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土家族宗教崇拜与图腾文化初探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阅读:3722
  • 回复:12
  • 发表于:2012/11/7 16:31:30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土家族宗教崇拜与图腾文化初探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宗教崇拜与图腾文化崇拜,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石。早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时,就是通过各自不同的宗教崇拜和图腾文化崇拜来让人们敬畏世间的万事万物,从而达到社会、自然、人类的和谐相处。现在,各民族的一些宗教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变为各民族的一种精神娱乐文化,但其固有的一些表现形式实际上也还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同时,也为后人探索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东西。探索土家族的宗教崇拜与图腾文化崇拜,可以让我们这些土家后人对土家人发展演变、对先人的生活和我们今天仍然沿用的一些习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早在2000 多年前,他们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现有人口800多万人,在全国民族人口总数中排名第七,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地区。 

    土家先民经历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和巫术并存的历史阶段,民间信仰极为普遍。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土家民间信仰又从原始宗教演变为多神信仰。既存在民间信仰,又存在正统宗教。 

    土家人的祖先巴人尚歌舞,敬虎、蛇,而长江中下游的广大楚地则巫风盛行,以龙、凤为图腾。原始宗教崇拜是土家族的一种久远、虔诚的风俗或习惯。但除了原始宗教崇拜外,还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 
土家人祖先崇拜主要有土王、八部大神、向王等,这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在土家人聚居的地方,一般都建有庙、祠堂,定期祭祀。不过,现在有很多土家族地区已与汉族同化,这些远古崇拜习俗已经被淡化或消失了。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6:31:49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土家人还对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日、月、星、辰、雷、雨等等。如贵州思南一带土家人受“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把自然界与人们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都当作神灵来崇拜。如天神、雷神、地神、山神、洞神、水神、草神、树神、石神,岩神、井神等,遍地皆有,无不加以神化。如在祭拜树神方面,田氏在中堂的神龛上写有“紫荆堂”的字样,紫荆树就是田氏土家人的“神树”。过去凡有紫荆树的地方,必有田姓,有田姓的地方必有紫荆树。传说古时田氏三兄弟团结和睦,世代同堂,门前的紫荆树也枝繁叶茂,只有三媳妇一心想分家另立,天天用米汤烫淋紫荆树,树脱了一层皮,但还活着。分家另立后,树随之枯死。兄弟三人甚觉奇怪,又把分了的家合拢来,紫荆树又复活繁茂。之后田氏的堂郡就以“紫荆”命名。又如梁姓人,崇拜古檬树。乌江岸边的乌杨树以及山寨周围的风水树,都被群众视为神树。那是任何人都不准去砍伐的,就连思南城郊的两棵大乌杨树已枯死十多年,也没任何人去砍倒做木料或做柴烧。又如产妇坐月以后,吃后剩下的鸡蛋壳,也要拿去放在大树脚下,以示小孩跟大树一样茁壮成长,变为参天大树。 

    另外自然神还有梅山神、猎神张五郎、阿密麻妈、傩神、火塘神、火烟神、火畲婆神、土地神、井水神、麻阳神、四官神、五谷神、舍巴神、毛娘神、灶神、门神、财神、山神、水神、风神、树神、蛇神、龙神、鹰神、瘟神、茶神、田神、牛神、高坡煞、婆送嗄(烟婆婆)、豕官神等。土家祖先巴人祭祀田神以祈求丰年,祭典非常隆重,故宋代《太平寰宇记》说:“巴之俗,皆重田神。春到刻木虔祈,冬即用牲解赛,邪巫击鼓以为淫祀,男女皆唱竹枝歌。”贵州思南地区崇拜石神,认为石头是有灵性的。岿然不动的盘石,象征着稳固;巨石象征伟岸,力量。所以,小孩生下地,如果常常生病,就将他抱去祭拜某一巨石,叫石头为“石保爷”、“石保娘”。在思南乡村农户,对火神也是很崇拜的。火象征一家人的兴旺。平时火塘里的火要长燃不熄,即使晚上睡觉也要壅上火种,便于次日引烧柴禾。除夕之夜,更是一个树圪蔸通夜燃烧。就是在平时,不能脚踩火塘三脚,更不准妇女小孩跨过火塘,也不准撒尿淋火。 

    以上神祗除按内容分为人神、动物神、植物神、山神、水神、火神、风神等,还可按性质分为两大类:一是人们爱戴的尊神,二是人们畏惧的邪神。 

    土家人的图腾崇拜其内容则是崇拜远古时期的英雄或祖先。如土家族信仰"白虎图腾"。传说八部大神是喝虎奶长大的,其先祖是虎。“虎”又是英雄形象,传说白帝天王三兄弟被皇帝毒死后,变成三只白虎,坐在金殿宝座上。皇帝惊恐万状,只好封他三兄弟为白帝大王,并立庙祭祀,三只白虎才离开。人死后变虎,虎也可变人。敬祭白虎,是土家人的一大鲜明特点,因此各地都有白虎庙,有的家里神宪上供有白虎神位,以求保佑平安。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6:32:16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 土家族的原始宗教崇拜   

    土家族聚居的湘鄂渝黔边区,自古以来重祠祀,敬鬼神,宗教氛围古朴浓郁,因而土家人的生活从未离开神灵的参与。对此,《旧唐书》曾有“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之描述。明清时期的记载则较为明确和详细,如《永顺宣慰司志》载:“古设庙以祀八部大神。每年正月初一,巫祀试白水牛,以祈一年休祥。”《永顺府志》载:土人“三月杀白羊,击鼓吹笙,曰祭鬼。……四月十八、七月十五夜祀祖,又祭婆婆庙。六月中,炊新米,宰牲,亦曰祭鬼。九月九日,合寨宰牲祀重阳,以报土功。十二月二十八日夜祭祖,亦曰祭鬼,禁闻猫犬声”(《永顺府志》乾隆二十八年抄刻本)。《古丈坪厅志》载:“土俗,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初五、六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集,摇摆发喊,名曰摆手,以祓不详。……惟人死不用僧道,只用土老师作法,神为旧宣慰社把,如彭王、田大汉、向老倌入云。”(《古丈坪厅志》,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这些习俗现在我们仍然在沿用。 

    土家人的宗教信仰是信鬼尚巫的原始宗教,其主要内容是祭祖先,敬土王。根据历史记载和社会调查的结果来看,土家人的祖先崇拜按照表现形式、内容及产生的时序,大致又可分为始祖崇拜、远祖崇拜和家祖崇拜三类。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6:37:24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土家人的祖先崇拜里,祈降福祉与禳除灾祸已结成一体,很难分开。无论是祭祀哪一类祖先神,总是祈福与禳灾共存。如清道光《思南府志》载:“祈禳,各以其事祷神,逮如愿则报之,有以牲醴酬者,有以彩戏酬者……傩亦间举,皆古方相逐疫遗意……期以邀福”。在祈求祖先赐福后,还有专门的禳灾神辞:“病痛灾难扫出去,年瘟月瘟扫出去,猪瘟牛瘟扫出去,是非口舌扫出去,蛇啄虎咬扫出去,一起扫到千潭万水去。”梯玛主持“祭祖还愿”仪式时,禳除灾祸是重要内容,其驱邪咒语很长,其中有这样的内容:“我张开五钉手,收!收!收收收!病在牙床,五钉手!倒在磨坊,五钉手!……牛瘟进他屋啊,五钉手!马瘟进他屋啊,五钉手!鸡瘟进堂,五钉手!鸭瘟进殿,五钉手!……雀啄小米的,五钉手!虫咬草烟的,五钉手!禾苗发病的,五钉手!”(彭荣德等《土家族仪式歌漫谈》)。这段咒词所禳除的灾祸,包括人的疾病,六畜的瘟疫,农作物的病虫灾害等等,范围极广。这种广泛的驱邪巫咒突出地表现了土家人通过“祭祖还愿”以禳灾避祸的迫切愿望。 

    在上述表象的背后,我们还可以发现,祭祀祖先实质上成了土家人与祖先神灵的一种互利互惠的利益交换活动。人们敬献香火祭品,神灵还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受祭的神灵获得人们的尊重与崇敬,献祭的人们则获得神灵的赐福与消灾;祖神与后嗣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索与报、祈与谢的交换关系。这中间,人是主动献祭与祈使,神是被动享祭与答谢,因此可以说,祖先神灵由崇拜对象,变成了土家人脱苦难求生存的工具或仆人。

    如前所述,土家人崇拜祖先的起因和首要目的在于祈福禳祸,但随着民族文化的互相交流,特别是“改土归流”后汉民族儒家文化的大量渗入,使土家人单纯祈福禳祸的祭祖逐渐发生了变化,一种“慎终追远”的儒家人文精神开始融入了祭祖活动之中。所谓“慎终”,就是隆重地操办父辈或祖辈的丧事,“追远”,就是祭祀和追念有功有德的祖先。因而土家人无论其家境如何贫穷,就是借钱借米,也要将丧事办得热热闹闹。除了隆重操办丧事外,“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各种祭祀祖先的仪式中。祭祖之礼或隆重或简单,但都是出于同一种心理,出于同一种血缘感情,出于同一种人性意识。因而一般土家百姓对祖先的日常供奉,常常是不拘泥于礼制,也不完全受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既使他们的神龛规模小得可怜,神主牌位制作得十分粗糙,也不能降低其信念的坚定程度。只要做到真诚,就是粗茶淡饭,一杯薄酒也可以。

    土家人正是通过频繁的丧葬祭祀、节日祭祀、生产祭祀以及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家庭随时祭礼,使祖先崇拜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对祖先的虔诚祭祀成了土家山民的一种习惯行为方式和乡规民俗。崇拜祖先的思想比任何神佛观念都强烈与深刻,祭祀祖先的仪式比任何其它仪式都隆重与虔诚。怨天骂地,责怪其它神灵时常都有,但不敬祖宗者实为罕见;祖先受辱,祖坟被掘,是土家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隆重操办长者丧事,缅怀追思祖先功德,祭祀供奉祖先神灵,持续延绵祖宗血食,成为土家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土家人如此重视祖先崇拜,还出于一种绵延家世,繁衍亲族,聚合民族的迫切需要。因为祖先崇拜的诸多社会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维系亲属,凝聚部族。在土家人的心目中,祖先不仅是家庭成员生命的缔造者,而且是家乡的创造者;不仅是家庭、家族的保护神,而且是稳定家庭、聚合家族与民族的纽带。对处于恶劣自然环境与生存危机之中的土家人来说,后者尤为重要。土家人正是通过祭祖这种宗教仪式,将日常分散在深山老林之中的个体与群体紧紧地联结起来。在娱神娱人、载歌载舞的祭祖聚会中,把自己生命的意欲、情调、冲动与祭祖的欢庆、娱神娱人的快乐,男女的爱恋融合为一起,挣脱了日常的拘谨,突破了陌生的隔膜。在持续几天的尽情表演与交流中,无论男女老少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祖先神灵同乐的境界中,如痴如醉,似颠似狂。于是,人们一年来所有的艰辛、烦恼、痛苦、孤独,都涣然冰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隔膜、矛盾、怨恨均悄然消除。土家山民受压抑的情感终于得到释放,焦虑的心灵终于得到抚慰,群体交往的本能需求终于得到满足。  

    土家族的祖先崇拜,其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特征鲜明,功能强大,影响深远,它一直在土家人的宗教信仰体系中占据主要与核心位置,一遇灾难即求助于祖先神灵的保佑成了土家人的普遍心态,欣逢吉利便向祖先神灵表示感谢和酬赏成了土家人的习惯行为方式,缅怀祖先功德,延绵祖宗血食成了土家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频繁多样的祖先崇拜仪式,又使每个土家家庭根植于过去的历史之中,使每个家庭与有着共同祖先的所有其它家庭联系在一起,使家庭、家族乃至民族从思想感情上,血缘关系上聚合起来,并由此而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民族自我意识也就在土家人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6:39:06
  • 来自:湖北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土家族的白虎图腾崇拜 

    白虎崇拜作为土家族原始宗教文化,是原始社会最早的宗教信仰,是人类的远古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后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每个民族都与某种动物有亲属关系,此动物即为该民族的图腾。土家族的图腾崇拜主要是虎图腾崇拜。《后汉书》载:巴人祖先“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有关土家族白虎崇拜之起源,过去许多学者认为始于廪君时代,其实,白虎崇拜并非始于廪君,而必须远溯到伏羲。因为:白虎在上古神话系统中,为天之四灵之一。《云辅黄图》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它“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山海经·大荒西经》),既能主生、又能主死,既能“白虎引兮直上天,受长命,寿万年。”又主“阅领众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而用食虎。”(《论衡·订鬼篇》)故在原始人看来,虎能驱疫,避邪。被原始人视为“仁兽”。作为仁义的象征,称名“驺虞”。 

    有关土家族白虎崇拜的最早传说,较为权威的《土家族简史》是这样记述的:“在古代,东村(今湖北长阳县渔峡口)有座古庙。一个白头发、白胡子老头逃到庙里与和尚一起生活。当地人都说这个老头过去很善战。不久他在庙里死了。当地人们打算把他埋在灯心岭。埋的时候,这个老头化成一个白虎升了天,从此人们叫这个地方为‘白虎垴’(今渔峡口白虎垅)。”傅高炬先生主编的《宜昌春秋》丛书第一辑的《长阳渔峡口清江白虎垅拾零》一文中,也有与此相似、可互为印证的记述。传说虽然不是历史,但却是历史的影子。这个传说给白虎图腾的追要寻源提供了一条线索。 

    在贵州东部铜仁地区也有老虎就是土家族的始祖廪君化身的传说。土家人民最尊敬的神还有土家族医药始祖“药王菩萨”。相传土家民间的“药王菩萨”是五千年前玉皇大帝要太白仙官派到土家民间解除土家人民疾病痛苦、驱除瘟疫魔鬼的“药神”。他识百草、治百病、藏百技、创百药、医术精湛,法术高明,人神相通。土家族地区的无数“梯玛”、“水师”、“药匠”、“土医生”都是药王菩萨的弟子。在这里流传着“药王菩萨”为老虎治病的故事。蒙年6月6日那天,“药王菩萨”的几十位弟子在梵净山玉皇洞内摆设鲜果美酒庆祝他的百岁生日。忽然一只花斑大虎闯进洞内,张着大口嘶吼三声,当场就把几位弟子吓得昏死过去,“药王菩萨”也为之大惊,然而这时,老虎则慢悠悠地走到药王菩萨面前,双脚跪下,不断张口,不断摇头,“药王菩萨”深感惊奇,并对老虎说:“虎大王,我一辈子为土民治病消灾,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如果你今天要‘收我’,请点头三下,如果不‘收我’,请摇头三下”。老虎听后,重重摇头三下,忽双目流泪,双脚跪下,又用一只脚指着自己的口中。“药王菩萨”立解其意,遂靠近老虎,细看老虎口中,见老虎口中卡着一块大骨头,欲吞不能,欲吐不利,药王立即抱着老虎的头,顺利地把卡在老虎喉咙中的那块大骨头取出,并给老虎用药治伤。少顷,老虎喜形于色,在地上翻滚三十六转,又起来围着药王菩萨不断点头致谢,一会儿,几位弟子醒来,见药王菩萨和老虎那样亲近,也就不惧怕了,大家重新为药王菩萨祝寿,药王高兴,并骑在老虎背上跳跃欢腾,几位弟子也敲石打桌,好不快活。将至天明,老虎背着药王菩萨走到洞口,几位弟子紧跟其后,忽然,老虎转身回头跪下向几位弟子点头告别,然后急转身,背着药王菩萨迎着朝霞佛光腾空而去,几位弟子惊得目瞪口呆,望空惊叹,这时忽见太白仙官站在南天门大喊:“白虎药王升天成佛,你等弟子人间造福”。瞬间,整过梵净山一片佛光环绕。据传说:这只老虎就是土家族的始祖廪君的化身,这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遂以人祠焉”类同。所以,古往今来,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崇拜“白虎图腾”。随后在黔、川(渝)、湘、鄂的土家山寨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白虎庙、药王庙,在土家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虎山王,药菩萨,蛇虫五瘟都怕它,保佑土民平安福,消灾除邪迷鸡沙”。“迷鸡沙”意为消灾化的符。 

    民谚云:“白虎当堂坐,无灾又无祸。”跳丧中有“虎抱头”“猛虎下山”等舞姿。这是土家族崇尚白虎最为贴近今人的印迹。 
(0)
(0)
  • 何微微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6:43:45
  • 来自:湖北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赤穴、黑穴之说是渗透着巴人母腹生殖崇拜观念的氏族起源神话,赤、黑二穴是巴人视为民族发端之源的崇拜对象,是母腹的象征。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赤穴、黑穴之说的洞穴生殖崇拜一直延绵后世,成为巴文化乃至后来的土家族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整个土家族,都曾以洞穴为生殖崇拜对象,故可以洞为族称。在全民族共同崇拜洞穴的前提下,各部落又可以有本部落的具体的洞穴崇拜对象,故可以洞代称部落。土司建制,尤其是基层建制,多以部落群为划分单位,所以土司建制中多出现“洞”或“峒”的名称。应是远古巴人洞穴生殖崇拜意识留下的遗迹,也是土家族曾存在过洞穴生殖崇拜的有力佐证。在贵州思南多处,都有投石(穴)求子的习俗。如在大同崖乌江边有一巨石,上面有一石孔,每年六月六日,凡结婚有身孕的妇女,都要去投石求子,投中者生男,否则生女。生了男还要去对石头烧香化纸以示还愿。 

  洞葬习俗中也有洞穴生殖崇拜观念。洞葬,民俗学称岩墓葬,即将死者棺木置放于岩洞中的葬法。在土家族地区,洞葬有着悠久的历史,留有众多的洞葬遗迹。作为葬穴的天然岩洞、溶洞,或人工开掘的岩洞,多处悬崖峭壁之上,难以攀援。土家族惯于把洞葬墓穴统称为“仙人洞”。洞葬是土家族历史上颇有特色的葬俗之一。在土家族,之所以实行洞葬,是因为有洞穴生殖崇拜观念支配的缘故。按洞穴生殖崇拜观念,洞穴是孕育人类祖先的“母腹”,是生殖力、生命力的象征。将死者灵柩送置岩洞,有让死者魂归祖灵、回归祖先起源的“母腹”,以获得再生的意义。 

  悠久的洞葬历史,众多的洞葬遗迹,表明洞葬曾是土家族历史上持续盛行的一种重要葬俗。这种葬俗的持续盛行必然是与土家族曾普遍存在的洞穴生殖崇拜相联系的。要知道,将棺木放入千仞绝壁上的洞穴,是一项我们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的技术难度大的工作,其耗费人力、物力之大是不难想象的。支配着人们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的动机,必然与死者有着重大的关系,这就是祈愿死者再生。借助于人们认可的具有生殖力的洞穴,来安葬死者,就成了人们不辞千辛万苦来实现死者再生目的的途径。洞葬是一种以洞穴生殖崇拜观念为底蕴的葬俗。在洞葬习俗中,洞穴的生殖力转化为再生力。这种转化是顺理成章的,因为生殖力与再生力都是生命力。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