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构建武陵经济文化圈的对策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阅读:783
  • 回复:6
  • 发表于:2012/11/17 14:50:16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构建武陵经济文化圈的对策

作者: 黄柏权


     “武陵”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起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载:“武陵郡,高帝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解释“武陵郡”时说:“汉置,治义陵,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三里。后汉移至临沅,在今湖南常德县西。隋初废,寻复置移今常德县治。唐置朗州,寻仍曰武陵郡,后又为朗州。宋曰朗州武陵郡,寻废。”《辞海》在释 “武陵”词条时说:“郡名,汉高帝置。治所在义陵 (今湖南溆浦南)。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 (今湖南常德市西)。其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 (589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朗州为武陵郡。境内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被称为 ‘武陵蛮’”。可见,历史上的武陵地区就包括了今天湘、鄂、渝、黔边区。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扶贫开发中,把武陵地区划为全国十八大连片贫困区。它包括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所辖部分县市,湖南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和常德市的部分县市,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遵义部分地区,重庆市黔江区以及秀山、酉阳、石柱、彭水四个自治县,整个国土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多万。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着土家、苗、侗、白、汉等30多个民族。

    武陵地区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文化同根,有相同的自然环境、相同的资源、相同的文化背景。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面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缺少大城市带动和辐射、生态脆弱、资源相对不足、交通闭塞、观念和政策滞后等问题。因此,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精神,加强区域合作,建立边区协作的经济文化圈已是摆在这一地区的重要战略任务。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武陵地区的现实状况,在建立经济文化圈的过程中特别要做好以下工作。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4:52:23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第六,整合农副产品的种植与加工。武陵地区由于多是二高山和高山地区,气候呈垂直分布,加上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绿色食品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武陵地区农村都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发绿色产品,这本身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问题是:各地都在不约而同地种植相同的经济植物,都难以形成规模和拳头产品。因此,武陵地区各地、市、州、县应采取统一规划,分区种植的办法,在一定区域内种植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形成规模。否则,各地重复种植,小而全,不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第七,整合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武陵地区被誉为“华中药库”,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恩施自治州已把发展道地药材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怀化也在打造“中药谷”。虽然武陵地区发展中药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并没有自己的地位。因此,统一规划,联合开发是当务之急。要通过协调和合作,在种植和加工上都形成规模,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才可能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

    第八,整合教育和人力资源。武陵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以教育落后,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奇缺。根据武陵地区的现实状况,一是要整合普通高等教育资源。目前武陵地区的普通高校主要有三峡大学、吉首大学、怀化学院、湖北民族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铜仁学院等普通本科院校,各个院校要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优势互补、有所侧重,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着的专门人才;二是整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武陵地区的发展,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职业技术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各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高中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为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新农村服务;三是制定灵活可行的人才政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武陵地区人才奇缺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关键,而本身奇缺的人才又大量外流。因此,区域内要制定强有力的吸引人才的统一政策,首先是保证人才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和使用,对在区域内流动的人才开绿灯;其次,采取措施吸引外地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三,要高度重视乡土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4:53:29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可见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武陵地区是西部地区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加上多为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共同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是区域内要在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联合制定适应本地区的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并成立相关的协调组织监督执行。

     二是要克服地方利益至上的思想。在水电建设、矿产开发、兴建工厂、修筑道路的时候要顾全大局,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切忌为了地方和局部利益而牺牲区域利益的做法。

     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工作,加快生态家园建设步伐。在广大农村推广沼气,一方面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节约燃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

    四是保护民族文化生态。要把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纳入生态保护的工作议题,以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和发展旅游业为契机,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化生态。

     5、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更是欠发达地区必须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必须实施的战略问题。武陵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一方面是内部封锁,条块分割,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远离大中城市和港口,对外联系受限。按照健全市场机制,健全合作机制,健全互动机制的要求。一是要建立区域内的统一市场,通过政策和建立合作机制,消除内部封闭和条块分割的障碍,构建自由、统一、开放的市场,形成“武陵自由贸易区”。二是要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一方面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在旅游、绿色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领域做开放文章;另一方面大力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理念。只有形成区域内大市场,扩大对外开放,武陵地区区域合作才会有实效,才会增强区域对外竞争的能力。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