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杨溪的水

  • 荷锄村翁
楼主回复
  • 阅读:8249
  • 回复:4
  • 发表于:2016/7/19 20:11:39
  • 来自:上海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山不离水,水不离山。下了山,自然要说说山脚下的那溪河的水!

       “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山溪之水从哪里来?悬崖巨石下的缝缝隙隙、群山峻岭间的沟沟谷谷,阴冷潮湿之气、朝雾夜露之珠,先是一点一滴如串珠,一丝一缕如垂线,随之为涓涓细流,继而成汩汩山泉;条条山泉,渐次聚汇成溪;更有苍天赐以雨水,小到中雨,漫山遍野无处不沟渠;大到暴雨,小沟大渠纷纷泻山洪;于是,在这个盆地的西北、东北两面先自有了杨杈溪、交带溪、还有几条无名小溪,会合于子龙岩,流经里许,再与一条叫紫沙河的溪水交合,就形成了这条名叫杨溪河的干流。

       水是山的女儿,她是山生出来的;水是山的血脉,有了水,山才有生机和灵气。杨溪河的水清澈透明,散发着一股清新凉气,象顽皮的小孩子一样,嘻嘻哈哈、哗哗啦啦,在乱石河滩中穿行。时而弯东拐西,滩浅水平,提着裤腿赤着脚,淌水而过不没膝;时而跌宕低落、飞湍流瀑,水绿潭深、鱼难知底;再次容纳一条叫方家河的溪水之后,进入这个盆地东南方一条长约十里的“半溪”峡谷,峡谷的出口处叫“洞口”,溪河水在这里注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兴建起来的隔河岩电站水库中的刘坪湖。

       半溪,意思是杨溪河全长的一半。旧时有一条沿河而行、蜿蜒曲折的小路是盆地通往山外的主要必经之路。峡谷,绝对的狭谷!最宽处不过十余丈,窄处仅盈丈。两岸的崇山峻岭,笔直耸立,无坡无墩,更无平坦可言,即使仰头落帽,亦难见峰顶;谷底“若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昏暗阴森;山脚岩跟、如犬牙锯齿交错,羊肠小道、有荆棘芭茅遮复;左弯过河、跳石淌水,右绕攀岩、石晃苔滑;男壮尚觉不易,妇孺更加胆寒;孤身行走其间,前难见有人前行,后难知有人随后,旧时曾有歹徒出没,抢劫单身行人的的传说,若联想到这些,谁能不顿生毛骨悚然之感?是故往来行人,必欲结伴同行,方觉安全宽心;所以半溪,亦名曰“伴溪”,结伴之义也!这四周的山民们,脚踏草履,在这十余里的峡谷内走过原始、封建,直到民主的漫长历史。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一条简易公路,穿越峡谷,从山外进入盆地之中,于是先有了手扶拖拉机、逐渐有了摩托车、面包车的喇叭声回荡于山水之间,打破了千年沉寂,驱散了恐怖氛围,人们进进出出,尽可放胆!结束了“连过四十八道河、道道脚不干”的历史。二00六年,简易公路铺成了水泥路,这山村实现了一个跨世纪的巨变。

杨溪河水流量不大,而且很不稳定。天旱少雨季节,常有断流、干涸,困死鱼蟹之现象;若是雨量充沛或者暴雨倾盆,又见浊水翻滚,轰隆隆的浪涛声震颤整个铁锅般盆地的山山岭岭;而在这个没有任何矿产资源的地方,唯有它是可以利用的能源,生活在这里面的山民们,从古人到今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对它的能源加以利用。

       最早的利用恐怕要数水磨了,水沟引水入水槽,水槽居高临下冲转水车,“咿咿呀呀”的水车带动石磨盘磨面碾米,大大减轻了人力推磨的辛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今仍有木制水车在转动咧!清朝末期,又有人引进外地技术,以与水磨相同的原理,水车带动水碓、转动石碾,在中下游建起了几家纸厂,采集山中盛产的竹子做原料,制造火纸,纸厂的规模比起水磨房就大得多了,只要一到河边,就听到“嗵、嗵”的水碓声震人心弦。

       火纸在旧时的用途很广泛,敬神、祭祀、卫生,不仅本地家家户户必不可少,而且外地需求量更大;旧时在大山里可见不到今世的白光纸,初入学堂的孩童用火纸来写书,先生用火纸写成红墨影本教学生临摹。像我等这样走过来的人开始拿起白白细细的卫生纸擦屁屁真是心疼的不得了。

       嗨!说起来,火纸还有一个今天的人们再难以见到的作用,就是保存火种。在那还没有洋火(火柴)、更没有打火机的时代,单家独户住在深山老林里的人,没有了火,是很糟糕的事情,必须有多种保存火种的方法,比如用铁实的木柴烧燃后,捂在火坑和灶堂里的灰烬里,要用时扒开,就有还在燃烧的火炭头;但这种方法也有失败的时候,而且,下地干活,外出行路,总不能扛根柴火头吧!要抽烟了怎么办?得有另一种办法,那就是火刀(又叫火镰)、火石、火纸(又叫煤纸)。火刀是用纯钢打制而成的长约三寸、宽不足一寸的薄片;火石是很坚硬的花岗石;特别干燥的火纸卷成筷子粗细的棍条,烧燃后,插进手指般粗的竹筒里焖熄,要用时,小心翼翼地抽出来,绝对不能碰掉火纸棍条头上的灰烬,将煤纸与火石紧握在左手合谷处,右手拿火刀用劲猛镲火石,嚓!嚓!迸出的火星飞溅到火纸头的灰烬上,马上可以点燃起来。这种方法虽然原始,但比起燧人氏钻木取火已经先进多了。无论是弓腰驼背的老头儿们,还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甚至有中老年妇女,凡是抽叶子烟的,在他们的烟杆上都用细麻绳吊着火刀、火石袋、煤纸筒,出门时别在裤腰带上,走起路来一甩一甩地、叮叮当当地敲奏着进行曲。在家的女人们务必掌握这种取火之法的,一旦没有了火种,她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要跑断胯子翻山越岭去求火了。

        生产火纸,要收购原材料,要有工人,要向外地销售产品,如此大大发展了这个地方的经济的同时,相应也滋生了几家富豪,并因而在民国时期涌现了几个在县、乡,在旧军队里有权有势的官僚和军官,民主革命时期被称为“劣绅”、“恶霸”的风云人物。

       生产火纸的技术,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末年,因为其污染水源,与环保相违背,于是不得不关闭了,对这个没有其他资源的地方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世事之变革,大势之所趋,也是没办法的事!     (2170字)

作者:刘在平
  
  • 奥游蚂蚁儿
  • 发表于:2016/7/19 23:57:08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杨溪河
           杨杈溪, 交带溪,
           紫沙河, 杨溪,
           方家河, 半溪。
           
(0)
(0)
荷锄村翁
荷锄村翁: 多谢 奥游蚂蚁儿 关注!问好先生!
  
  • 和家乐
  • 发表于:2017/5/29 21:40:21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说得真好
  
  • 田啟新
  • 发表于:2017/5/29 22:22:13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种纯粹的民族技术,淹没於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件令人伤感的事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