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先秦时期澧水流域土家族族源探索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阅读:931
  • 回复:6
  • 发表于:2012/11/17 14:45:13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先秦时期澧水流域土家族族源探索

作者:戴楚洲


     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位于湘西北,流域跨越湘鄂两省边境。澧水有北、中、南三源,主要源头“澧水北源”发源于桑植县杉木界,在桑植县小茅岩与澧水中源汇合后向东流去。澧水干流流经桑植县、永定区、慈利县、石门县等县,至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澧水最大支流溇水发源于湖北省鹤峰县下坪镇云梦山,由北向南,流经桑植县东北部及慈利县西北部,在慈利县永安渡注入澧水。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民族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几种社会形态变革,从古代民族发展成为现代民族。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是多源的,各民族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融合其他民族。中国各民族起源具有多元性特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武陵地区土家族族源问题是学术界研讨难点,民族学界颜勇等土家族研究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源说”,认为土家族是多源一体的少数民族。“多源说”研究专家普遍认为:土家族族源不止一端,而是多源合一,土家族的主要源头是濮人和巴人。先秦时期,澧水流域已有濮人、巴人、楚人、“蛮人”等古代民族分布。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澧水流域土家族历史、土家族特点、土家族识别工作实践进行系统研究以后,我们认为“多源说”符合实际:澧水流域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以濮人、巴人为主体,融合楚人、“蛮人”等其他民族而逐渐形成的人们共同体。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4:45:33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远古时代澧水流域人类祖先活动遗迹 
  
    澧水流域土家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群。从近年来发现的石器时代遗址看,早在原始社会,澧水流域已有“原始人”活动,留下许多远古时代的遗迹、遗物。 

    澧水流域土家地区已经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6处。 1986年,慈利县零阳镇金台遗址出土了打制的砍砸器和尖状器等打制石器5件,是母系氏族公社遗物。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志敏和北京大学吕遵锷等考古学专家实地鉴定,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距今约5万年至20万年。

    据《常德地区志.文物志》载:1987年,石门县易家渡乡王家山遗址出土了打制的砍砸器5件、尖状器3件。经安志敏鉴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距今约15万年。1987年,石门县新关镇清河村大圣庙遗址出土了打制的砍砸器、尖状器、盘状器和刮削器等石器,为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1988年,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台居委会包子堡遗址出土了砍砸器和石片等文物。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袁家荣实地鉴定,3件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距今约3万年至10万年。1993年,石门县阳泉乡邢家桥村燕耳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人类左腿股骨1段、下颌骨1块、牙齿3颗,属于晚期智人化石,距今约2万年至3万年。为湖南省唯一的古人类化石点,被考古学界称为“石门人”。据《常德地区志.文物志》载:1987年,石门县新关镇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打制的砍砸器3件、尖状器2件、盘状器2件。 

    澧水流域土家地区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0多处。 1979年,石门县皂市镇石坪村皂市下层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出土了磨制的刮削器、盘状器、石斧、石凿等石器,发现了直口高领陶罐、带耳陶釜、陶钵、陶盘等夹砂红陶,距今7000年至8000年,被考古界命名为“皂市下层文化”。慈利县零阳镇太平村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了夹炭陶、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器形有罐等。慈利县苗市镇小沙村屋场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石斧、釜、豆、钵等文物,为距今约6500年的大溪文化遗址。石门县所街乡冻青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刮削器、盘状器、斧、锛等石器和釜、鬲等陶器,属大溪文化遗存。慈利县溪口镇桃坪村璞榔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钵、杯等陶器及24件石斧,为距今约5000年的屈家岭文化遗物。慈利县苗市镇洞湾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钵、鼎等陶器,为距今约45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是父系氏族公社遗物。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4:46:01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据《常德地区志.文物志》载:石门县夏家巷镇龙长丘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麻面足和罐等陶器,属龙山文化遗存。据《湘西自治州文物志》载:永定区城西古人堤下层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刮削器、石錛、打击石片等石器和泥质灰陶、印纹硬陶,属原始社会晚期文化;该遗址上层为战国遗址,出土了竹简、筒瓦和鼎、碗、壶、鬲、豆、盆、罐、缸等陶器。永定区大庸桥居委会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石锛、石球、石斧等磨制石器。1987年,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台居委会河边二台地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麻面鼎足和尖足陶鬲,为龙山文化遗存。朱家台菜丘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罐腹部刻有蚕纹一周,在国内实属罕见。鹤峰县铁炉乡发现了江口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石斧、石刀、石錛等遗物。 

    据古籍记载,澧水流域土家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尚书》记载:夏代,澧水流域属“荆州之域”;商代,属“濮蛮”,故《万历慈利县志》载:“慈(利)于殷周为蛮、蜑所居。”《说文解字》解释:“蜑,南方蛮也。”西周时期,属“荆蛮”。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澧水流域土家地区已经发现商周遗址100多处。据《湖南省志·文物志》载:1980年,石门县皂市镇宫山商墓出土的玉石器有璋1件、钺4件,陶器有袋足1件、圈足2件,为湖南省已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前期墓葬。1958年,石门县皂市镇十家坪商代中期遗址出土了箭镞、鱼钩、铲、锥、凿、簪等铜器和花边圈足碗、喇叭形柄豆、平底罐、联裆鬲、大圈足盆、大口缸等陶器,还有溶铜炉、铜渣遗迹和冶铜坩埚残片、石范,证明澧水流域早在商代已经进入“铜器时代”。

    慈利县江垭镇柳枝坪遗址发现了商代土著文化遗存,出土了罐和钵等陶器。慈利县零阳镇北岗村商代遗址出土了釜、罐和盆等陶器。慈利县象市镇大田商代遗址出土了鼎和盆等陶器。慈利县杨柳铺乡茅屋台商代遗址出土了鼎、罐和豆等陶器。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象鼻嘴商代遗址出土了鼎和豆等陶器。永定区枫香岗乡公王庙商代遗址出土了红陶、鬲腿等陶片。慈利县零阳镇太平村长堤西周遗址出土了罐和豆等陶器。慈利县溪口镇樟树塔西周遗址出土了罐和鼎等陶器。鹤峰县铁炉乡江口商周遗址出土了青铜戈等兵器和网坠、纺轮等陶器渔具数十件。鹤峰县刘家河商周遗址出土了鼎、罐等陶器。石门县二都乡高桥遗址出土了鼎、罐等陶器,其中1件石范和1个鼎足反映了商周时期澧水流域制陶技术。石门县磨岗隘乡鲍家渡东周遗址出土了罐和豆等陶器。澧水流域土家地区发掘春秋战国遗址300多处,出土大量珍贵文物。鹤峰县刘家河发现了春秋时期建筑遗址,鹤峰县铁炉乡出土了战国时期生活用具陶鬲。慈利县零阳镇战国城邑白公城遗址出土了罐、钵、豆等陶器和板瓦、筒瓦。石门县维新乡战国城堡古城堤遗址出土了鼎、罐、钵、豆等陶器和板瓦、筒瓦。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