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读蔡测海小说集《穿过死亡的黑洞》

  • lll0815
楼主回复
  • 阅读:873
  • 回复:1
  • 发表于:2012/11/9 17:23:09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读蔡测海小说集《穿过死亡的黑洞》

  几年前,从《人民文学》上读到短篇小说《麝香》时,我只晓得他是人湘西最边远的县份来的,写过一些优美的散文和小说,但我没想到会写得这样动人这样深沉,这样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几年过去了,蔡测海的小说集《母船》和《穿过死亡的黑洞》相继问世。前者由作家出版社1986年出版,后者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我常常想,一个作家,以他不算太多的中短篇创作而赢得那么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在文坛造成相当的影响,肯定是有原因的。
  
  蔡测海是一位思索得很深很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新集《穿过死亡的黑洞》,不光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世态民情的见俗画,而且笔力所至,更透着对人生乃至人性的揭示。
  
  一个久经沧桑的瞎老人,指引一对充满活力的青年人走出困境,结果却因一次意外的灾难三人同归于尽。这就是《太阳底下的风景》。木排通过"光明如裸女似地退避着"的卯洞,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驾排的汉子和散了架的木排一起被轰然坍塌的卯洞吞没,只剩下一丝不挂的一个孩子,在月光下沿着河滩朝一点渔火走去(《穿过死亡的黑洞》)。这些情节简单而又奇特的故事,读时扣人以弦,读罢令人沉思和感悟。生命的潜流,以一种富有湘西浓郁的民族色彩的斑斓和奇诡在他的笔下涌现,冲撞,恣肆纵横。一些人死去了,偶然地或必然死去了,惊天动地地或平淡无奇地死去了,但这股潜流的热力你仍感触得到,仍然炙手炽心。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9 17:23:25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本集子几乎每一篇都潜伏着三个字:生与死。自从文学成为文学以来,死亡就注定被推举为伟大的主题。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曹雪芹、海明威、加西亚·马尔克斯都一次一次地写过或还在写着死亡。我相信作为主题它还会一代一代地深化下去。即就同为一个作者的蔡测海而论,他的思考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有时我真奇怪:这是蔡测海吗?这就是那个在《麝香》中写尽幽怨与伤情的蔡测海吗?蔡测海对于死亡的敏感,基于他对生命执著的热爱和超然的理解。《荒路》中的出生入死于土匪窝和朝鲜战场的吴敬枫,是一个对生活有着使人难以置信的严峻态度的汉子。他降服过野猪,他赤手空拳人匪寨抢回自己的女人,他一马刀砍政三个脑袋,他打算饮弹自杀却只打穿了一只耳朵,他跟为自己筑了一个空坟的女人重新拜堂……蔡测海撕开遮掩湘西的云帷雾幕,向我们推来这样一个蛮悍的角色,蛮悍得令我们不好意思却又不得不去正视他那双度越生死的眼睛。

  蔡测海本人了是个气质粗犷的男子汉。但他同时又有着敏感的心灵和易被牵动的柔肠。他写一头生下来者两三天的小黄牛(《晴朗的天空》):"当它来舔我的手时,我惊呆了,它竟然是满嘴胡子!才过三天,就这么老!我悲哀起来,老了就会死的,死得一点声音了没有,就像落在地上的那些鸟毛和树叶一样。"

  谁读到这里都会怦然心动。
  
  蔡测海的这份细腻,得力于他写散文的功底,也得助于湘西山水奇境的陶冶。这些年来,无论是看他的作品还是看他的人,他都在走出湘西。他不光是细腻也不光是粗犷,他变得丰富了,他不再把死亡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上思考。他的题材在拓展,他在侵犯他从前感到陌生的领地,他试图建立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哲学。他在"穿过死亡的黑洞"。
  
  这太好了。"黑洞"是死的寂灭,了是生的起点。蔡测海原就是属于有"根"的作家,民族的根,地域文化的根,人生经历的根。现在他却追求一种"无根无蒂"的境界。我不知道他还将怎样地变下去,还将写出怎样的小说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蔡测海绝不只是从前的蔡测海。他总不忘记留给我们以期待和思考。我了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从他的作品中发现生命的启示。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