鞋垫,40年前小儿子离开她时的那种幽幽的眼神。儿子啊,今生还能再送你一双绣花垫吗?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