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泊远词话之No.06~No.10

  • 云之泊远
楼主回复
  • 阅读:1579
  • 回复:23
  • 发表于:2014/9/10 19:30:40
  • 来自:北京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No.006
    情绪不宜直述,亦不宜过多流露,需是借景物言情,方显含蓄曲折,借无言语之物道内心惝恍之情思,乃得小令之精妙。

No.007
    或曰,今人作诗词,只可写现存之实物,力避古代意象进入今人诗词作品。余谓,此种顾虑或有一定道理,可适当避免,但不可矫枉过正。一则,诗词过于落实即会有损诗味,再则,唐宋先贤亦有代字,并非均是当下实物。避、用之选取,需看实际情况,适度即可。余意,过于现代之事物,不宜写入古典诗词,因古典诗词比及文言文更为凝练、隽永,现代新事物,尤其所谓高科技产物,引入古诗词应至为谨慎,非大手笔、大境界者,极易破坏诗味,岂可不察。

No.008
    诗意,或可解为“理趣兼备、意在言外”。

No.009
    先有“温柔敦厚”之人品,复有“温柔敦厚”之诗品。

No.010
    诗词尤重厚积薄发,不可轻躁,不可投机取巧,且不可仅限于本门学问之修习积累,应在诗词之外求诗词。

  
  • 空山新雨
  • 发表于:2014/9/10 20:31:52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先有“温柔敦厚”之人品,复有“温柔敦厚”之诗品。

所谓书如其人,诗如其人,是也。
(0)
(0)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谢谢关注鼓励,问好雨兄!
  
  • 空山新雨
  • 发表于:2014/9/10 20:36:59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诗词尤重厚积薄发,不可轻躁,不可投机取巧,且不可仅限于本门学问之修习积累,应在诗词之外求诗词。

这话对于所有习诗的人来说,都不可不记。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又有人说:功夫在诗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0)
(0)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谢谢支持,问好雨兄!
  
  • 巴方一叶
  • 发表于:2014/9/10 23:34:42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迟赏我憾!此词话乃行家之真经也!
(0)
(0)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谢谢雅鉴,问好巴版!
  
  • 清江子
  • 发表于:2014/9/10 23:41:29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值得一读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谢谢关注,问好您!
  • 清江野老
  • 发表于:2014/9/11 6:28:06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
附议008、009、010所论,006、007不敢完全拘同。
(0)
(0)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关于第6,可能咱们的出发点不太一样,我这里是专指词而言,对于诗的抒情,当然是直接些比较好。诗、词在这方面的确是很有差异的,这个主要由句式等语言因素所决定。关于第7,只是一家之言,跟我的语言风格有关,而且这条是较早期写的,后面还有一条与这个内容相关的词话,是对这条的补充。当然我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要过于轻率地写现代物象,过于陈旧的意象当然最好也不写入诗词。谢谢讨论,问好野老!
清江子
清江子: 个人认为诗词在表情达意上是相似的,句式的语言因素不会局限到是否坐实等事。云兄的第七条强调的是风格问题而不应该视为规则。我觉得诗词是委婉还是直白,只是风格上的区别,这个不值得讨论哪种风格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完全取决于个人偏好。诗词百家争鸣不外乎就是这个意思。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审视之才好。虽然我与云兄的偏好是一致的,但不能说就一定局限这种表达方式活着风格。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回复 清江子:是的,语言风格的差异应视自身特点,无好坏高低之分。当然,这里面仅是个人观点和感受,并非规则,呵呵。谢谢您的讨论!
  • 佷阳嘉树
  • 发表于:2014/9/11 6:42:27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佳论,完全赞同N0.9、10,8未尽然,我以为诗以情为本,诗意不可缺情。余亦可商。。。问好先生!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应该说,诗词不可缺情,而好的诗词则不可缺诗意,有情未必有诗意,诗意是更高层面的一个要求。谢谢讨论,问好先生!
  • 姑苏
  • 发表于:2014/9/11 7:38:56
  • 来自:湖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论之67乃作者填词之法,效者可习之,休言好坏。

论之8者言诗意,诗意通俗讲就是有抒情性的给人以美感的文字。兄之理解亦可,然其他亦可。

论之9者,温柔敦厚,《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此处可见此论之据。

论之10者,乃诉积累之重要也。此论最公 ,其典出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辈之人,无论为诗为词为文为事,均当如是!


弟之个人观点,欢迎云兄批评指点。
来自手机版
(0)
(0)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6是历代填词法的一个基本论点,并非我个人观点,7则是我个人的早期体会,近来可能是更趋向于中庸,呵呵。谢谢讨论,问好弟!
姑苏
姑苏: 回复 云之泊远楼主:嗯嗯,其实弟不惯用现代事物入诗,大抵其意味上不如一些特定的意象 。再就是,现代事物多没有含蓄表达某一感情的特定功能,对于读惯词的人来说,是极为不舒服的 。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回复 姑苏痴情士:这也跟我们平时读古代作品比较多有关,呵呵。
  • 深山闲猴
  • 发表于:2014/9/11 18:01:40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啦。问好您!
(0)
(0)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谢谢关注,问好您!
  • 红尘散逸
  • 发表于:2014/9/11 19:35:29
  • 来自:吉林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No.006,余不擅长长短之句,无从置喙。
No.007,赞同贤弟之论,“唐宋先贤亦有代字,并非均是当下实物。”“过于现代之事物,不宜写入古典诗词,”
No.008,概括极恰!

No.009,最赞此,“品诗知人”是也!
No.010,“应在诗词之外求诗词。”此论迈入先贤门径!


(0)
(0)
云之泊远
云之泊远: 谢谢逸兄交流与支持,问好兄!
  • 珠草
  • 发表于:2014/9/11 22:00:10
  • 来自:山东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佳论,这些都是我需要多学习的!受教了!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