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田大年 湘西民族民间工艺掘宝人

  • lll0815
楼主回复
  • 阅读:3041
  • 回复:4
  • 发表于:2012/11/14 19:01:34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田大年 湘西民族民间工艺掘宝人

 
   湖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湖湘文化根基,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这一串串如珍珠般闪亮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中,又以湘西的文化艺术最具民族特色。而在湘西,要说民族文化,就不能不提田大年,这位有着“湘西民族民间工艺掘宝人”之誉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
   
    1952年田大年出生于凤凰县一个土家族书香世家,其曾祖父田星六是著名的“南社”诗人,早年留学日本;祖父、父亲都是诗书画传家、教书育人的一代儒生。   
   
    在家庭的熏陶下,田大年自幼显示了出众的艺术天赋,四五岁时就能吟诗作画。幼年时他随手涂鸦的一幅山水画曾辗转出凤凰,在大都市获奖。 与同龄人一样,田大年有过下乡当知青的经历。1972年,他招工回城,在凤凰县民族工艺厂任美工。勤于思考的田大年发现,湘西民族民间工艺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可遗憾的是后继乏人,无人发掘,更无人研究,濒于失传,这太可惜了!于是,思索再三,他提笔给州轻工业局领导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长信,建议成立州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1983年田大年调入州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后任所长。从此,他担负起发掘、组织、研究、推介湘西民族艺术的重任,成为湘西民族文化保护的先行者。   
   
    1986年,经著名画家黄永玉牵线搭桥,湘西民族民间工艺将赴日本展出。田大年无疑是此次展览的主要展品征集者。为筹集展品他翻山越岭,走乡串户,足迹踏遍村村寨寨,并亲自设计了土家织锦、藤编、竹编、陶器等一系列有湘西特色的工艺品。“这一年,我真正熟读了湘西民间工艺,它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田大年感慨道。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4 19:01:56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同年10月,《湘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在日本东京、大阪如期举行,1000余件展品和湘西艺人刘大炮、吴香英、吴立芳、彭仲苹等现场表演的民间绝活蓝印花布、苗家花带、土家织锦等令参观者目不暇接,如痴如醉,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田大年设计的《大八勾》等土家织锦挂毯分别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和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马收藏。   
    
    如果说湘西手工艺人如珍珠散落民间,那么,田大年便是一根红线将他们串联在一起,并且推介出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水冲石雕艺术家杨光三,苗画艺人梁永福、梁德颂父子等一大批湘西著名民间艺人,无不是经他不遗余力地举荐,而走出湘西、蜚声艺坛的。   
    
   去年,水冲石雕工艺被列为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光三被列为第六代传人。谈及田大年,杨光三充满了感激之情。“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与田大年相识。当时我在搞绘画,还是从事家传水冲石雕工艺这两者之间举棋不定,难以选择。‘画画的人成千上万,水冲石雕这门古老的民间工艺,却能走出湘西,走向世界。’田大年言辞恳切向我建议。”杨光三侃侃而谈。   
   
    “1996年,我携砚赴长沙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年会。会议期间,田大年极力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刘恪山、著名画家陈白一等名家推介我。陈白一先生当场收藏了我的一方水冲石砚,刘恪山先生欣然为水冲石雕工艺题赠诗词一首,令我备受鼓舞。次年,田大年又向中国工艺美术泰斗张仃先生重点推介我。目前,我已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作品也在各种展览中频频获奖。这都与田大年鼓励和举荐分不开。”
    
    几十年来,田大年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湘西民族工艺事业呕心沥血,苦苦坚守着。
(0)
(0)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4 19:02:19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湘西文艺界田大年是公认的杂家,艺术门类涉猎甚广,其“板刷”国画独具风格,才华毕现。有人替他惋惜,说他原本可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但为湘西民族工艺事业却耗费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画画是业余爱好,民族工艺设计才是我的本行。”田大年一点都不后悔。他有两方闲章———“怀土野人”、“乡巴佬”。“从事民间工艺要与乡土打交道。”秉性憨厚的田大年诠释道。   
    
    上世纪80年代初,为寻访名震一方的刘氏“土家织锦”三姐妹(即刘代娥、刘代玉、刘代英),田大年不顾长时间旅途颠簸,并步行30多公里山路至龙山县捞车河村。   
    
    上世纪90年代初,他帮助龙山县家具厂搞设计。白天,他伏案工作,晚上,加班至深夜,累了就铺一块硬纸板睡在车间。厂领导实在过意不去,坚持要他住招待所,却被他固执地拒绝了。他说:“你们即便安排了,我也不会去住,工人能住我怎么就不能住呢?”   

    也许命中注定田大年人生坎坷。1996年,正值中年的他遭受丧妻的打击。10多年来,他既当爹又当娘带着儿子生活,却痴心不改,仍然为湘西民族工艺奔走呼号。田大年是湖南乃至中国民族工艺美术界的名人,身兼数职,社会活动频繁。每次外出开会,他先把儿子安置好,托付给亲友照顾。   
    
    湘西自治州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原系自负盈亏单位,改革开放后受市场经济冲击,曾有七八年发不出工资,但田大年丝毫不动摇,不退缩,始终默默坚持着。他在没有分文收入的情况下还慷慨解囊,为自己一手组建的州民间工艺美术学会交纳注册费,使之得以保留延续至今。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田大年设计的民族花边、手工织锦等产品畅销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并被选送参加赴坦桑尼亚、赞比亚、意大利等国家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
(0)
(0)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4 19:03:42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叶水云 一生相伴“西兰卡普”


作者:高杨


    土家族能歌善舞,性格朴实刚烈,传统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土家织锦,就是土家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民族工艺品。 

    叶水云是一个很内向,娴熟的土家族妇女,在民俗园里,她总是静静的坐在自己的展室里,坐在自己的织布机前,静静的织着布,如果有参观的人来,她会抬起头来,很腼腆的笑一笑。然后,继续埋头于她的工作,似乎这台织布机,就是她寄托梦想的地方。 

    对叶水云的采访也是在静静的交谈中进行的。叶水云从12岁开始学习土家织锦技艺,在姑婆叶玉翠的引导下,她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学起,同时和她一起学的还有村里的其他孩子和妇人。那个时候,学习土家织锦在最开始教的时候必须是一针一针的亲自传授,由于学习的人比较多,所以姑婆顾不上每一个都看到,而她又是最开始学,心里对于土家织锦的针法、技艺没什么概念,又加上粗心,织错就成了一个必然。当姑婆看到时,她已经织错了很长一截了。对于初学者来说,每天只能织出一寸左右,但是姑婆坚决让她拆了重新织,她觉得虽然织错了,但是织了这么多,而且外人一般也是看不出来织错的。而且,拆织锦是一件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所以她就满脸的不乐意,也没有动手拆。姑婆本是一个非常和蔼的老人,却因为这件事对叶水云大发雷霆。姑婆说,刚开始学习就这么不认真,还是不要学织锦了。土家织锦是要用心去体会的,要用心去织,一定要认真,一定要兢兢业业,不能马马虎虎,每一个图案都有特定的含义,一针都不能含糊,一针都不能织错。对于这件事情,直到现在,叶水云还记得非常清楚。土家织锦在过去的岁月里一度面临着失传,曾经和她一起在姑婆家学习织锦的人都已经不在继续织了,但是叶水云还坚持着。凭着姑婆对她的教导,凭着她的那股子执着,她终于把姑婆传到她手上的土家族织锦的技艺保存至今。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