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费天凤 堂戏明星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阅读:505
  • 回复:2
  • 发表于:2012/11/16 8:58:36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费天凤 堂戏明星

作者:卢胜一 周统英 谭举先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九月一个绵绵细雨的日子,我们来到巴东县沿渡河镇陈湾村,拜访今年8月被州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的巴东堂戏艺人费天凤。 

    费天凤身着一身花衣黑裤,身材略显消瘦,温和的眼睛里透露着真诚和淳朴。她特意从里屋搬出了“宝贝”:演唱堂戏时拍的照片和一本州民族研究丛书之《巴东堂戏》。然后不到10分钟,她就在绵绵细雨中吆喝同村会唱戏的其他成员一起来到家里,准备为我们表演巴东堂戏。 

    说起巴东堂戏,费天凤一下子来了劲。她介绍:被称为恩施民族文化艺术“五朵金花”之一的巴东堂戏,发源于巴东长江以北的神农溪流域,也称为踩堂戏、花鼓戏,俗称稿荐戏。它起源于土家山民还愿敬神和吉庆贺喜的“跳花鼓子”,逐步演变成由艺人化装,以巴东土家族方言入曲和道白,用“大筒子”(梁山调)、“小筒子”(南北路、太和调)和其他曲牌、杂牌构成的声调演唱,伴以管、弦、打击乐器及人声帮和,借以反映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神化传说等题材的地方戏。 

    堂戏最早是在民间堂屋中演出的小戏。早年艺人受邀后,到主家把大方桌摆在堂屋中间登“台”演出,若观众较多堂屋容不下则在主家院坝中随方就圆,划地为“台”。针对堂戏适应山区“坡陡屋场窄”的特殊环境所形成的灵活、机动、便捷等特点,只需稿荐(巴东神农溪流域一带一种用禾秆或干草编成的床垫子)大的一块台面就能演出,因而堂戏又称为“稿荐戏”。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6 8:59:42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费天凤一边介绍着自己的经历,一边详细讲解着巴东堂戏的表演奥秘:巴东堂戏一般班子规模较小,习称“七紧八松九消停”。即七人表演吃紧,八人合适,最多不逾九人,没有“圆场”,只绕四台转换,舞台调度和表演程式简单适用。其剧目可分“硬戏”、“酸戏”两大类:硬戏指正剧和悲剧,酸戏指喜剧和闹剧。乐师3-5人,演出时间一般为每个折子戏30-60分钟。堂戏表演多辅以音乐伴奏,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以伴奏歌唱为主,主要乐器为四胡(或二胡)、京胡、唢呐;武场以伴奏动作为主,以小堂鼓、盆鼓、边鼓、梆子、二锣等为主要乐器,戏曲语言土香土色,均为土家方言,多以巴东长江以北方言行腔和道白为主。唱腔音韵规范,讲究“五音”“四呼”。五音即:喉音、舌音、齿音、牙音、唇音。四呼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不论唱与白,演员必须“脱凡”。 

    在记者请求下,费天凤与戏班子特意为我们演了一场堂戏《武大报喜》。演出时锣鼓齐鸣,琴箫四起,歌舞同奏,演者尽兴,看客叫绝,好不热闹。在这出堂戏的故事情节中,还穿插了一些现代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退耕还林、税费改革、粮食直补等方面的内容,幽默风趣,令人回味无穷。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费天凤还经常与戏班子一道深入村组农户,把堂戏送到小神农架、仙峰观和重庆巫山等偏远地方,累计演出达200余场。

    为了把巴东堂戏这支古老的民族之花培育壮大,她先后培养了吴发美、廖复群、许泽丽等20多名堂戏新接班人。 

   “我热爱堂戏,虽然年纪偏大,但我要一直歌唱,让堂戏给人民带去更多的欢乐。”费天凤深情地说。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