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土家覃氏三代 桃花源里好耕读

  • 幸福人生
楼主回复
  • 阅读:11140
  • 回复:3
  • 发表于:2012/11/16 10:21:41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土家覃氏三代 桃花源里好耕读

作者:贵术中


     
张家界市桑植县利福塔镇杨仕坪村高楼子组退休职工覃葛家里,四代同堂,上至90多岁的耄耋老人,下至10多岁的稚嫩孩子,都喜欢舞文弄墨,过着“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夜读吊脚楼,晨起舞翰墨”的日子,演绎着和谐盛世桃花源里的一部耕读传奇。
 
    耕读之风 

    覃葛的父亲覃德令,已经93岁高龄,耳聪目明,身板硬朗,常常“采菊东篱下”,“悠然”作诗篇。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天不劳动,浑身就像散了架。一天不作诗,神志恍惚没精神。”如此浸入骨髓的耕读,大有祖传遗风。这耕读之风起于何时?他也答不上来,只知道爷爷的爷爷就喜欢吟诗填词,究竟是哪个爷爷的爷爷开创了耕读之风,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传了一代又一代的家训是明确的,即偷偷摸摸传授 “四书五经”、背诵“唐诗宋词”,让少不更事的下一代知道除了锄头落地是庄稼外,还有那些可以滋养头脑的精神食粮。 

  到了覃德令这一代,依然严守家训,延续耕读之风,不敢越雷池半步。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举世闻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返正,解放思想,迎来了文艺百花齐放的春天。这一天,覃德令压抑了多年的诗情宛若骚动的火山,喷涌而出。他登上洞天垭,只见男男女女正在播种苞谷种,心潮澎湃,吟诗一首:“广垭洞天百亩多,男耕女种邈山河。播声有韵皆清脆,菽路无行涌绿波。黄壤脚端注稔穗,白云天上现丰驼。种田科学秋收盛,应颂领头一首歌。” 

  从此,覃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家训,由偷偷摸摸改为光明正大了。覃德令老夫聊发少年狂,吟诗填词,一发而不可收。他虽然身居大山深处,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香港回归、西部大开发、“神六”上天等,他赋诗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他则以诗抨击,深明民族大义。很快,他就创作了300多首作品。在他90岁生日之际,后辈们把他的这些作品整理出来,编印了一本名为《桑植诗词·覃德令专辑》的小册子。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