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英子姐姐”:网聚爱心的助学传奇

  • lll0815
楼主回复
  • 阅读:600
  • 回复:4
  • 发表于:2012/12/22 8:52:28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英子姐姐”:网聚爱心的助学传奇


    (中国教育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徐世兵)

     一则则求助网帖,一个持久的爱心账户。当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爱的感召下轻点鼠标,将带着温度的善款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时,世界似乎变得很小很小,仅在一颗心到另一颗心之间。

   “英子姐姐”——受助的山村孩子们呼喊的这个名字,是这份爱心的“感召者”和“中转站”。

   “英子姐姐”本名刘发英,是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一名小学教师,今年42岁。6年来,她坚持通过互联网为贫困学生募集爱心助学款。在此过程中,她结识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网络助学爱心人士,组建成遍布世界各地的“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搭起一条虚拟网络世界通往现实世界的爱心桥梁。

    从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长阳及周边县市已有998名大、中、小学生得到了“英子姐姐”的资助,“英子姐姐助学网”及“湖北希望工程英子姐姐助学基金”募集助学款共计272万元。

    山里孩子的梦想,因为“英子姐姐”和一个个好心人的爱,在山路蔓延……

    扎根农村芬芳美丽山乡

    武陵山脉中南一隅,流淌着一条河,弯弯曲曲的河水悠悠向东流去,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这条河名叫清江,被誉为“土家族的母亲河”。

    清江两侧是一座座大山,高耸入云。

    这里是山的世界,放眼望去,除了大山还是大山。

    不久前,“英子姐姐”和助学团队成员又一次踏上了山路,他们要到都正湾镇高桥村走访和回访贫困学生家庭。这次,“英子姐姐”要把刚收到的3万元助学款送到21位贫困生手中。

    这条助学之路,她已经走了多年。

    1991年7月,刘发英从当时的枝城师范毕业。在填报分配志愿表时,她在志愿栏里写道:“到长阳最边远、最贫困的黄柏山去!”

    刘发英说,这样选择是受父亲的影响。

    刘发英的父亲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这样的人才在农村可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父亲毕业时,完全可以留在武汉,但他却坚定不移地回到了家乡长阳,教小学,教初中,一直教到高中和县党校。

     他常对孩子们说:“如果每个山里的孩子都一心想着离开农村,那农村永远不可能富裕,农民只能世代贫穷。”父亲的话在刘发英的心里烙下了印。

    多年后,刘发英同父亲一样,作出了进山的选择。

    1991年9月,刘发英来到距离县城200多公里、最偏僻、最穷困的长阳县黄柏山陈家坪小学工作。学校临时用两条长板凳、几块木板为她搭了个窝。

    从此,一箱书、两床棉絮、一间小屋,成为了刘发英生活的全部。她在黄柏山扎下了根,一呆就是18年。在这18年里,她日日与大山里的孩子们为伴,与贫穷和寂寞为伴。刘发英说,那时候,最怕的就是漆黑的夜晚和打雷的雨夜。

    不过,山区人民的朴实也让她感到温暖。在那里,老师要自己上山种菜,自己生炉子做饭。最初,刘发英种不好蔬菜,山上又买不到米和肉,只能靠土豆、面条充饥。学生家长得知后,每次给孩子带菜,总会给刘老师多带一点。刘发英说:“很多学生买不起饭,可他们却把仅有的新鲜蔬菜分给我……”

    更加触动刘发英的是,山里孩子对读书是那么渴望,但贫穷和失学却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许多山里娃的希望,这深深刺痛了她的心。

    于是,除了认真教课,刘发英经常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买学习用具、衣服,垫付药费。那时,她的月工资仅98元5角。

   “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总是这样安慰孩子们。但是,她同样也明白,依靠她个人的工资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她开始将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寻求帮助。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2/22 8:56:31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传递爱心托起山村希望

    谈起山里的孩子们,刘发英有说不完的故事。

    晓涛只有8岁,却是家里的顶梁柱。

    他住在长阳县资丘镇凉水寺村一座高山的山顶,奶奶和父母都是残疾人。田家是村里最穷的,全家的大事小事都指望着晓涛。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发现了他,并将他的情况发布到了网上。去年10月9日,晓涛得到了山东省和辽宁省两位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的帮助,收到了1500元助学款。

    10岁小女孩阿钰是长阳县两河口小学四年级学生,个子不高,面容清秀,说话时声音不大,偶而笑一笑,很甜。

    2008年,阿钰的爸爸在外地打工时,从三楼摔下,右手臂断裂,治病花了9万元。从此,一家人深陷困境,生活无着,孩子上学也成了问题。

    阿钰知道自己能够上学,是因为得到了一位好心的日本阿姨资助。两年来,这位日本阿姨共资助了2000元。

   “日本的好心阿姨在哪?”记者问。“在天边,好远好远。”她手指向远处的大山说。“日本在哪?”“不知道。”“你会不会看地图?”“我不会。”“你知道她长得什么样吗?”“我不知道……不,我知道。我梦见过她,梦见她在天边有一个漂亮的影子。”

    与阿钰一样,刚刚从深圳打工回家的阿钰妈妈,也在脑海中描绘着恩人的样子。她想,这个日本女子一定长得很漂亮,身材也很好。

    纯朴的山里人表达感恩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2001年3月1日,是长阳县津洋口镇三鱼冲村的3岁女孩小洁最悲伤的一天。那天,她的父亲因车祸身亡。从此,陈母与两个女儿相依为命,以种地为生。家里没有男劳力,一家人守着山里贫瘠的土地,难有足以糊口的收成。

    一年后,妈妈带上小洁姐妹离开故土,迁至长阳县城,租了个17平方米的小屋,做了一个擦鞋的木盒子,开始为女儿上学挣学费。

    擦一双鞋挣2元,但在小县城里擦鞋的人并不多,就是春节生意最好的时候,陈母在大街守一天,也挣不到20元。最好的一天,只挣了16元。挣钱这么难,但她的希望没有破灭,“再苦再难,都要供女儿上学”。大山的女人有颗坚强的心。

    2009年9月,刘发英给陈母打电话,要她领捐助款。“那时正是我最难的时候。”陈母说,“到学校后,刘老师递给我400块钱。接过来的时候,我心头一热,泪水一下子滚了出来。”

    刘发英说,捐钱的人叫小惠,是韩国人。从此,小洁和妈妈就记住了小惠和刘发英,一天到晚想着能为帮助她们的人做点什么。

    一天,刘发英途经龙舟大道到花坪小学上班,不经意间被陈母发现。陈母终于找到了报答的机会,一把拉住刘发英,一定要给她免费擦鞋。刘发英反复推辞之后,只得“就范”。

    此后每次见到刘发英,陈母都要为刘免费擦鞋,还说:“把您家的鞋子都拿来,我没别的本事,只能擦鞋报恩。”打那后,刘发英每次上班时,都要绕道而行,以免麻烦陈母。

  “是爱心人士的资助,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湖北大学一年级学生阿玲动情地说。

    阿玲两岁时,父母因一次意外同时离开人世。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盆菜,在乡邻的接济中,爷爷奶奶艰难地将她抚养成人。

    2009年夏天,阿玲高考考了525分,刚好上了一本线,但没有达到她填报的中国海洋大学的录取线,她落榜了。

   “像天塌了一样。”阿玲说,“当时非常绝望,想外出打工,但舍不得年迈的爷爷奶奶;想复读,却没有足够的钱,好长一段时间里晚上睡不着觉。”

    秋天快开学时,阿玲突然接到“英子姐姐”的电话,说北京一个叫宋燕的好心人资助了她1500元。她这才知道,是“英子姐姐”将她的情况发到网上求助。接着,她又先后接到了美国的杨光、安徽的李成忠、山东的王蒙、四川的肖莎、山西的任静等人资助的9500多元现金。复读一年后,她终于考上了湖北大学。

   “从大山走进省城,从贫困生成了大学生,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寻找报答的机会。”阿玲说。

   “我还是一名学生,我能回报社会什么呢?”阿玲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一天,阿玲得知学校有个社团叫做“新长城自强社”,加入后能有机会做好事,就赶紧报了名,争取到了在各宿舍收集废纸、废瓶子的机会。“收集了这些东西,拿出去卖钱资助山里孩子。”阿玲说。

    今年2月15日,阿玲给刘发英写了一封信,向刘老师汇报了她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信中,她特别提到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那是在去年10月,她偶然听说武汉一个幼儿园里有患***的孩子,便去服务,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她就到那里与孩子们互动,教他们吃饭、走路、说话。

    她对“英子姐姐”说:“我受到了像您这样的好心人的资助,无以回报,除了好好学习,我想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回报社会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吧!”

   “网络是虚拟的,但网民的力量却是真实的。期待更多的爱心网民参与进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刘发英还希望,“把助学与感恩教育融为一体,鼓励孩子们学业有成、自食其力之后,自愿成为‘英子姐姐’基金的资助人,把爱心传递下去。”(文中受助学生均为化名)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