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新南曲与长阳南曲的发展问题

  • lll0815
楼主回复
  • 阅读:10520
  • 回复:5
  • 发表于:2013/1/13 15:49:49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新南曲与长阳南曲的发展问题  



作者:罗义华


    一直以来,长阳南曲的发展与创新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伴随着长阳南曲的挖掘与整理工作,新南曲由此应运而生。“新南曲”这种说法是相对于传统南曲而言的,是指建国以来新创的各种南曲曲目。如果从创作于1962年的《智保枝柘坪》(龚发达作词、陈洪编曲)算起,新南曲至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新南曲的主要特点与具体成就是什么?它对南曲的贡献在哪里?新南曲的出现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南曲的发展问题?我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事关南曲的生存、发展及其认识问题,不能回避。

    一、对新南曲上演曲目与获奖情况的数据分析

    在进一步观察新南曲的艺术特性及其社会属性之前,我们不妨对比分析一些有关新南曲上演曲目与获奖曲目的数据,让数据说明问题可能更具有说服力。依据陈洪先生所编撰的《长阳南曲上演曲目索引·创作现代曲目》,我们可以获得两组很有意义的数据:

    从1963年算起到1997年结束新南曲共有57个曲目上演或发表。其中,1963年上演的新曲目有7个,1964年上演的有8个,1965年上演的有2个,1966年上演的有2个,1972年上演或发表的有2个,1973年上演的有2个,1974年上演的有1个,1976年上演的有3个,1977年上演的有3个,1978年上演的有4个,1979年上演或发表的有5个,1980年上演的有3个,1982年上演的有2个,1983年上演的有1个,1984年上演的有2个,1985年上演的有1个,1987年上演的有2个,1989年上演的有1个,1990年上演的有1个,1993年上演的有1个, 1994年上演的有1个,1996年上演的有1个,1997年上演的有1个。

    从1963年到1997年新南曲有24个曲目在各种表演活动中共计获得27次奖励。其中,《七叶一枝花》(龚发达、陈胜德作词、陈洪编曲)获得了1973年省、地专业汇演优秀节目奖《鸟儿问答·重上井冈山》(毛泽东词、陈洪编曲)获得了1976年全国曲艺调演优秀节目奖《夜闯龙虎滩》(龚发达、刘明春作词、谭宗兰编曲)获得了1982年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调演创作、演出二等奖《望郎归》(陈金祥作词)获得1980年湖北省民歌曲艺调演创作、表演一等奖《白虎剑》(刘明春、龚发达作词、陈洪编曲)获得了1983年湖北省第二届百花书会表演、编曲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女双刀》(龚发达作词、陈洪编曲)获得了1985年湖北省第三届百花书会创作、表演、编曲三等奖《英雄儿女守边关》(陈金祥作词、陈洪编曲)获得了1985年湖北省第三届百花书会编曲二等奖,创作、伴奏三等奖《昭君别乡》(刘鸿川、陈金祥作词、陈洪编曲)获得了1993年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创作、演出一等奖,之后又于1997年获得全国“群星奖”铜奖《咏梅》(毛泽东词、陈洪编曲)获得了1994年全国“群星奖”优秀奖《高峡出平湖》(毛泽东词、陈洪编曲)获得了1994年全国首届水利艺术节一等奖《总理到三峡》(刘鸿川作词、刘勋一编曲)获得了1996年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另有部分作品获得各种奖励多项。

    这两组数字透露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信息:

    其一,新南曲的曲目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 1962~1964年为第一阶段, 1976~1980年为第二阶段。其中, 1963年、1964年共上演或发表新曲目15个,约占全部新曲目的26%, 1976~1980年共上演或发表新曲目18个,约占全部新曲目的32%,两者共计约58%。从第一个阶段的统计数据看,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的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长阳南曲传统曲目的一个主要目标不是保护,而是吸取创作养分,是希图借鉴民间文化资源来实现创作的突破。像这样来描述新南曲产生的真实情境也许是值得商榷的,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作谈不上真正的保护意识,这一点是可以成立的。从第二个阶段的数据看,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文革结束前后,文艺工作者重新获得了创作的空间,并产生了新的创作冲动,这种时代语境与创作冲动催生了新南曲的第二个春天,并同时赋予了新南曲与时俱进的社会属性。

    其二,新南曲的获奖与中国当代政治气候与时代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南曲的思想主旨是紧贴时代精神的,其曲词内容或者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英雄人物与事迹,如《女双刀》、《夜闯龙虎滩》等或者歌颂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新社会中出现的新人物、新风尚、新气象,如《七叶一枝花》等或者是直接与领导人相关的事迹与题材,如与毛泽东、周恩来相关的新编词、曲,如《高峡出平湖》、《总理到三峡》等即使是写历史人物的新编曲目也反映出体现时代主旋律的取向,如《昭君别乡》、《白虎剑》等。从这些统计数据看,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新南曲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目的?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3 15:53:19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新南曲对于长阳南曲的影响

    新南曲作为一种艺术创新,其影响是深远的。新南曲吸收了传统南曲的艺术特性,又糅合了说唱艺术与其他曲艺的艺术养分,因而具备了大型舞台表演的可能性。新南曲在传递传统曲艺文化的同时,披上了一层现代曲艺的面具,更适应社会一般大众特别是现代城市人群的审美需要。因此,它在更大的社会层面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决非偶然。新南曲同时承载了创造与传扬社会主义新文明的时代责任,在南曲从长阳走向湖北各地、走向全国各地乃至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新南曲作为一种发展的艺术,它又可能对传统长阳南曲的保护、发展与传承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首先,新南曲表演内容与表演形式的变化,使得南曲成为一种舞台艺术,增加了传承的难度,从而加速了传统南曲的消亡。

    新南曲在肇始之初主要是为了推陈出新而非保护长阳南曲的旧形式。新南曲认为只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艺术才是活的艺术。那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而成为活的艺术呢?在南曲工作者看来,长阳南曲的希望在于“将曲种从自然延续状态的文化环境中解脱出来”,“走融合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要借助声光、影视等现代手段,大抓曲目创作,不断推出‘精品’。”[2]在一段时期,新南曲的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部分曲目接连获奖也是一个事实。但是,新南曲作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在融合各种戏剧表演艺术成分的同时,在相当程度上取消了南曲自身的特性。传统长阳南曲讲究“清唱”。明代魏良辅认为,“清唱,俗语谓之‘冷板凳’,不比戏场藉锣鼓之势。全要闲雅整肃,清俊温润。”又认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一绝板正为一绝。”[3]比照长阳南曲与魏良辅时代的“清曲”特性,我们发现,这种“清唱”具有令人惊讶的生命力,今日的长阳南曲传统曲目,基本上还是保持着魏良辅时代的“清唱”本色。这个历史事实很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可能的结论是,这种“清唱”形式本身蕴涵了“清曲”艺术的最稳定的传承功能。它形式虽相对简单,但格调高雅,蕴含文人志趣,字少腔多,依字声定腔,长于抒情而又方便记忆。对于那些流落民间的文人,或者那些虽只粗通文墨却具有相当禀赋的人而言,以这种“清唱”聊以抒志,在民间保持一种“高蹈”姿态,无论会友,还是自娱,都成为一种可能。这可能是它得以代代流传的最直接的原因。但是,新南曲表演内容与表演形式的丰富多样,使得南曲演变为一种舞台综合艺术。由于唱词与说白的大量增加,情节富于变化,以及角色人物的多面目,这使得这种曲艺在民间传承的难度大为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曲的消亡。这种综合舞台艺术决不适于在民间发展与流传,它只能是作为一种官方的艺术种类,束之高阁,待到需要时,就集合力量学习与排演,演出结束重新悬置起来。这种舞台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是一种“死的”艺术,而非“活的”艺术。真正“活的”艺术,是在民间的艺术,它依托民间文化土壤,自由流传,哪里需要就流向哪里。如果,它在一片土壤上失去了活力,要么自然死亡,要么转化为别种艺术。这是民间艺术传承的本相。
(0)
(0)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3 15:56:12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陈洪先生的《长阳南曲上演曲目索引(1962~1997)》只列举了1962年至1997年之间的相关数据,本文基本上依照这一统计数据,个别地方稍作校正,其余不及。参见陈洪:《长阳南曲》,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288~292页。

②统计的方法是,一个曲目在同一次上演活动中所获得各种奖项计为1次。计算年限为19621997年。

参考文献:

[1]解玉峰. 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2006.143.

[2]陈洪.长阳南曲是土家族和汉族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艺术结晶(代序)[A].长阳南曲[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9. 7.

[3]魏良辅.曲律[A].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494~495.

作者简介:罗义华(1970-),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现代文学研究。

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