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武落钟离山:“三里城说”论点质疑有多少

  • 鄂西情怀
楼主回复
  • 阅读:9795
  • 回复:9
  • 发表于:2013/1/12 18:07:44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武落钟离山:“三里城说”论点质疑有多少


作者:邓和平



  拜读网上《武落钟离山应是巴东县水布垭镇境内的三里城》一文后,认为作者花了较大精力。但有一些问题,仍值得商榷。

一、广义武落钟离山 非指某处一座城



  武落钟离山,当代研究定论为:“巴,古族名、国名。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相传周以前居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在此应说明的是:武落钟离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是指早期巴人活动区域,包括武落与钟离两大山体群;狭义的武落山,则指灵山(亦称恒山)。

  “三里城说”的作者,依据当代考古学者几种推测中的一说为“论点”,“旁征博引”《后汉书》、《通志》、《太平寰宇记》、《水经注》等作“论据”,强说巴东三里城是古代武落钟离山,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第一、查遍《后汉书8226南蛮西南夷列传》全段文字,上面没有说明狭义“武落钟离山”在“三里城”。

  第二、《通志》两说并存:一是长阳县西七十八里武落钟离山;一是难留城山在长阳县西北二百余里,交施南建始界,一名武落钟离山。显然,《通志》所指前者为狭义武落山,后者为广义武落山。

  第三、《水经注》所描写“夷水”流经“难留城山”之处,并未表明具体里程,更未说明武落钟离山在巴东三里城。

  有关“三里城说”作者强说三里城是武落钟离山,运用上面“论据”,只能说明是在讨论“广义武落钟离山”所在位置,而当今千余名学者编纂的《辞海》有定论:狭义的“周以前”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这便说明周代以后或周代以前清江流域巴人活动区域所称“武落钟离山”,只能属于广义。由此而知,三里城属于广义武落钟离山山体群之列,而不是广义武落钟离山的全部。此为笔者质疑之一。
  
  • 鄂西情怀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2 18:08:38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廪君活动清江时 先是东迁复西迁



  “三里城说”作者极力推崇王善才先生《关于我国古代巴人之迷的几个问题》一文时,自作主张地加进一个观点:“在这篇文章中否定了廪君逆水西上的说法”。如此说法对王先生文章观念加以“局限”不言,更不符合“巴人活动于今鄂西、川东(指今渝境)的历史事实。实际上,在夏代,孟涂氏“司神于巴”,说明不仅巴人沿清江西上,更说明长江上游已有巴人,那该作何解释?

  笔者认为,巴人自原始社会至战国时期,时间长达二千余年,相当秦代至当代的时间跨度,广义的武落山、钟离山,是早期巴人活动区域。也就是说,早期巴人活动地,称之为“武落钟离山”。正因为如此,古今论者大致有六说:一曰“佷山说”,二曰“龙角山说”,三曰“榨洞说”,四曰“柳山说”,五曰“钟离山说”,六曰“钟岭山说”。今又提出“三里城说”。笔者认为,上述均属古代早期巴人活动区域,属广义的武落钟离山范围内,而狭义武落山,也是巴人活动区内最早的一座武落山,当指佷山(详见后文)。

  有关“三里城说”作者,从《水经注》“廪君乘土舟,从夷水下至盐阳”为据,强调巴人未西迁,实为有误:一是《水经注》对《世本》文义有“加工”成分(详见后文);二是最早的《世本》原文,而是“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

    这从茆泮林辑《世本八种》(1957年版)可得到证实。其全段文字是:“廪君名曰务相,姓巴氏,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皆争神。乃共掷剑于后,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服。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于水中。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

    由此可知,廪君活动“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第一手资料并非象《水经注》记载:“廪君乘土舟,从夷水下至盐阳。”说明有两种可能:一是顺水东下,再是逆水西上。因此,“三里城说”作者否定廪君率部族西迁,是笔者质疑之三。
(0)
(0)
  
  • 鄂西情怀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2 18:09:03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四、古籍记载万千事 事以类从非一次



  “三里城说”作者在文中之“三”强调:“廪君‘君乎夷城’之前,绝无西征。”我们细微分析,此说法不妥。

  第一、巴人首领廪君,是一种尊号,自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巴人、巴部落联盟、巴国的首领,在后世追述时,均称为“廪君”。 

  第二、“君乎夷城”在清江流域东自宜都,西至恩施;在汉江流域有巴国都城;在长江流域更多,作为巴都的除“司神于巴”的巫山之外,还有江州、垫江、平都、阆中和枳,巴人首领皆称廪君。若不“西征”,哪来都城?

    古代人治史,特别是秦以后的众多国史中的“传记”类,其记载方式为事以类从,将一个大时期内的若干事件,采用“归并成类”、“事以类从”方式追述,“叙事喜以类相从,大部分专传也以类相从,往往不论年代先后。”

  有关先秦时期《世本》,今人所见为辑注本,其中最早引用“世本”内容涉及巴人者,当推《后汉书》。《辞海》所指“以类相从”之书,正指《后汉书》。笔者认为,范晔撰《后汉书》所引《世本》之时,“集各家之长”中,必然是有选择的。即将有关“巴人”的资料搜集后,是“以类相从”撰在一起的,没有分年代的先后。也就是说,有关古代“巴人”的信息资料,不是一条,而是由若干条进行整理而形成的。

  有关《太平寰宇记》引《世本》所载“廪君因立城其傍居之,四姓臣之,后死,精魂化为白虎。”当指一代廪君,而非指历代廪君均如此。不然,延至战国时期,《荆州记》云:“蜀王见廪君兵强,结好饮宴,以税氏五十人遗廪君”。那作何解释呢?

  综上所述,古人述史“以类相从,当代人应将史料放在当时历史环境中解读,全面理解后再作讨论。不然会致人于误区,此为笔者质疑之四。
(0)
(0)
  
  • 鄂西情怀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2 18:09:23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五、揣测史实入误区 以讹作证犯大忌



  “三里城说”作者在该文第三部分断言:“至于‘巴楚相伐’、‘巴人西迁’那是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事了,应是廪君巴人所为,而非廪君所为。……廪君时代应距今4000——3000年,春秋战国时,廪君早已‘精魂化为白虎’了”。

  笔者认为,巴人、巴方、巴国首领均被追述为廪君,“精魂化为白虎”当指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初的某一代廪君。前面已讲述《荆州记》中蜀王遗税氏五十人给廪君之事。有关廪君尊号,沿用至巴国灭亡后,附属于秦王之下的封臣,“廪君明显是战国末期人。”亦有人认为,“廪君是公元前377年以后至公元前361年左右的人物。”这说明,战国时期的巴国或巴国灭亡后亦有“廪君”这一尊号。由此可见,廪君尊号贯穿巴人活动长达2000余年。

  “三里城说”作者又云:“《太平寰宇记》是北宋之书,其中大部分内容是转引《世本》的,……纯属不谙历史的知识性错误。”此处所言是《太平寰宇记》记载武落钟离山在“县西北七十八里”的路程。今考《太平寰宇记》的内容,计200卷,其中第1卷至171卷记载宋代11个道的情况。其中关于武落钟离山在“县西北七十八里”,是系在“峡州”条下的,以宋代当时县城位置龙舟坪记述的,怎能说宋代长阳县城仍在州衙坪呢?《太平寰宇记》系乐史所撰,他是宋代人,长阳县城在龙舟坪,他是知道的,后人何必去引用古代《世本》来说明古佷山县治在州衙坪而“画蛇添足”呢?

  笔者建议治史者通读《太平寰宇记》,便明白“七十八里”是指龙舟坪至武落山的里程,这是宋代的史实。此为笔者质疑之五。
(0)
(0)
  
  • 鄂西情怀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2 18:10:28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七、粗略解读《荆州记》 方知“画蛇”在“添足”



  曹元忠先生重辑《荆州记》(以下简称《荆》)原文:“难留山北有石室,可容数百人,常以此室僻险不可攻,因名难留城。西北有石穴,以烛行百步得二大石” 。而至郦道元之《水经注》(以下简称《水》)描素,其文学成分不言而喻:“东经难留城,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许得石穴,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

  上面资料两相比较,差异有五:

  一是所指难留城之实体有别:《荆》文所指难留山为山体,山北石室为难留城;《水》文所指难留城与难留山为一体,“城即山也”。

  二是所指难留城、石穴之方位有别:《荆》文载“难留城”(石室)在“难留山”北;《水》文载“石室”在其东北;一为“北”,一为“东北”。《荆》文载“西北有石穴”,而《水》文载:西面上“里许得石室”;一在“西北”,一在“西”。

  三是持火用具有别:《荆》文记载“以烛行百步”,说明为“蜡烛”,火光小,可循进;《水》文记载“把火行百许步”,“把火”即火把,说明非大火光难进其内。

  四是所指大石对象有别:《荆》文载“西北有石穴”,“百步得二大石”;此指岩石。《水》文载“西面上里许得石穴”,“得二大石碛”;碛,则指沙石积成浅滩;石碛,即石滩。

  五是“难留”之来历有别:《荆》文载:“常以石室僻险不可攻,因名难留城。”此处所言理由是“石室”偏僻、险阻。《水》文载:一是“城即山也,独立峻绝”,二是“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此处所言理由有二:一为系独立为体,险峻无比;二系石室在乱民避贼时,无可攻理。还应注意一点:与“难留”来历有关的,所反映的时代不同:《荆》文所载“偏僻不可攻”,反映的是以部族争斗为背景;而《水》文所载“每乱,民入室避贼”,反映的可能是南北朝以前民众:遇乱避贼为背景。

  综上所述,《水经注》有关难留山、城描述,颇具文学成分,后来的史志书籍,多以其为据而记载。笔者认为,治史者应取第一手材料《荆州记》为宜。

   “三里城说”作者撇开《荆州记》所载,自《水经注》及其后的一些材料,“硬”用三里城地貌相附会,此为笔者质疑之七。
(0)
(0)
  • 鄂西情怀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2 18:11:04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八、考古资料说服人 臆断不能作依据



  “三里城说”作者开篇推崇王善才先生各时期的一些意见,而且不是用考古资料去说明“三里城”是“武落山”,其用意大有“封人口舌”之嫌。不错,王善才先生通过大量考古资料说明“香炉石文化”系早期巴人文化,有功在籍。但他并无考古资料去说明三里城是狭义武落钟离山。他说了一些“意见”,臆断(或者说是推测)武落钟离山在香炉石不远处,但未定论,也是有原因的:古考学家的定论,是以考古资料来佐证的。

  “三里城说”作者则以王先生的推测作为依据,这本与王先生本意无关,而该作者在此推崇王先生,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长阳推崇王先生,用其“矛”来攻其“盾”;再是考古资料说明香炉石早期巴文化,用考古学者的推测来否定佷山是武落钟离山,三里城才是武落钟离山。

  实际上,这是无法达到“三里城说”作者之目的的。

  第一、考古学家没有说“三里城”是狭义武落钟离山;他的推测之语,是不确定的模糊概念,其目的在于引起人们注意,深入研究,不能作为确定具体对象的依据。

  第二、《宜昌府志》、《长阳县志》、《清史稿》等书关于武落钟离山、难留城、难留山等的记载,皆源于《通志》、《水经注》的说法,对比《荆州记》、《太平寰宇记》等第一手资料,相距已有千余年,武落钟离山记载最早是汉代史籍,《后汉书》、《荆州记》具有“史近则迹真”的特点。

  第三、《辞海》、《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大百科全书8226民族卷》等当代典籍,集中全国历史地理学者数百上千人编纂,得出的结论是:“武落钟离山”在长阳的境内,是指今长阳县境,在没有任何“考古、读书、采风”过硬资料否定之前,是能以动摇这一结论的。

  第四、三里城自古属巴东境,宋末曾为土司所据,属广义武落钟离山,与狭义武落山不相关联(详见后文)。

  第五、佷山古称恒山,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其前为“朝祖之山”,与其相关的资料十分丰富,与狭义武落山关系紧密(详见后文)。

  有鉴上述,是笔者对“三里城说”作者质疑之八。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