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土家奇葩“三棒鼓”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阅读:1212
  • 回复:3
  • 发表于:2012/11/16 16:26:11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土家奇葩“三棒鼓”


    记忆中的三棒鼓 

    解放前,三棒鼓在酉酬、大溪、麻旺等地颇为流行,不少穷苦艺人常在街头、村寨表演,以此为谋生手段。解放后劳苦群众都分得了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乐业安居,三棒鼓就不多见了。但是这一被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娱体育形式,却深深地植根于群众之中,因而它的曲调、唱词和表演技艺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记得1976的农历正月初二,是我母亲88岁寿辰,当地三棒鼓队主动上门表演祝贺。他们即兴创作,唱出了我母亲一生勤劳、备尝艰辛、正直贤良的品格风貌,听后使人感动,深受教育。表演者击鼓抛棒,将悬吊在梁之物打中坠落,引来阵阵喝彩声,老人也分外开心。1983年农历正月初十我的母亲因病逝世,棒鼓队又来到灵堂表演,表示哀悼,唱得恳切凄楚,催人泪下。从此之后,三棒鼓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中,常常想到要把这一民间文体艺术表现形式加以发掘整理并光大发扬。 

    1989年,原四川省民委决定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在黔江地区召开,原地区民委向我县指派了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民间体育项目,于是我想到了三棒鼓。同年九月,我和县文化局的唐腾华、高丽清二同志深入到土家族聚居地原酉酬区偏柏乡的枣木村和偏柏村,为组织一支15人的棒鼓队进行人选工作,并就地培训了半个多月,后来在运动会上表演比赛获得好评。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6 16:28:33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棒鼓的表演特点 

    三棒鼓表演,最初只有男女二人,或兄妹,或夫妻,或父女,或自愿搭配。一鼓一锣,一唱一合,或专人伴唱,着装或不着装均可。人少道具轻巧携带方便,他们山里走,水上行,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院坝演,屋里唱,无处不可。由于群众喜闻乐见,棒鼓所到之处很受欢迎,聚众听看也。 

    解放后,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棒鼓由传统的二人演唱,发展到十几人或几十人的棒鼓队同台演出,由多套锣、鼓、钹打击,唢呐、二胡伴奏,耍件也由棒、刀增加连夹棒、花棍、火筒等,通常搭台表演,观众数百数千,成为土家大型文娱活动之一。 

    三棒鼓把曲、杂技、体育结合而为一,有文艺欣赏价值和强身健体作用;它的曲调融花鼓、民歌为一,易学易唱,可即兴遣词造句,把古今趣闻轶事编成唱词演唱,唱出了现实与历史,时间与空间,景致与情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人听其唱而心动,回其味而激其情也;表演者专致神情和娴熟无误技巧,乃用其功而练其体,使观众聚其精而动其魄也。它的调,五、五、七、八字四句为一小段,可一事一段,也可一事多段,只要音韵落脚,就可想什么唱什么,即兴创作,随口便唱。或唱棒鼓由来,或说古论今,或褒贬他人的功过是非,或表述自己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可编词演唱,妙趣横生,寓教于乐。 

    三棒鼓的技巧在于手中三棒,上触物,下击鼓,保持一根悬空,有高有低,有进有退,还有盖顶、缠腰、穿裆等难度动作,因此必须眼疾手快,全身协调、保持平衡。这种技艺获得也并非一日之功,正如唱词说道: 

    学打三棒鼓,学又学得苦,三岁学到一十五,才来呀才来跑江湖。 
    打鼓真难办,两棒变三棒,都是打在鼓面上,技巧呀技巧非一般。 

    酉阳三棒鼓参加“民运会”表演,首次登上“大雅之堂”即获众多观众一致好评,说明它有着一定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它必将作为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厚今薄古,继往开来,古为今用,启后承先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体坛上大放异彩。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