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长阳石刻——民族文化的瑰宝

  • 下一秒の等待
楼主回复
  • 阅读:10797
  • 回复:7
  • 发表于:2013/1/10 11:05:05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长阳石刻——民族文化的瑰宝 


作者:戴曾群 罗建平


  石刻艺术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石刻材料丰富,取材方便,而且质地坚硬,能够传至久远。所以,石刻就成为古代乃至现代人们重要的记事方式。

  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古代艺术家和匠师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长阳石刻在我国石刻艺术领域应占有一席之地。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长阳石刻的起源很早,从考古发掘的石刻资料证实,年代最早的当属渔峡口桅杆坪遗址出土的石狗熊(图1),距今6500多年。石狗熊长7.9,宽3.5厘米,由墨石制成,通身打磨,有光亮,左侧和腹前部有刻饰条形纹,腹中部有一“心”形和“八”字形刻划纹,眼睛和耳朵均用凸起一点以表现,耳朵上有一小凹点以表现耳窝,整个石狗熊设计巧妙,制作精致,艺术表现逼真,型态栩栩如生。同时出土的雕刻器物有石祖、石羊、缘松石佩饰、耳坠、穿孔饰品等。西寺坪遗址出土的石刻器物有多种形式的石坠和石饰品,距今5000-5500年。

  
  • 下一秒の等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0 11:09:22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2)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长阳画像砖出土地点主要是清江沿岸的渡口坪、州衙坪等地。画像砖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打猎、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吹打乐、杂技、舞蹈等(图2)。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3)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4)


    石刻文字目前发现最早的为四处明代碑刻。其中有石柱观、盐井寺和尚塔、津洋口两河口胡氏墓碑,虽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均保存完好。清代是我县石刻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石刻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根据石刻的不同形制和用途,清代石刻大致可分为碑碣、摩崖、塔铭,此外还有桥柱、井栏、柱础、神位、石兽、画像石题纪等。当然,碑的古义很多,据《仪礼》等古文献记载,古人立碑有记时、系性、引棺等不同用途。位于龙舟坪朱津滩的石柱观明代寺庙,现有明清时代大小碑刻10多块,其中,明代十九年的碑文尚保存完整,清晰可见(图3)。渔峡口盐井寺中的两座和尚塔,均为舍利塔式,塔体完好(图4)。造像记,我国盛行于南北朝,依山镌佛,并有题记,在我县暂未发现。石阙,属于古代建筑物的一种,主要功能是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一般为庙门石阙和墓门石阙两大类,墓门石阙长阳暂未发现,庙门石阙在石柱观和天柱山寺庙均有。而在农村封火屋大门的石质过桥雕刻画像甚多(图5)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5)

(0)
(0)
  
  • 下一秒の等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0 11:15:41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6)

    摩崖石刻,即依山镌刻的铭文称为摩崖石刻。位于县城清江南岸半山腰的观音堂,洞穴顶部一大岩石伸出与地面平行,形成天然洞窟,洞内壁摩崖造像4尊,造像碑因年长月久,已风化的无法辩认。县城东观音阁岩壁上残存明末南京户部主事李爵楷书,“慈航普渡”、“普宅揽胜”八个大字(图6)。石柱观半岩腰岩壁上,有清乾隆十七年长阳知县李拨楷书“图画天闻”斗方大字。磨市镇柳津滩半山腰岩壁上,有冯玉祥将军楷书“还我河山” 一米见方的四个大字。

(0)
(0)
  
  • 下一秒の等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0 11:23:32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7)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8)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9)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10)

  长阳清代文字碑刻极为丰富。榔坪镇秀峰桥村六组大型石刻丁母覃氏墓,从全国近5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脱颖而出,入选“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图7、图8)。丁母覃氏墓布局对称,石刻工艺讲究,为皇帝御批的“贞女”,始建于光绪二年(1876年),坐南朝北。封土底径4.10米,高1.70米,墓前立四柱三间三重楼阁式碑,一层四柱阴刻楷书楹联,内嵌碑三通,碑文记墓主生平,二重柱刻花瓶、花卉,枋雕人物故事、花草及二龙戏珠图案,额间书“八仙”,三重柱浮雕金童玉女,枋间饰“双龙盘柱”,内书“圣旨旌表”。墓前置石鼓、石案、石香炉,四周设围栏,并可转通,正前门柱上饰石象,栏板内外均浮雕人物故事图案等。位于资丘梓良园村柳树湾的大型石刻自在宫(图9),占地面积96平方米,碑体为三层叠涩,深2.2米,宽1.7米,高3.75米,碑前有两根龙浮雕廊柱,支撑着刻有八掛图的太阳板,碑上刻有楷书对联和八仙过海等民间传说图案,墓周围为1×0.8米的画像石,石刻技法有阴刻、阳刻,石刻工艺精致。位于资丘镇陈家坪的吕士扬夫妇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石刻工艺精细(图10)。贺家坪老雾冲大型家族墓地,各种造型的墓碑和多种书法的石刻对联均保存较好。关于疆界碑、路碑、桥碑、功德碑等各乡镇都有。(图11、图12)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11)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12)

(0)
(0)
  
  • 下一秒の等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0 11:29:05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民国时期的石刻,长阳最有名的就是位于渔峡口镇高峰村的大型石刻极乐宫,占地面积105平方米,周围垒砌石垣,墓前立三重楼阁式石碑楼,高4.9米,宽4.35米,两侧立石鼓、共嵌石碑三通,碑前为石院,长10.5米,宽6.3米,高1.3米,石板铺地。院内设三层楼阁式石亭一座,与碑楼相对,平面呈六角形,通高4.9米,角檐飞挑,一、二层分设六根柱廊,每层柱廊形状各异,柱础饰不同花草图案,每柱四方分别刻有对联,字体有楷、隶、篆、行、草等,一层内嵌石碑,四面均为楷书碑文,二层内嵌石花瓶,顶部为石刻古钟装饰(图13)。碑前设香炉、石桌。石桌两侧立石柱,石柱见方为0.2米、高1米,石柱顶端雕刻“青牛”、“麒麟”。石亭两侧各立上细下粗旌表,高2.83米,正面行书对联,院右侧石门楼1座。碑楼、石亭、门楼浮雕镂雕的是民风民俗人物和花卉图案,其石刻技法有阴刻,阳刻、镂孔。该墓规模之大,石刻工艺水平之精,而且保存完好,在鄂西地区实属少见。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13)

(0)
(0)
  • 下一秒の等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0 11:30:30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长阳画像石存量不多,目前保存完整并颇有艺术价值的是自在宫画像石,无论从规模、雕刻工艺,还是画像石反映的内容和文化内涵,在湖北地区是少有的。其次是磨市芦溪向氏家族墓和极乐宫。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制作画像石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经过几道工序才能完成。首先是石匠选好石材,再由画师要根据墓主身份地位、实际要求设计绘制纸图,匠师依图雕刻。所以说,构筑画像石墓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经济富庶、文化素养高;二是墓主身份不一般;三是附近有充足可作画像石的材料。从目前发现的画像石分析,匠师们巧妙地利用石材,创造了表现画像石内容的许多雕刻技法。一种是凿刻线条表现人物、动物等形象的阴线刻;二是将物体形象凿刻得低于周围平面,再以线条表现细部的凹面雕刻;三是把物像周围的部位浅浅凿去一层,使物像突出,再阴刻线条表现细部减地平面阴刻;四是把物像四周的部分较深地凿去一层,并把物像的轮廓雕琢圆滑,再以阴刻细部的浅浮雕;此外还有高浮雕和透雕,例如盐井寺义渡亭龙柱和极乐宫石亭顶端透雕花瓶。综合长阳现存的画像石看,实际上是汉代墓室、墓地庭院、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0)
(0)
  • 下一秒の等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0 11:36:36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长阳石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的附着在建筑物上,有的在庙、亭、观某个部位,有的在道路、桥边,有的与墓葬相伴,但有少部分雕刻是独立的,如记事碑、疆界碑、路碑、纪念碑、墓碑、摩崖石刻。墓碑数量最大、范围最广,几乎遍布全县各地。根据调查,贺家坪青岗坪鸡蛋包、水连穿心岩屋石碑、火烧坪五样树石碑、三友坪大渔,资丘曲溪等地的大型家族墓地,面积大,碑体宏伟壮观,雕刻技法多样。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