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农民诗人习久兰

  • lll0815
楼主回复
  • 阅读:1942
  • 回复:15
  • 发表于:2013/1/13 17:23:09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农民诗人习久兰


    习久兰(1929.9─1979.9),土家族,出生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作协湖北分会理事,1965年出席北京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同志亲切接见。其主要作品有诗集《习久兰诗歌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其代表作《大山里的歌》由《中国文学》杂志英文版向国外介绍。

    一

    在山青水秀的鄂西清江河谷下游,长阳县城西20多公里,有一个名叫盒子坳的小村子。村子西端,有一条名叫紫枫溪的小溪。溪旁,有一栋小小的茅屋。1929年九月初九,茅屋里传出一阵婴儿的啼哭,农民诗人习久兰降临人世。因为这一天刚好是重阳节,所以习久兰的乳名就叫“重阳”。

    习久兰的母亲方和秀是一个苦命的女人。生下习久兰的时候,习久兰的父亲、那个嗜赌成性的名叫习贵洪的男人已经在外赌了三天三夜不曾回家。幸好习久兰的姐姐习兰阶已是11岁的少女了,她帮着母亲剪断了脐带,用破布片包裹了胎儿,再给母亲烧了一碗开水喝。方和秀对习兰阶说,去找找你那死爹,告诉他我给你生了个弟弟。习兰阶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找到了习贵洪。习贵洪暴跳如雷地回来了,因为他输了本钱,刚赢回几把,火气正旺。回家后他并没有因为新添了一个儿子而安慰产妇,却当着产妇的面借故打了习兰阶一个嘴刮子。习兰阶满腹委屈,却不敢哭出声来。

    习久兰满周岁生日又过了四天,家庭惨剧发生了。其母方和秀因不堪习贵洪虐待,不满习贵洪嗜赌而吞鸦片自尽了。她抛弃了这个她曾经无限热爱而终至令她绝望的人世,寻求了自身的解脱。母亲的辞世,使习久兰的命运雪上加霜,虽然他此刻还处于混沌状态。

    姐姐习兰阶似乎肩负起了母亲的责任。习久兰是吃什么长大的,已无人知晓。有时一饿几天也没有东西可吃。要不是姑妈习贵菊偶尔接济一点口粮,能不能活下来真是问题。饥饿,成了习久兰人生的第一课。贫穷、饥饿和缺少父母之爱的童年,肯定给他的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习久兰5岁那年,父亲习贵洪为了换回一点赌资──妻子的自尽并未唤回他的良知,把刚满16岁的习兰阶嫁了出去。夫家还算殷实。习久兰成了习贵洪的拖累。好心的姑妈习贵菊把他接过去住了下来。
一两年后,习贵洪的茅屋里来了一个姓李的女人。她刚成了寡妇,就被习贵洪弄上了手,不明不白地到这间茅屋里住下了。习久兰的姑妈习贵菊日子也艰难,这样,习久兰又回到了紫枫溪的茅屋,跟李氏生活在一起。

    习久兰到了9岁的时候,在姑***再三争取下,习贵洪让他上了私塾。不过只读了四个月,就因再也交不上学费而失学了。这四个月的学历,对于习久兰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它开启了习久兰的智慧之窗,使习久兰懂得了文字的美妙,懂得了苦难的生活之外,还有让人无限憧憬的境界。习久兰从此喜欢上了一件事:看书。凡是能借到手的书,习久兰就是彻夜不睡也要把它看完。没有煤油灯,他就从火中夹一粒木炭,吹亮一下看几行书,再吹亮一下看几行书。他还用松树油作过照明工具看书。幸好,他的记忆力很强,差不多过目不忘。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3 17:24:25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李氏虽然自己也是苦命人,却对习久兰十分刻薄。于是,习久兰被姐姐习兰阶接去生活了三年。才十二三岁的习久兰在姐姐家过的是长工一样的日子,初学放牛,后学耕田,每晚要将五升苞谷推磨成面。再大些了,习久兰能给人打打短工了,就坚决地回到紫枫溪茅屋。习久兰的归来,对于李氏来说,是一件麻烦事。现在他在与李氏的对抗中,常常占了上风。所以没多久,李氏离开了紫枫溪茅屋,从此音讯杳无。

    习久兰的家乡,是土家族聚居地,是一片民族民间文艺的沃土。土家族人民虽然穷苦,多灾多难,却爱唱爱跳。在田间劳动,要敲锣打鼓地唱“薅草锣鼓”歌;村子里死了老人,不沉溺于悲伤,而是通宵达旦地用跳丧舞来为亡者壮行色。这种生当狂歌、死亦狂舞的达观豪放性格是数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已经成为土家民族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习久兰白日里给人打短工混一口饭吃,晚上除了看书,就到村子里有红白喜事的人家学唱歌跳舞。他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很快就积累了很多的民间文学段子,而且能唱能跳,在当地青少年中显得很出众。后来他不仅记的段子特别多,而且会“打白”,即随口就能自编一套一套的“顺口溜”,幽默风趣,让大家捧腹大笑。

    1947年古历九月十八,刚满18岁的习久兰与同村女青年熊明秀结为眷属。这桩婚姻是姑妈习贵菊撮合的,请人算了“八字”,正好相合。熊明秀娘家是家大口阔,同样艰难。娘家嫂子曾劝她,习久兰这么穷,你嫁过去要受罪的。熊明秀是一个勤劳、有主见的姑娘,她说,嫁到哪里去都要靠自己劳动,我嫁给习久兰只要合心,也许会过上好日子哩。熊明秀从娘家带来的全部嫁妆是一篮子鸡蛋,百十来个。结婚时,习久兰自己的茅屋已破烂得不能居住了,向邻居家借了一间屋子做新房,成就了百年之好。住了七八天,才搬回自己的茅屋。这个穷呵,连锅也没有一口。熊明秀对习久兰说,我们总得把锅灶支起来吧。你把我带来的一篮子鸡蛋提到三渔冲街上卖了,买一口锅,再给我俩各扯一件衣服布吧。习久兰惭愧地照办了,他暗暗下决心,要好好持家,让熊明秀过上好日子。新锅买回来了,紫枫溪的茅屋顶上又冒出了炊烟。

    婚后的日子,是难以想象的窘迫。他们开始向地主家租课田耕种,然后开荒种上小菜田。习久兰散漫自由的时代结束了,他像一匹野马被套上了鞍鞯。他们喂了猪,却在长达四年时间里没杀过猪──猪被卖掉,卖得的钱用来偿还父亲习贵洪所欠赌债。习贵洪的赌债虽然说不上“数额巨大”,但这家欠几元,那家欠几十元,合起来就不是小数目。过去,因习贵洪多年浪荡,是个“无皮剐”(即一无所有),所以债主也就习惯了不向他索讨。现在债主们见习久兰小两口立起了门户,便纷纷上门来逼着还债。直到第四年,熊明秀怀上了头胎,才对习久兰说,我们吃这种无油无盐的饭菜倒也能对付,但不能太委屈了肚子里的孩子,再说你爹的赌债也还得差不多了,我们还是杀一回年猪吧。小两口这时才吃上猪肉。习久兰边吃边骂,***,猪肉真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
(0)
(0)
  
  • lll0815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13 17:41:54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再如他写的《红砂石》。老石匠告诉他,红砂石是由一颗一颗的红砂凝结的,石质坚硬,内外通红,用途很广。用红砂石砌的路,象金路,闪闪发光。习久兰从红砂石的性能,联想到贫下中农的品质,写道:

天上群星颗颗明,
地上群山座座青,
园里金竹根根直,
山里砂石颗颗硬。
……
红砂石在太阳下,
风来雨来都不怕,
十级暴风刮不倒,
千度烈火烧不化。
内外通红个性直,
专门利公不利私,
山区社员内心美,
个个都是红砂石。

    第三,关于艺术构思问题。习久兰习惯于用他独特的“打比方”的方式讲述他对艺术构思问题的见解。他的如下几段论述即便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学诗就象农民学手艺。我们编山歌,如果只埋头种田是不行的,还要向九佬十八匠学习:要象砌匠那样注重结构和形式;要象木匠那样注重构思和选材;要象缝匠那样擅长剪裁和样式;要象蔑匠那样讲究穿插和铺叙……写诗不讲究艺术技巧,就是有了好材料,那也是闪亮的珍珠没有线来穿。”“什么是布局?先打个比方。我们山区搞坡改梯,要砌坎子,光有一堆石头不行。要选择哪些石头放在底脚,哪些石头放在上面,哪些石头放在中间。这就要有一个安排。”“我们创作一个作品,一定要有一条主线,这样展开情节,才铺得开、收得拢、写得深、写得透。一定要合理使用笔墨,对表现主题有关的情节就写,无关的就不写。关键的地方多写几句,过渡的地方一笔带过。这个道理,正如农村妇女纳鞋底,前头后头多纳几针,纳密点儿;中间少纳几针,纳稀点儿。”习久兰举了《朝阳路》一诗的创作为例。他在田头歇凉时,几个歌手在笑谈民间流传的一副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何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习久兰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地当琵琶路当弦”一句,使他想到可以作为一首诗的主线,以此来展开情节。他迅速写出了

《朝阳路》:
土路石路路连路,
山路坪路村连户。
座座新房闪银光,
条条金线穿珍珠。

三里店来五里铺,
八里新仓十里库,
发电厂对机器厂,
特产局对百货部。
白的山羊黑的猪,
银的棉花金的谷,
乘龙跨马出山去,
欢笑一湾歌一路。
铁路铺起朝阳路,
车辆飞驰人迈步。
地是琴来路是弦,
英雄弹奏英雄谱。

    第四,关于运用语言问题。习久兰说,群众的语言很丰富,很形象,很生动。还说,我们学习民间口头语言,要认真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俗话说:“要吃灶里的巴巴,先得吹吹灰。”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巴巴吃得灰吃不得。习久兰举出前面提到过的《千山万水共太阳》这首诗的产生过程为例。这首诗是受一首情歌“郎在沙市街,/姐在鹦鹉洲。/虽说隔得远,/同天共日头”的启发,却产生了本质上的飞跃:“同天共日头”是陈旧的,“千山万水共太阳”是全新的。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