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长阳金子山及周边丧葬文化初探

  • 巴土山鹰
楼主回复
  • 阅读:19307
  • 回复:3
  • 发表于:2016/5/2 13:49:53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丧葬是人类不可回避的话题。丧葬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路隔十里,各有乡风”。长阳县城对岸金子山及磨市、龙舟坪等周边,地处汉族与土家族聚居区交汇地带,其葬礼器乐流派相同。论其丧葬礼俗也大同小异,总体属汉葬系列,自古盛行棺木土葬、重殓厚葬,当今虽具时代气息和土家乡土特色,但仍不失汉葬遗风,且具有较浓的封建迷信色彩。

       一、葬礼核心理念
       考究金子山及磨市、龙舟坪等周边近代以来的丧葬礼俗,其核心理念体现了“孝、哀、礼、和、吉、简”等6个字。
       孝,即孝道。其主要体现在孝子对亡人的深切祭奠和尽力厚葬。
       哀,即哀伤。其主要体现在灵堂、乐调、鼓词、悼词等所营造的氛围以哀伤为基调。老人去世后虽有“白事当红事办”一说,但主调仍是如此。
       礼,即礼貌。其主要体现在治丧过程中的礼貌接待、礼貌交往和来宾对亡人的祭奠礼节。
       和,即和谐。其主要体现在“人死众家伤,大伙儿来帮忙”,人际友善和睦、齐心协力。
       吉,即吉利。其主要体现在招魂、收殓、设灵、上梁、丧鼓、闭殓、出殡、下葬等治丧环节的言行追求吉利,尽量不犯祖传禁忌。
       简,即节简。其主要体现在治丧程式趋于务实简化,注重节约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治丧基本流程
       按“生、老、病、死、苦”循环顺推而始终求“生”的祖传习俗,治丧的基本流程分为招魂、报丧、收殓、吊唁、出殡、安葬共“六步曲”。
      (一)招魂。俗称“烧落气纸”。足够时间确认人落气死亡后,亲人趁遗体还未僵硬及时进行五官复位,使其撑展、瞑目、合口,接着撤掉蚊帐,清除床上多余被子和衣物等,用黄金色的火纸将遗体面部盖住,以示正式离别人间,并意求亡人永远面向黄金世界。然后,在亡人榻前放一大瓦盆(火盆、破锅等类似器物也可),孝子齐向遗体叩头告别,祈祷“一路好走”,并跪着在瓦盆中烧上火纸(纸灰用皮纸包一点捏在亡人手中),以示给钱送行,同时祈求亡人人去魂归。
       (二)报丧。俗称“把信”、“送信”。此程序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在室外放上一吊鞭以昭告乡邻。干部职工和其他有较大影响的人去世,根据需要同时发《讣告》;二是孝子上门叩请“督管”(治丧主持人)到家商议治丧方案,并由督管组织人力治丧;三是过去由八大金刚(也称“抬重的”)负责代丧家给亡人亲属送信(现代通讯方便,也有丧家直接报丧的)。
       (三)收殓。其中分小殓和大殓两步。
       小殓。俗称“抹澡”,指给亡人整容和穿“妆老衣”等。抹澡人员为3人,分别负责翻身、穿洗和掌灯等事宜,其性别与亡人相同。抹澡一律用白棉布当毛巾(俗称抹澡袱子),并且只能抹5下,先头后四肢,抹的方向均从头和四肢端归于心窝,以示“五服归心”。此外,抹四肢的顺序要求男左女右,即男性亡人按左手—右手—左脚—右脚顺序,女性亡人按右手—左手—右脚—左脚顺序。
        抹澡结束后,抹澡袱子要及时拿到屋旁烧掉,并观察灰烬的变化,若灰烬图案显示不吉利,孝子则要跪着呼喊“x快回来!”,以求亡人来生不当牛做马。
        妆老衣必须由直纱棉布做成,意求后人不成“邪子”(疯子),并须孝子先穿上“热身”,再脱下给亡人穿上,所穿件数也必须是单数(以忌重丧),五件(上3下2)、七件(上4下3)、九件(上5下4)或十一件(上6下5)。帽子、鞋子、袜子、手套(女性的为红色,男性的为白色)也必须是棉质的。袜子要是长统的。鞋底只能纳前七针后八针,意求“前七后八,后人大发”。另外,要给亡人系用彩线编制的腰带和袜带,给亡人左手中握一手帕(意求搽汗消除劳累)。
         大殓。俗称“入材”,指在葬礼器乐声中由金刚负责将遗体装入灵堂的棺材中,用旧衣物、火纸、柏树枝等塞紧(脚底用男士棉裤。用布袋装上柏树枝当枕头,以示长青),并将在生常随身的烟斗、扇子、拐杖等物暂时放入。另外,金刚将每名直系血亲孝子的内衣角剪去一点用小布袋装好放入亡人的衣袋,意求亡人归天后记得后人。然后,掩上棺盖(留有小缝),以供吊唁。
       (四)吊唁。其过程较长,因死者身份不同,层次繁简不一。完整式分为六小步。
       1、升堂。指在葬礼器乐声中,孝子灵前齐跪,金刚将棺材用板凳垫高,以显示亡人在家中的崇高地位。此程序一般与大殓接着进行,也限于无上人在世的尊长,或已儿孙满堂并经在世上人同意升堂者。
       2、上梁。指在葬礼器乐声中,女儿敬献棺罩,以表达女儿女婿对亡人的敬仰和孝道。棺罩过去多用红黄色布料或绸缎,当代多用商家专门制作的能将棺材套住的红黄色缎罩。上梁时,女儿捧着祭盘(内放叠着的棺罩)先在灵前三叩首,然后跪着将祭盘举在额前递给金刚领头人,由四名金刚在前牵着棺罩四角绕棺三周后盖或套在棺材上。绕棺时乐队和孝子随行。
        3、追悼。指根据丧家意愿,对有一定身份的亡人举行追悼仪式。追悼会主要议程:一是由亡人所在单位领导或者地位相对显赫的亲属或者孝长子致悼词,对亡人进行盖棺评价和表达怀念之情,同时向来宾致答谢词;二是吊唁者在哀乐声中集体向遗体默哀三分钟。
        4、奠酒。指在葬礼器乐声中,主祭者代叩拜者用手指沾上白酒弹在灵前地面,孝子和来宾再陆续给亡人上香、烧纸和叩拜(长辈不磕头)。祭奠的顺序是:从亲到疏,从长到幼。
       5、守灵。俗称“坐夜”,指出殡前,孝子和至亲好友整夜守灵,并请歌师打“坐丧鼓”(当今公墓治丧也有个别引进县西土家跳丧鼓)追思和超度亡灵。
        6、告别。俗称“闭殓”,指在葬礼器乐声中,亲人和来宾绕棺三周瞻仰遗容并最后告别(已升堂的要先“矮堂”,以便观瞻。若坐夜前闭殓则须重新简单“升堂”)。绕棺结束后,金刚拿一钵热气腾腾的饭在棺材腰部正反各绕三周(意祝丧家“接气”兴旺),接着取出临时随葬品抛到大门外,正式盖棺并用石灰膏或者山漆等封棺,最后在棺材腰部扎上腰绳。
      (五)出殡。指在葬礼器乐声中,将棺材移出灵堂并集体送上山安葬。无特殊情况,出殡一般选在吉日早饭后的旭日东升之时。棺材移出灵堂后,八大金刚在棺材两侧各绑上一根大碗粗的木杠(俗称“社杠”或“夹杠”),在每根社杠两端各绑上一根细木杠(俗称“子杠”),由八人以上抬着上山。同时清扫灵堂,焚烧废旧遗物及临时随葬品、高灵、挽联等治丧杂物。
       上山队伍,从前往后,按花圈——引锣——大斗——岁数签——遗像(灵牌)——孝子——抬重——乐队——其他来宾的顺序排列。
       上山途中,沿途要撒火纸(俗称“丢买路钱”)和打斗(俗称“撒马料”。斗装五谷,沿途撒向棺材,意在驱邪和求亡人来生五谷丰登),孝子要断断续续给金刚磕头(过去拄有一尺多长的“嚎丧棒”)。所经过的乡邻人家要在自家门外放鞭炮和烧火纸送亡灵,孝子并要叩谢。
      (六)安葬。指将亡人入土安埋,其具体环节包括看地、打井、下肂()、做坟、圆坟和回灵六小步。
       1、看地。墓地一般由事先请的阴阳先生查勘确定(极个别也有在生将墓地圈好并立碑的),尽量为靠山朝阔的风水宝地。墓地位置及朝向(正对远方山包)确定后,要放鞭和烧火纸,以示买地和敬奉山神土地,以求亡人在阴间关系和谐。
       2、打井。墓井一般由金刚负责实时挖凿。井打好后,要在井底中心和四角烧火纸“热井”(写有土地“契约”的也同时烧掉),或者由道士施道“热井”。
       3、下肂。即在引锣声中,将棺材放入墓井。
       4、做坟。坟墓一般为椭圆堆状,墓墙用石头堆砌,中间用石土填充,前高后低,当面石较大并要求块数是单数。做坟时,金刚必须抓紧时间将坟墓一次性做成,中途不得解散。午饭由帮忙的人送到墓地。金刚和送饭的共9人,每人菜中须含两片“丧片肉”(两片皮连着)和两块豆腐,并用篾一份一穿。筷子须就地用细木棍做成,吃后折断丢掉,意求不再吃丧饭。此外,剩余饭菜不能丢在坟上。
       5、圆坟。指坟墓做好后,乐队齐奏葬礼曲,孝子及亲友到坟前上香、烧纸、叩拜和供奉祭品,同时焚烧祭幛和多余花圈(主孝花圈供在坟前)等。此外,做坟过程中,孝子不得披孝回家,且要将孝布盘在头上(俗称“盘孝”),圆坟后,由金刚将孝布脱下烧掉(俗称“脱孝”)。
       6、回灵。指在乐队、金刚等的伴随下,由孝长子将遗像(灵牌)送回家供奉(也有个别在墓地烧掉的)。 

       三、其他相关礼俗
       1、磕头。孝子除向亡灵磕头祭拜以外,要给初到客人磕头致迎宾礼(无孝子孝孙的,长辈给晚辈、平辈给平辈治丧不磕头,可致抱拳拜托礼。客人带鞭炮要回鞭感谢)。开席后要逐桌给客人磕头致答谢礼。重要环节要给金刚和乐师磕头致感谢礼。外出请人帮忙治丧要给别人磕头致恭请礼。客人在灵堂磕头祭拜要致陪祭礼。金刚或者其他人外出给丧家亲戚把信时,进门要先给主人磕头报丧。吊丧的客人,除尊长外,要先进灵堂给亡人磕头祭拜。此外,孝子磕头或者外出把信、请人时替孝子磕头,对方要及时扶起。
       2、戴孝。为表达对亡人的缅怀孝道之意和区别治丧人员身份,自古兴戴孝服(丧服)。古代孝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孝服,称为“披麻戴孝”。当今孝服明显从简,但仍要求有明显区别,即直系血亲孝子披戴白色孝布(长孝及地,短孝及腿,腰系布带),主孝外的直系孝孙及旁系血亲晚辈臂戴黑纱,其他来宾戴白色胸花或披缠白色毛巾。
       3、上香。到灵堂和墓地祭拜亡灵时上香3柱。
       4、烧纸。到灵堂祭拜亡灵烧纸3张,到墓地祭拜亡灵烧纸数量不限。
       5、祭杠。社杠由一丈六尺左右长且大碗粗的两根粗细均匀的孪生杉木做成,由上一丧家暂时保管。金刚外出借社杠,要代表丧家放鞭祭杠,以示慎重启用和表达对保管者的打扰及感谢。
       6、祭竹。金刚到别人家竹园砍竹子做岁数签,不需向主人请示,但须先在竹园放鞭表示谢意,并在非砍竹子上系上一皮纸条或者白布条(也有缠在被砍竹蔸上的),以向主人暗示砍竹子的原因。
       7、复三。过去从安葬之日起,第三天早晨东方吐白之时(寅时),孝子组织葬礼乐队和重要亲友到墓地祭拜。为简化程序方便客人,当今“复三”多在圆坟后一并进行,“复三”之日仅孝子及乡邻带上酒菜等祭品小规模祭奠。
       8、五七。指人去世后的第35天。“五七”傍晚,孝子及重要亲友要聚会到墓地上香、烧纸、烧灵屋等祭拜。此外,也有逢“头七”、“三七”、“百日”、“周年”、“三周年”小规模聚会祭拜的。
       9、祭品。祭奠亡灵的用品除香签、火纸外,灵台上正规的有供品。供品五种以内(意含“五服”),一般为一碗饭菜、一杯白酒、一碟糖果、一碗五谷、一枝鲜花。
       10、礼品。当今治丧礼品主要包括来宾给丧家上慰问礼、丧家给执事封“利市”和丧家给上情来宾回礼等三类。来宾上情与时代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过去困难时期,只给亡人送点火纸、鞭炮等祭品,后来时兴同时给丧家送布料,随着经济发展,近20年左右转兴给丧家送慰问金及给亡人送花圈。过去,丧家一般只给执事人员、阴阳先生、乐师、歌师等封点小“利市”作为酬劳,当今因外出打工多造成请工难和还工难等原因,一般按当地工价付工钱(有的给金刚买鞋子)。给上情的来宾回礼,过去少有,当今时兴回赠一包香烟和一条白色毛巾(相当于发孝标)等。
       11、禁忌。丧葬禁忌很多,除前述外,还主要包括:一是“红沙(煞)”日”不动土埋人;二是“重丧”日不出殡,特殊情况则在棺材上伏一人同时抬出灵堂以示解凶;三是亡人的腰带和袜带不能打成“死结”;四是烧落气纸用的器物必须及时抛掉并尽力一次砸碎;五是做坟过程中,孝子不得坐砌坟用的石头(相传有孝子不敬和玷污之嫌且坟容易垮掉);六是丧鼓棒必须是一次性的,用后须及时抛到野外,包括抛弃临时随葬品等治丧物品时须尽量避免砸到人;七是未过“五七”孝子不得剪头发;八是收殓将亡人抬入棺材时,要尽量避免亡人碰到门框等;九是灵牌和高灵上的亡人身份所用字数,必须按“生、老、病、死、苦”循环顺推而尾字落在“生”上。

        四、灵堂布置规范
       灵堂,一般在入材前布置完毕。家设灵堂比较简单,一般在棺材前放一供桌,上摆遗像、灵牌(血灵)、香炉、供品、油灯或者烛灯(棺材下同时放,意求阴间阳间都见光明)。棺头(俗称“奠头”)朝向堂屋上方,小头前放主孝花圈,两侧放“岁数签”,上方悬挂横幅式或者旗式高灵,堂屋左、右、上三方靠墙摆放花圈,供桌前下方放烧纸用的盆器,前方较远处放磕头膝垫。公墓公用灵堂和单位临时灵堂,一般在棺材上方或者正墙上方悬挂或张贴横幅式高灵,并在两侧悬挂或张贴挽联(上联在右)。

       五、治丧班子构成
      专门负责治丧的班子称为“执事”或者“治丧委员会”。治丧时,要在丧家大门外墙上张贴“治丧执事单”或者“治丧委员会名单”。班子成员主要包括:督管、金刚、家业、礼部、文书、烧茶、大炮手、大盘手(上菜的)、小盘手(筛茶装烟的)、厨师、支杂等人员,具体人数根据治丧规模等实际情况而定。 

       六、丧葬文化探讨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与其他文化一样,丧葬礼仪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今后,丧葬礼仪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呢?笔者认为,除传承和发展好具有独特风格的葬礼器乐外,在礼俗方面应该更好地体现“孝、哀、礼、和、吉、简”等6个字的核心理念,张扬美德,废弃不合时宜的封建糟粕。
       一是伸张孝道。“圣人立教以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以孝报恩、以孝感人和教育后人。
       二是慈悲为怀。哀伤是同情和怀念死者的应有之情,尤其是年轻人去世更应如此。高龄老人寿终正寝是“顺头路”,治丧氛围可以适度轻松,可当红事办,但不宜当喜事“闹”,因为毕竟不是应该高兴的事,低俗、嬉闹、使用欢快的乐曲、发彩色毛巾和吃糖等是不可取的。
       三是注重礼节。礼貌交往是应有之德,也是治丧顺利的基本保证。迎宾、陪祭、出殡和答谢等环节孝子磕头之礼应该继承,但磕头的数量不宜太多,更不宜恶意整孝子。此外,若无孝子孝孙,长辈给晚辈或者平辈给平辈治丧可戴黑纱作为治丧标志,但不披麻戴孝,对客人可行鞠躬礼或者抱拳拜托礼,但不磕头。
       四是有利和谐。人际和谐是一个地方兴旺的重要保证。要继续弘扬好传统,齐心协力办丧事,有力出力,需物的出物。在当今市场经济和农村留守劳力短缺的情况下,丧家合情合理给执事人员一点报酬无可厚非,但不宜攀比。此外,“丧事家家有,没有不求人”,治丧且非发财之道,治丧人员应讲求道德,本着“可取不可求”的原则,不以抬高价码和故意增加繁琐礼节要“利市”等形式“宰丧”,也不宜索取糖果等喜庆之物。遇到当地孤、寡、残等特困丧家,即使帮忙出钱出物也要将亡人安葬。
       五是祝愿吉利。吉利是人人之所求,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繁衍昌盛的精神动力。虽传统丧葬礼俗中很多带有唯心的封建迷信色彩,是虚无飘渺的东西,但求吉利的心愿是好的,有必要理解和尊重,只是某些与当今文明社会相悖的糟粕应该废弃,如歧视妇女、烧纸人(象征陪葬)、过分迷信忌日长时间停丧等。
       六是适度节简。提倡丧事适度从简,适度节约,敬意尽心,谢意尽力,有条件的不宜敷衍草率,无条件的不要勉强,不要攀比。在不明显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发挥丧事的教育感化作用,将治丧程式规范化、系统化和情感化,以营造良好氛围,大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注:作者江诗平。此文原载于2014年冬出版的《金子山吹打乐暨红白事礼俗》一书】
  
  • 巴土山鹰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2/23 2:19:10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补充说明:“大殓”时应剪内衣的下角(意含连襟、牵挂之意)。现见有的年轻治丧者剪衣领角,这是不当的,也是忌讳的。
(0)
(0)
  
  • 华山论剑
  • 发表于:2017/2/23 10:14:43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师尊叙述甚祥,学术价值甚高,对民俗民风了如指掌,愚下曾虽亲身经历过丧葬文化中多种事务,今收藏细品,敬佩您!问候师尊,诚祝春祺。
巴土山鹰
巴土山鹰: 谢谢华山先生雅鉴,请多指教!遥祝春安!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