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揭秘巴人发祥地 开发清江大旅游

  • 简爱
楼主回复
  • 阅读:11718
  • 回复:0
  • 发表于:2014/3/22 10:54:31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刘光容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长江三峡南岸,鄂西南清江中下游,北距宜昌市区五十公里。清江是土家族的母亲河,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孕育中华古文明的摇篮。这里不仅是20万年前人类早期智人“长阳人”的发祥地,而且是四千年前古代巴人的故乡。在长江水系清江流域的开发建设中,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十多处,其中旧石器遗址四处;新石器时期的大溪文化遗址四处;早期巴文化遗址亦有四处;早期巴人墓地三处。共获得各类文化遗物三万余件。其时间跨度达10多万年,囊括了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新石器时代前大溪文化和大溪文化、早期巴文化、楚文化等各个重要时代的文化特征。最近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善才教授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清江考古》、《清江流域古动物遗存研究》、《清江考古掠影及出土文物图录》三本文献,完整而系统地把清江的历史文化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一部全面、科学的“古代长阳历史”画卷。“鄂西清江长阳,远古巴人故乡”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下面,我分别就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巴族西迁盐阳挥戈联姻、巴国故都夷城香炉石以及巴王廪君陵墓白虎垄等谈一点看法。

一、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说:“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这则记载反映了巴郡南郡蛮五姓的来历、出生地点、地理环境、原始信仰、巴务相取得廪君称号的过程和战胜盐水神女君乎夷城的经过。
  武落钟离山又名“难留山”。《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七“长阳”条:“武落钟离山,一名“难留山”,距县西北七十八里,本廪君所出也。”《晋书·李特》载:“昔武落钟离山崩,有石穴二所,其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水经注》卷三七记:“(夷水)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余,得石穴,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昔巴蛮有五姓,未有君长,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清代长阳有个著名的文化人,名叫彭秋潭,他所撰《竹枝词》中也有“佷山自有阴阳石 ,不理阴阳底不鞭”的字句。佷山古称难留城,城即山也,山旁是难留溪,又名长杨溪、晓溪,它发源于龙潭坪难留洞。上述种种关于武落钟离山的特征、方位、距离乃至所列特征在山上的位置次序都与今都镇湾佷山相吻合。
  按《后汉书》、《晋书》所载的文字看来,武落钟离山实则是武落山和钟离山的合称。而它的地形地貌恰与长阳的佷山相同,新编《长阳县志》记载:“佷山县,汉置,治州衙坪。及南北朝·梁分佷山地,置宜昌县,隋开皇初改名清江县,大业初改为巴山县,至唐武德八年(625)止,均置治所于州衙坪。” 县治所在地州衙坪位于佷山夷水之北,与佷山隔江相对,故而佷山县因佷山而得名。武落钟离山在夷水旁,《水经注》载:“廪君浮土舟于夷水,即佷山清江也”。由此可见,佷山之名在汉代就已形成了。那么,如何认定佷山即武落钟离山的呢?其原因就在于武落钟离山的赤黑二穴和穴中的阴阳石,赤黑二穴本来可容数百人,但是,历史上发生了“昔,武落钟离山崩”的事情,既然崩,赤黑二穴就不可能完整的保存下来。但山崩证据却是确凿的,经实地考察,崩塌痕迹明显,即原来佷山山峰多处,犹如刀削斧劈一样;几处山凹地带,巨石堆叠在一起;山腰处至今有一地,名叫“定石坪”,坪中耸立着一尊近十米见方的大石和在洞中形成的四米多长的石笋,它是山岩崩塌明显的证据;同样,在原佷山的北面山脚,也是巨石堆积,可以看出山体崩塌的面积应是相当大的。还要指出的是,巨大的赤黑二穴虽然崩塌了,但是它存在的遗迹还是可以寻觅的,至今,那里保留着一堆赤如丹的红色岩。因此这就是后来把这处地方定为赤穴的道理。诸如此类的洞岩、“岩屋”相连数10公里,如佷山及武落钟离山东南20余公里的大堰钟家湾有近20万年的“长阳人”化石;在西2公里处发现了12~9万年的鲢鱼山遗址,还有高桥、峡洞岩有许多洞穴,都有古人居住过的痕迹。佷山脚下出土了石斧、夹砂陶片等,还在相距2.5公里的千渔坪出土了一件虎钮錞于。这些发现为土家族先民——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又名佷山),提供了在巴人之前,即有人类繁衍于此的科学证据。从当地遗存地名、古俗、古语来看,佷山以西存在廪君活动的大量踪迹。廪君,尊称为“向王”,“向王天子”,正如清代彭秋潭撰《竹枝词》云“土船夷水射盐阳,巴姓君王有旧闻。向王何许称天子,务相当年号廪君”。据调查,长阳境内清江两岸,所立“向王庙”多达40余座,“向王桥”多座。值得重视的是,在向王庙较多的地方,带有“巴”、“虎”的地名很多,如巴山、巴王沱、巴山峡、巴王洞等共20余处,带“虎”字的地名有50余处,如白虎山、白虎垄等。另外,长阳民歌还世代相传着“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的说法,历代的船工经过向王庙、向王滩时,必烧香敬奉,以求“向王”保佑平安。武落钟离山在历史上就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诸说不一,均与史料全貌不符,我们经过多年考证,否定了“柳山说”、“榨洞说”、“龙角坝说”等。综上所述,认定武落钟离山即佷山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巴族西迁——盐阳挥戈联姻

  盐阳的位置是考证廪君迁徙路线的关键。《晋书》关于廪君射杀盐水女神后,复乘土船,下及夷城的记载,说明盐阳位于夷城之上。既然名叫“盐阳”,必定与盐有关。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巴人是崇盐民族,清江流域产盐历史悠久。至今在长阳西二百余里的地方,还有一处盐池温泉,古时又称盐水,温泉日流量达600立方米,水温在42.5℃,为氟氯钠钙盐水,氯化纳含量约千分之三。在温泉附近现存有“盐池”、“盐池河”、“盐井寺”、“盐水”等地名。清同治《长阳县志》载:“盐水即夷水也。”《隋书·地理志》载:“清江郡,统五县。盐水,后周置县,并置资田郡。”《旧唐书·地理》载:“巴山,隋分佷山县,置巴山县。武德二年,置江州领巴山、盐水二县。”清道光《长阳县志·古迹》载:“盐水废县,在县西二百里,唐武德初与巴山同置,或云盐水。”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夷水》中说:“夷水又东与温泉三水合大溪,南北夹岸,有温泉对注。夏暖冬热,上常有雾气,疡疾百病,浴者多愈。父老相传,此泉先出盐。于今水有盐气。夷水有盐水之名,此亦其一也。”新编《长阳县志》载:“长阳佛教……主要寺庙首推传庆寺。传庆寺也称盐井寺,唐建 ,宋哲宗四年扩建,规模宏大,为县西一大禅林。明、清时,僧徒仍达百余人。今仍存塔林及祖师殿”。与温泉相对的清江南岸是桅杆坪,地势平坦。此处江面宽阔,以产鱼著称。香炉石文化遗址、桅杆坪文化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的鱼腮骨。这与古籍所载鱼盐所出相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在温泉附近先后发现并发掘了距今13万年左右的伴峡小洞遗址,2.7万余年的榨洞遗址及距今1万-4千年的桅杆坪遗址。这些发现,足以说明盐池温泉一带早有人类活动。除此,当地百姓世代流传着盐水神女德济娘娘与老祖公向王天子成婚的民间故事。许多向王庙中共奉有向王天子和德济娘娘神像,在渔峡口白虎垄覃氏祠堂中就供奉有向王天子和德济娘娘两尊石雕神像。根据史书记载和对地貌特征的实地考察并结合民间传说,盐池温泉一带应是当年廪君西迁途中的盐阳所在。
  古老的神话传说,往往投映着某些历史的影子,历史的发展又伴随产生某些神话故事。“从夷水到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不仅地形相吻合,而且有史可考。清江中游有伴峡、招徕河,而之东17里有香炉石遗址,之西就是盐井寺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桅杆坪遗址。伴峡招徕河应是传说中廪君带领巴人西行与盐水女子挥戈联姻、建立联盟之地。前面提到的佷山以西地带遗存地名、古语、古俗也是有力的证据。而自武落钟离山以西至温泉以下先后发现了十余处古文化遗址,其中早期巴文化遗址就有三处。因此,廪君迁徙当是沿清江西行开拓清江,“其有功于夷水”。

三、巴国故都——夷城香炉石

  《晋书·李特传》载:“夷城石岸曲,泉水亦曲。廪君望如穴状,叹曰:‘我新从穴出,今又入此,奈何?’岸即为崩,广三丈余,而阶陛相乘。廪君登之,岸上有平石,方一丈,长五尺。廪君休其上,投策计算,皆著石焉。因立城其旁而居之,其后,种类遂繁。”从文献记载看,廪君至盐阳后,有一个复乘土船下及夷城的迁徙过程,它说明“夷城”在武落钟离山和盐阳之间。通过对清江沿岸山山水水的实地考察,发现盐池温泉东下17公里清江北岸的香炉石的地貌特征与古文献所载的“夷城”具有“石岸曲”、“其水亦曲”,“望如穴状”,“岸即为崩”,“阶陛相乘”,“岸上有平石”等地貌特征基本吻合,其他地方,再没找到一处如此相吻合的地方。同时,长阳渔峡口,现今还存在的纪念廪君死的古迹——白虎垄,亦为我们证实夷城之所在,提供了民俗历史的证明。更为重要的是香炉石遗址的发现。该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早期巴文化遗址,位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东南0.5公里,东距长阳县城97公里,属清江中游。该遗址出土遗物极为丰富,地层堆积十分清楚。共出土各类陶器、石器、铜器、骨器等文化遗物万余件,而且还出土了大批商、周时期的胛骨和两枚商周时期的陶印章。出土的甲骨数量多,时代早,制作材料新颖,不仅有用牛的肩甲骨制作的大型卜骨,还有中原地区从未出土过的用较大的鱼类鳃盖骨制作的卜骨,并非过去人们常见的用牛、羊、猪的肩胛骨制作的卜骨,这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是绝无仅有的。两枚陶印章出土于遗址的西周地层中。它的发现,揭开了古代玺印起源之谜。从出土遗物来看,由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各个时期,从早到晚都是连续传承而没有中断。除在战国时期已见到巴、楚文化共存外,春秋以前的巴文化是比较单纯的,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这说明香炉石文化遗址的早期巴人的遗存的连续性,他不是外来文化,而是当地的土著文化遗存。根据香炉石遗址的文化特征,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香炉石文化”,即早期巴文化。香炉石文化遗址的科学发掘及其丰富文化遗物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早期巴文化至关重要,因此已被学术界认为是近年来考古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它不仅解决了我国土家族的族源问题,而且也解决了我国古代早期巴人故里的历史之谜。不仅对研究我国早期巴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多民族相互影响和发展的中华民族古代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巴王廪君陵墓——白虎垄

  廪君是巴国第一君,他出生在长阳,一生奋斗在长阳,最后长眠在长阳。白虎垄是廪君的墓地。白虎垄位于香炉石遗址西北部,相距1公里。居住在本地的白虎垄覃氏中有一个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位白头发、白胡子老头来到灯芯岭,没过好长时间就死了。死后,伙伴们埋他的时候,这个老头变成了一只白虎升了天,从此,这个地方就叫白虎垄,即白虎升天的地方。道光《长阳县志》记载:“白虎垄,在县西二百三十里。昔廪君死,精魂化为白虎,故巴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祀。……廪君之生也,出于赤穴。其死也,化为白虎,有垄宜也。生而巴人君之,死而巴人神之。”又载:“巴人廪君化为白虎处:白虎垄。旧志谓廪君化白虎处指此。”
  总而言之,历史文献的记载、世代民间的传说与丰富的出土文物相互佐证,足以说明,巴人发祥地就在清江长阳的武落钟离山(佷山),长阳香炉石遗址就是远古的巴国故都。
  巴山巴水巴文化,源源流长传天下。
  神秘的长阳,秀美的清江,歌舞的山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显得更加朝阳。县委、县人民政府率领长阳各族人民打造清江旅游品牌,创建了以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清江风光生态游;以揭迷巴人发祥地为主题的民风民俗休闲游;以参观革命老区遗址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将迎接五湖四海游客,再现巴土文化辉煌。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