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土家医病因与病机研究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阅读:926
  • 回复:3
  • 发表于:2012/11/7 17:57:31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土家医病因与病机研究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由众多的致病因素在机体内演变而产成。本文对土家医疾病致病原因及疾病变化规律作一简介。
        
    一、病因
  
    土家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比较复杂,致病因素较多,如瘟气、饮食、劳伤、情志等。
  
    (一)瘟气 有风、寒、湿、火等。
  
    1、风是72风症和72惊症的主因,许多疾病如癫痫、着凉等病的发病与风有直接关系。风有热风、冷风、水风、内风之分。72风症中,热风能引起火风、漆风、脐肚风、产后风、破骨风等热风症。冷风能引起冷骨风、钻骨风、眉毛风、摆头风等冷风症。内风可引起内节风、歪口风、抽风等内风症。水风能引起水滞风、水蛊风等水风症。
  
    2、寒寒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一般是指外界寒气侵犯肢节、筋脉头面引起的发热、怕冷、脑壳痛、全身酸痛,由于是机体伤于寒气而发病,故药匠称为伤寒病。内寒是指外界寒气侵犯三元内脏而引起的病症,如寒气犯肚则出现呕吐、腹泻等症。

  3、湿湿往往与风和寒相兼致病,故有风湿和寒湿之分。风湿是引起风湿病的致病因子,伤及筋骨,引起骨节疼痛等症状,药匠称为风湿病。寒湿,多侵犯肌肉和中下元,引起身痛沉重,肢体水肿,腹痛吐泻等寒湿病症状。

  4、火有外火、火毒、三元内火三种。外火是引起红痧症、白虎症、雷火症等主要原因,临床是常出现高热,心烦口渴,便结溲赤等症。火毒易伤及皮肉,导致筋脉阻滞,血瘀肉腐,而出现局部红、肿胀、灼热、疼痛等症状,如疔疱癀等。三元内火多由内脏本身功能失调而产生之火。上元火疾,病在脑、心、肺。脑火,主要表现为神躁、神乱、神糊、神昏、神闭等;心火,主要表现为心烦、胸闷、心痛等;肺火,主要表现为咯喘、咯血、咯吐脓痰等病症。中元火疾,病在肚肠,临床上多见于肠燥或泻下稀便黄臭或脓血,如痢症、干霍乱、便结等肠火,和口渴欲饮,饭劳(多食易饥)、肚痛、烧心、牙肉溃烂出血等肚火。下元火疾,病在尿脬,临床出现血尿、尿痛、尿频的尿积病等。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7:57:44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疫瘟(传染病、流行病)

  生活上不检点,会惹来性病。男性惹来病有蜡烛花、阴书霉,女性的阴霉,男女共患的衙门疮、洋疮等病症。饮食上不注意。如与黄肿病、痢泻病人一起共餐,密切接触,惹来黄病、痢泻。起居上密切接触,惹来兔眼病、肺痨等。瘟疫互相招惹,如麻子病、打摆子、出肤子等。

  (三)饮食饮食为人体营养的源泉,但贵于有节,否则成为致病因素。

  一是饮食过量,超过中元内脏克化能力,容易引起中元功能紊乱和虚衰一类的病症。二是饮过冷过热,易引起中元内脏损伤致病。三是饮不洁之物,如臭鱼烂虾,腐烂霉变及有毒之品(如毒菌),容易导致食物中毒,而发生肚子痛、呕吐、腹泻等病症。四是偏食,药匠很讲究膳食,要求多食新鲜蔬菜和五谷,少吃陈菜、腊味,小儿偏食,害食积和走胎病症;老人偏食,易使气血亏损,而发生黄肿病、脚气病等。五是酗酒,饮少量的酒,有助于气血筋脉的流通,有健身之功;酗酒,会损伤内脏,是致病的因素之一。

   (四)劳伤   劳伤,有外劳伤和内劳伤之分。

  外劳伤的原因较复杂,主要包括:①劳动中的跌打、损扭、砸压、烧灼、冷 冻等。常见金创出血、骨折、错榫、扭挫伤、烫火伤、冻疱等;②蛇伤;③毒虫咬伤,常见的有蜈蚣、毒蜂、霍辣子伤等;④癫狗咬伤。土家山寨过去有养狗看家的习惯,因此癫狗咬伤病人仅次于毒蛇咬伤,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外伤病死率。

  内伤,多由劳力或房事过度,引起筋脉、肢体、三元受损,气血壅滞而发生伤力劳等病症。临床上多见腰腿酸痛,软弱无力,头晕目眩,饮食不振,心烦不安,气短多汗等症状。

  (五)情志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应,主要指人的喜乐、悲哀、惊怒、忧悔等。土家医提倡喜乐有度,悲哀有节,防惊克怒,除忧舒悔,从而保持人体的身脑舒畅。如果情志活动失限,就会伤脑损神,神损必伤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症,如神癫、气癫、蒙癫、梅癫、风癫等,以及恐吓惊骇引起的小儿惊痫等。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7:58:26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病理

  土家医认为,疾病的基本病理为气血与冷热的演变,失去平衡与互相间的调节作用。

  (一)气血失调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所在,血是人体营养的源泉,气血充足,人体生命力旺盛,气血失调而百病丛生。

  1、气的病理变化气亏,主要指三元之气不足,而引起的病变,人体若上元之气不足,则脑、心、肺功能衰减,而出现心慌恐惧、汗多、气促息微。中元之气不足,水谷的受纳运化功能失常,而见纳减体倦、腹痛肠鸣、腹泻食不化。下元之气不足,则不能主水固精,而出现脚膝酸软、水肿、遗溺滑精、崩漏带下。气阻,主要为三元之气壅滞不通。若气阻上元,则出现胸部胀闷、心痛、气促;气阻中元,则肚腹气胀、腹痛,下元气阻,可出现腰痛、小便淋涩不畅、小肚胀痛。气逆,主要为三元之气向上冲而出现咯喘、呃逆、嗳气、反酸、呕吐、头晕胀痛等一系列肺、肚、肠病症。

  2、血的病理血亏,主要指人体因产血不足及出血过多而造成的血液减少病症。三元血亏,重点指上元的心,中元的肝,下元的腰子的血不足临床上常见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唇舌爪甲色淡苍白,寅脉、辰脉、未脉、酉脉快而细弱等病症。血瘀,是指由多种原因,如外伤、久病、冷热失调等,致使血液在筋脉中流行不畅或停滞于筋脉外所引起的临床病症。土家医认为,血瘀主要有上元筋脉血瘀而血挡心肺,可有心口疼痛,出气困难,咯喘;中元筋脉血瘀而血挡肚肠,可有肚腹剌痛,大便下乌血,肚腹有肿硬之物,下元筋脉血瘀而血挡小肚,可引起妇女月经不顺,闭经和养儿肠肿块,肢体血瘀,可见肢节疼痛、麻木,手脚运动不灵活,甚至瘫痪等。出血,又称见红,是由于筋脉受到损伤,以致血液从脉道溢出,或通过孔窍排出体外的病症,常见有咯血、呕血、鼻血、溲血、便血等。

  气与血,相互促进,相互转换,二者在病理上不能截然分开。气病则血病,气亏则血虚,气阻则血瘀,气逆则见红;血亏则气虚,血瘀则气阻,所以临床上以气血失调、气血共病多见。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7 17:59:23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冷热变化

  冷热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冷热失衡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之一。

  1、冷的病理变化一般包括上元心肺气冷,而出现心痛,咯喘稀白痰,肢体清冷;中元肚肠气冷,则见肚腹冷痛,呕吐清水,腹泻清稀,完谷不化,手足清冷;下元腰子与养儿肠冷,常见腰膝冷痛,小肚寒冷,白带清稀等;肢节冷气入侵,可见骨节冷痛,手足寒冷之冷骨风。

  2、热的病理的变化常见心肺热症,而见心胸烦闷,咯痰黄稠、气喘鼻扇、舌红糜烂、脉快等;肚肠热症,往往出现食多消瘦,便结成或腹泻黄等,甚则脓血等;十窍热症,常表现为目赤或发黄,耳肿流脓,鼻孔烂赤,口苦,口舌生疮,肛门瘙痒红烂,小便淋漓、涩痛热赤,体表长疖、疔、疱、疮、癀等。

  冷和热在病理变化过程中,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冷症可以转变成热症,相反,热症也可以转变成冷症。由于冷热既相矛盾,又可相互转化,因此在临床上常出现冷热错杂的病理变化。有时表现为外冷内热,外热内冷;有时表现为上冷下热,上热下冷;有时表现为先冷后热,先热后冷等。冷与热的病理表现,是土家医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应用中要善于分析辩别,反之冷热不分,必然会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

   (三)气血与冷热相互作用的病理变化

    气与血,冷与热或气血与冷热的变化,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气与血的变化,引起冷或热的病理过程,冷与热的变化,现样引起气与血的病理演变,气热则血热,引起心火上炎,小便热赤;气冷则血寒,寒则气阻筋脉,引起周身楚痛等系列临床症状。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