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田永红 书写乌江风情与诠释土家精神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阅读:694
  • 回复:5
  • 发表于:2012/11/9 15:10:52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田永红 书写乌江风情与诠释土家精神


    地域寓言与通常意义上的“寓言”不同,它不偏重讲故事,而着力于对某一特定地域的地理特征、风土人情的书写与审视。它与“寓言”又有一定关联,作者讲述与记录的“地域”具有“寓言色彩”,有鲜明的独异性,作者的思索和特有的寓意尽在其中。

  田永红作为当代乌江作家群中的佼佼者,他将目光始终聚焦乌江。他的《走出峡谷的乌江》、《燃烧的乌江》,写乌江人、乌江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特征、地域寓言色彩突出。

  对乌江水墨山水画的临摹、绘制是几代乌江作家的共同主题与自觉追求。在田永红的笔下,既有乌江的诡异与奇崛:“灯走在古镇的小街上,在他眼前的是白浪滚滚的乌江,悠长的峡谷不断神秘地永远伸去,仿佛扭曲的悬崖绝壁的岩层,这映证着大自然以及人心的不可思议”(《信号灯》);也有它的狂暴与粗野:“乌江水流得很急,滩长而宽,晒席大的波涛,一涌一涌的,像千百匹马拥挤在一起飞奔而去,发出轰轰声响如火车开过”(《寻》;还有它“蒙娜丽莎”式的温顺宽厚:“天气好的时候,他站在高处,可以见到眼前这条蓝蓝悠悠的江,一直流进那蓝蓝悠悠的天空”(《湾里》)。乌江有多情的月:“月光如洗……女人渐渐消失在白茫茫月光下”(《炸滩》);有梦幻般的雾:“江上此时的雾,薄薄的,如蝉的翅膀,远远看去,像浸泡在红太阳里的纱巾”(《燃烧的乌江》);有险恶的滩:“鬼王滩……水下坡陡浪高,水流湍急,漩涡山洞一般”(《炸滩》);倔强的树:“横生在绝壁上的岩柏树,画了一道弧线,顽强地向上延伸,丈把高的枝杆,竟有碗口粗的虬根裸露在悬崖上”(《湾里》)。乌江不仅水美,山也美。“雨后天晴,梵净山显得更美了。峰峦叠翠,云蒸雾腾”(《行走的婚床》),“莲花山是一个漂亮的地方,站在高处任何一个地方往下看,它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山》)。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9 15:14:25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创作视野的守成与开放 
   
  田永红的创作在题材上是“守成”的。他坚守土家之根,其小说常常在乌江地域文化和土家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田永红在他的小说中构筑与持守了一个由乌江独特的地域风情、地域人生以及地域语言合成的“边缘世界”。作者挚爱家乡这片热土,山的魂魄和水的精灵铸就了他特异的高原文学。在田永红的小说世界里举目四望,随处可见连绵的山崖、幽深的峡谷、茂密的山林以及奔腾的江水与清亮的河溪。如果说山川江河、地物风情筑构了他小说的血肉,那么土家人的生活百态、价值伦理则是他小说的筋骨和魂脉。偏僻、闭塞的土家山寨是他大多数小说的叙事场景。山寨里人们既有吃水上饭的追求与失落,如《湾里》、《走出峡谷的乌江》、《沉重的航道》、《撑山鱼》以及《老疙瘩》、《炸滩》;也有吃山里饭的欢欣与艰辛,如《青龙河畔古檬树》、《圪垱井》、《三月,那粉红的桃花》以及《行走的婚床》、《燃烧的乌江》;有山民撵山的死,有渔民捕鱼的生,有美也有丑,有山歌也有傩钹…… 

  作为典型的乌江地域文学和土家民族文学的代表,田永红的创作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既有着高原峡谷文化的怪异与奇崛,也有着与山相依的水文化的鲜活与灵泛。“人怕伙,卵怕搓”(《行走的婚床》)、“眉喝眼笑”(《望江楼》),这是信手拈来的地方俗语;“背驼得像把夜壶”(《燃烧的乌江》)、“太阳像一盆扣在天上的火锅”(《寻》),这是灵机一动得来的地道比喻;“廊场”、“刹广”、“吊脚楼亮得极高”,这是形象而贴切的地方口语。 

  田永红在创作上不仅仅只是“守成”而不“创新”,他还有着“开放”的视野与“求变”的意识,对乡土的“现代变化”有清醒地认识,对现代叙事艺术能兼收并蓄。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