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黄连种植 土家族的生计文化与传承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阅读:2800
  • 回复:8
  • 发表于:2012/11/17 16:33:24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长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黄连种植 土家族的生计文化与传承

——以重庆石柱县黄水镇为例 

作者:王希辉


     二十一世纪是人为生态灾变频繁的时代,也是全球生态环境明显恶化的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全人类的重要杀手之一。面对环境恶化带来的巨大灾难,人类所依靠的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无法应对环境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人类开始将目光转向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生态智慧,以解决当前生态恶化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困境。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文明古国。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创造了引以自豪的民族文化,积累了大量具有本土实践经验、在当地民间世代传承的本土性地方生态知识。因此,充分挖掘、利用和传承地方性生态知识,就成为应对当前生态恶化,保护人类生态家园的一个必然选择。 


    土家族是聚居于我国武陵山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现有土家族约80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5%。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土家族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厚的地方性生态知识。 

    近年来,随着环境恶化的不断加剧,学术界对我国少数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但至今还没有人对土家族地方性生态知识有过专门研究,因此,本文希冀通过挖掘土家族黄连种植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智慧,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完善土家族历史文化研究之不足,而且可以对我国少数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当前全人类所面对的生态恶化问题也有所启发。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6:33:36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黄连之乡”—— 田野点概况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武陵山北部交接地带,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邻彭水县,西北连忠县,西南靠丰都县,县境南北长98.3公里,东西宽56.2公里,幅员面积3012.5平方公里。下辖南宾、黄水、西沱等32个乡镇,218个村、23个社区居委会、1239个村民小组,112个社区村民小组。全县人口约52万人,除汉族外,境内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和白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2%。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是重庆市土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据可考文献记载,石柱县已有1200多年的黄连种植史。唐天宝元年(742),《元丰九域志》就有“施州上贡黄连十斤,木药子百粒”的记载。同时,石柱黄连产量大,占有了国内60%的市场份额,且品质优良,内在质量稳定可靠,小檗碱含量也一直保持在6~8%之间,远远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3.6%的标准,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也较低,因此,石柱就有了“黄连之乡”的美誉。 

    黄水镇地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58.6公里处的七曜山山原上,是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东接枫木乡,南邻冷水乡,西南连沙子镇,西靠悦崃镇,北与石家乡接壤,东北接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镇。2002年合村并组后,黄水镇下辖5个村,2个居委会,33个村(居)民小组,4496户,12048人,其中土家族9614人,占总人口的79.8%。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6:33:58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黄连种植 —— 石柱土家族的生计文化 
    
    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当地土家族连农不仅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黄连种植技术,而且还逐渐总结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应当地社会生态变迁的黄连种植工艺。从一定意义上讲,黄连种植是当地土家族先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互动选择的必然结果。 

    1、石柱土家族具有种植黄连的悠久历史。除唐天宝元年有“上贡黄连十斤,木药子百粒”的记载外,《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九)也载:“忠州领五县:临江、丰都、垫江、南宾[3]、桂溪,土产苦药子、黄连……。”清《石砫厅志·物产志》记载:“历3-5岁出地,至数岁者为久,贩之四川,亦称川连”,“药味广产,黄连尤多,贾客往来,络绎不绝。”《石砫厅乡土志》亦记述:“黄连为厅境大利,薮产黄水、双河口等处,一年种子,一年支棚,栽苗越六七年,后者为佳,茎高数寸,叶作细棱,形如芫荽,头分数种,有鸡爪、味连、金钩之别,性与雅连相埒。” 

    同时,据《石柱县志》编写组调查发现,在石柱县东木坪乡大风堡和黄水镇曹家大梁的深山密林里,也发现多处房屋遗址、连棚迹地和连坑废墟。据老连农祖辈传说和连棚迹地复生树木年轮判断,石柱土家族先民至少早在三四百年前已采用“搭棚遮荫,挖坑炕连”的黄连生产和加工技术。

    2、当地土家族连农通过对祖辈多年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提炼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黄连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经过历史的积淀,当地连农的黄连栽培与加工技术现已相当成熟。黄连初级产品的形成主要有采种育苗、搭棚载连、连棚管理、起连加工等程序。 
    据当地连农介绍,种子不能采二年生的暴生种子,也不能采三年生的试花种子,只有四年或者五年生的红山种子才是质量最好的,并且采摘时间一定要选在“立夏”前后的晴天,并拌细沙以保存。育苗又有毛林粗放育苗和精细育苗两种方式。播种后还要进行锄草、施肥和培土等田间管理。 

    搭棚一般在冬季,要经过砍山、搭棚、铲泥、挖棚、拦边等工序。栽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从“春分”一直延续到“处暑”。一般来说,“小满”是栽秧的最佳时节。连棚管理一般有补苗、除草松土、追肥上泥和补棚亮棚等。 

    起连加工包括起连和炕连程序。起连最好是在冬春之际进行,炕连就是将新鲜黄连脱水,除去泥土、根须以及残留叶柄等残质。这样,黄连的初步加工就已完成。 

    3、黄连是当地连农最重要的经济收入和开支来源。据笔者调查,黄连在当地连农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连农)除了黄连不买以外什么都要买,除了黄连可以卖以外什么都不能卖。因此,长期以来,当地黄连生产的规模和产量都较大。 

    据文献记载,清光绪年间,石柱黄连产量达到1000担。1926~1933年,最高年产量达4000担,1934年2000余担,1938年1900担,1941年1120担,1942年1686担,1944年2900担,1946年2500担,1949年1550担,1955年2830担,1967年1460担,1976年2964担,1980年4300担,1984年6300担,1985年7000担 。[4](P185~186) 现今,石柱全县年产量约1400吨,约占全国黄连市场份额的60%。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6:34:30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4、黄连种植是当地连农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必然选择,是一种文化选择的结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石柱县拥有了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最适合黄连生长的自然条件,如适宜的阳光和降水、特殊的气候与土壤等。 

    石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地河谷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春早,升温快,但气温不稳定,时常伴随寒潮;夏长,无酷热,多伏旱;秋短,多绵雨;冬迟,无严寒,少雨,有霜雪。 

    日照时间平均数为1333.3小时,属低日照区。白天阳光不充足,早晚温差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并在五、六、七等三个月集中降水。 
土壤主要有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以及石灰岩土等几个类型。 

    这种特殊的气候、温度、阳光和水分、土壤等条件,使得玉米、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产量非常低,不适合进行精细的农业生产。换句话说,当地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农业耕作。但是,这种腐质性黄棕壤红棕泥土、充沛的雨量、冷凉交叉的气候、日照稀少、雪霜期短暂等自然特征却成为黄连生长的最佳自然条件,最适于黄连生产。

    同时,当地有很多野生动物,如野猪、老鼠、野兔、刺猬、貂、松鼠、黄鼠狼、乌鸦、大山雀、画眉、黄鹂、杜鹃鸟等, 它们会对土豆、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构成极大危害。调查期间,当地一位老农就告诉笔者,最厉害的就是野猪,(它)可以在一夜之间就把你辛辛苦苦种植的大片苞谷全部吃掉,把成片的红苕、洋芋都跟你全部拱完。 

    可见,当地特殊的地理生态条件并不适合进行农业生产,但却是良好的黄连种植基地。再加上当地野生动物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就使得当地原本不很景气的农业生产变得更加不可能。因此,当地土家族为了维持生计,就不得不坐山吃山,逐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而选择种植黄连。可以说,黄连种植是当地土家族因自然条件的限制而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是一种文化创造。这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所指出的那样:“人类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 ,文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凝聚。”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6:34:53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传承与变迁——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历史轨迹 

    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各个民族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而形成的一套具有本土特征的智慧和技能综合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民族发挥聪明自身才智辛勤劳动而总结出来的文化遗产。正如生态人类学家所说的那样,“各民族文化的生物性适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积累的成果支配着该民族的特殊进化。由于各民族文化都必须结成有序的整体,因而,生物性适应的历程会在该民族文化中发育成一个组织有序的逻辑整体。其中必然包含着大量的生态智慧、技能和技术,构成该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柱土家族在黄连种植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创造出了适应当地文化体系的生态智慧、技能和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先进技术的逐步引进,地方性知识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传承与发展,以此来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异。 

    1、黄连种植技术中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变迁。在笔者看来,土家族黄连种植技术中蕴含了大量适应地方生态的技术与智慧,并随着种植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首先,在黄连种子保存方面,当地土家族认为,采回的种子种胚尚未分化成熟,因此必须经过5~6个月贮藏才成熟。种子采收后,应立即按照1:3的比例来与湿沙混匀贮藏,以防干燥和霉变。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荫蔽的林下挖一浅床,床的上部高,下部低,床内铲修成瓦背形,床内下部挖一条通沟,以利散发水分。其次在床内铺一层湿沙,再铺种子。种子厚度以3~5厘米为宜。再在种子上铺一层湿沙,然后还铺一层腐殖质壤土,盖一层薄膜后,在其上还可撒一层树叶、枯草等植物枝叶的残渣。盖好后,床的四周要掏好引水沟,以防床内积水。 

    其次,在黄连种植田地的选择过程中,当地土家族潜意识地有着强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保护意识。调查发现,因为黄连幼苗需要阴凉湿润,最怕日晒干旱,故当地土家族多选择阴山、日晒时间不长的半阳山或者两山之间的斜坡平地作育苗地。挑选土壤肥沃、腐殖质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腰、山脚和槽地的沙质壤土作苗圃地。坡度不宜过大,以20度以内为宜。同时,翻土深度约20~23厘米,这样可以保证表层肥土不被翻入底层。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选择这种田地,不仅可以保证山上的雨水可以不断渗透下来以满足黄连生长的需要,而且山上树木的腐枝败叶等可以肥土,为黄连生长提供肥料;再者,在这种相对平坦的土地上耕作,导致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就相对变少。另外,在这些不甚陡峭的土地上种植黄连,耕作的难度也就小得多,相对来说也较为节省劳力。 

    再者,为保护土壤性质不受破坏,当地土家族创造出了套种、隔年种的方式来改良土壤品质。黄连是喜荫、喜肥作物,生长周期长,一般从种植到收获要7年时间,根须发达,对种植地土壤的破坏较大,很“瘦田”。因此,可以用套种和隔年种等耕作方式来调节土质,改良土壤结构。套种,就是在黄连种植地的田地边缘或者中间,套种数量较少的其他作物,如豇豆等,以其他作物来适当调节土质变化。隔年种,就是在第一轮黄连收获以后,在原来的黄连地上种植一年或者几年玉米、马铃薯、土豆等作物,通过间种来实现土壤的改良。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6:35:18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同时,当地土家族还通过给黄连施肥和培土的方式来直接改良土壤。一般来讲,黄连载入大田以后,要施肥4~5次。调查发现,当地土家族连农虽然也施化学肥料,如磷铵等,但更多选择人粪尿、牛马粪、饼肥等来作为改良土壤的肥料。据《黄水镇志》记载,(黄连)第二次追肥,一般都在6~7月份,除追施化肥外,每亩地还可施粉碎的饼肥拌晒干打细的腐殖质土150公斤撒于厢面,使幼苗稳根。10~11月份,每亩用干牛粪粉150公斤和菜枯饼粉50公斤撒于苗床。到第二年春季,再施稀薄粪水一次。 培土多用熏土或者其他腐质土壤。因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黄连根须裸露或不稳,影响生长,因此必须适时培薄土1~2次,可在六月份撒一层薄熏土,每亩拌施细碎饼肥25公斤。11月份每亩再撒施干细腐熟牛马粪粉约50公斤或腐殖质土 1000~1500公斤。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黄连的生长要求,而且对恢复土壤结构,改良土质,意义重大。 

    最后,“连起还林”技术的创造对保证当地林木不被过度采伐,实现森林再造,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黄水镇青杆坪组调查发现,当地土家族采取连树套种的方式来实现森林再造,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破坏。具体操作就是,黄连刚栽入大田时,就在连棚木桩旁栽种1棵小水杉或果树苗、柳杉树、白马桑、红马桑、“三木药材”等树苗。随着黄连的不断长大,树苗也逐渐粗壮,等五年后黄连收获时,树苗已长成半大树木。这样,在黄连挖走后,掀掉连棚,树木也就成林了。同时,连树套种还有一定好处,小树苗逐渐成长,枝叶逐渐茂盛,可以为逐渐长大的黄连遮荫,防止阳光暴晒,也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这种方式现已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大力推广,因而,乡民间也就有“栽连必栽树,起连还山,永续轮作”的顺口溜。 

    为减少树木砍伐,合理利用当地林木资源,土家族连农还创造了一种在自然林中种植黄连的方法。具体步骤就是:第一步是选好自然林,第二步是砍山修林,,第三步才是种植黄连。砍山修林有粗砍和细砍两道工序。粗砍是将林内地面竹子、荆棘及一切杂草除净,对灌木、乔木进行选留,使林变为“亮脚林”。细砍是根据树冠的荫蔽情况,“看天不看地”,即砍去多余的小灌木,在荫蔽过大的地方,砍去部分大树或砍修部分树枝。在荫蔽不够的地方,要栽树或补搭蔽荫棚,或用滕条将密林间的树枝拉过一两根来调节荫蔽度,以保证林内荫蔽适当、均匀。总之,砍山时留树宜密不宜稀,荫蔽度应保证在70%以上。树林荫蔽良好,黄连成活率高,到后期黄连需光时要修枝敞阳。 

    这种在自然林中种植黄连的方法,和那种全部砍光后再种植黄连的方法比较起来,虽也需砍伐一些树木,但是却保证了一些具有利用价值林木存活下来,保持了水土,也就为黄连生长提供了便利。在黄连收获以后,原先被修林砍山后的地方就能够很快恢复,从而到达恢复生态的效果。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6:35:42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2、连棚材料变化和搭棚技术中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连棚搭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连收成的高低。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搭棚技术发生了改变,连棚材料也有较大改良。搭棚技术的改进和连棚材料的变化,体现了当地土家族连农卓越的生态智慧和技术。 

    为适应社会变迁的逐渐加快,当地土家族连农创造了一套特殊的“免砍木竹搭棚遮荫技术”,保护了当地竹木资源,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对森林的破坏与砍伐,维持了生态平衡。过去,当地连棚均高180厘米左右,用木桩支力,上用松杉枝条或者树枝、树叶均匀覆盖,荫蔽度要求达到80%左右,才能保证苗期足够的均匀荫蔽度。盖其它树枝、竹枝者,叶子落完了,再盖棚。因而,此法需要砍去大量树枝或竹枝,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总结,当地土家族连农现在已采用铁丝连接的约水泥桩来替代原先的木桩。水泥柱高约200厘米,并用力将其插入土壤中30厘米,地面至棚顶约170厘米,再在棚顶用10号或12号铁丝,横顺牵拉绷紧,铁丝两头必须拴牢固。整体厢宽不超过10米,以利2人方便操作,长度依地势而定。理好排水沟,做到雨天不积水。 

    同时,用遮阳网替代原先的树枝、竹叶等遮盖物。遮阳网的遮光率一定要保持在70%~75%之间,用塑料芯压膜线将遮阳网按照一定的间距穿好,在厢两头用小木桩固定,再在厢两边按一定的距离用塑料绳绑扎牢固,以免被风吹起厢面受到阳光直射而使厢面干燥导致死苗。再者,当地土家族连农还总结出遮阳网的利用规律:在黄连载入大田的第1~2年中,在棚顶上覆盖70%-75%遮光率的遮阳网;第3~5年换盖40%-45%遮光率的遮阳网;第6年要全部揭掉。

    3、在黄连加工过程中,也展示了当地土家族连农维护生态平衡的强烈意识。将黄连挖起后,抖落泥沙,把须根、叶子连同叶柄一起剪掉,这样黄连“砣子”即可进行干燥加工。把剪好的黄连砣子放在建好的黄连炕上烘炕,根据炕的大小,每炕可放湿黄连砣250~750公斤,堆放时,中间厚,两旁薄,炕的后端厚,前端薄。烘炕火力,开始不宜过强,以后慢慢增大,每隔30~40分钟,在炕两边各站1人,用木制炒板翻动1次,根茎表面颜色发白,便可停火出炕。 

    在毛炕后,就要进入细炕。先将头砣平铺炕上,用中等火力烘炕(约50℃左右),勤翻勤抖,待炕至干湿度与二砣相当时,加入二砣,再炕至与三砣相当时,再加入三砣,头、二、三砣可共一炕烘干。四、五砣可另作一炕烘干。细炕烘焙,翻炒宜勤,每隔3~5分钟即应翻动一次。直到全部炕干,外皮呈暗红色,内肉呈淡黄色,即可出炕。
烘干的黄连立即装入槽笼打槽。黄连装入槽笼后,将笼口的盖盖好,用人力或机电动力将槽笼来回冲撞,使黄连在笼中相互磨擦,可将未去净的须根、残余叶柄及所附泥土完全撞去。槽制好之后,用大孔筛将黄连根茎筛出,即为成品黄连。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换连烘烤和打槽后遗留下来的须根、残余叶柄及所附泥土、烘烤黄连留下的柴木灰烬等杂物,均被当地土家族连农送回原黄连种植地,以保证原来黄连种植地土壤不被浪费。
(0)
(0)
  • 清江山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7 16:36:35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面对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当地土家族连农在黄连种植中积累的地方性生态知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要加大当地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发掘、传承与保护,保护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来共同面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做好黄连产业开发,唤起全社会对黄连产业的关注,为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传承与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一种重要中药材,黄连是中医药业不可缺少的药品之一。因此,要唤起社会对黄连产业衰落趋势的重视,做好黄连产业开发,让外流的中青年连农回流到自身的文化序当中来,为地方性知识的保护与传承创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大力培养黄连产业种植、加工和开发人才,使得这些人才都成为挖掘、传承和保护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中间力量。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黄连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尽量让绝大部分连农都能参加培训,让连农掌握黄连种植和加工的基本技术、技能;其次,应组织力量编写黄连种植与加工知识手册,使这些看不见的、蕴藏于民间的地方性生态知识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文字、图片以及音响材料等,变成看得见民族文化瑰宝;最后,就是尽量让这些承载地方性生态知识的物质载体,作为乡土教材走进教室,走进课堂,以此来宣传和保存当地传承下来的丰富的地方性生态知识。 

    第三,积极建设“中国·黄连文化博物馆”,建设“黄连生态文化村(镇)”,甚至“黄连生态县”。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已有建设民族文化村的先例。这些民族文化村的建设,对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村寨的民族文化资源加以发掘利用,使民族文化不离开本土生境,并得以保护、传承。根据这些成功的经验,笔者建议当地政府可以积极建设“中国·黄连文化博物馆”,建设“黄连生态文化村(镇)”,甚至“黄连生态县”。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大社会对地方性知识的关注力度,而且可以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都起到积极作用。 

    五、
结论 

    石柱是中国黄连的重要产地之一。在黄连产地,土家族连农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并积累了具有本土实践经验、内涵丰富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这些地方性生态知识对防止土壤异化,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社会的巨大变迁,随着人口流动、连农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黄连产业地位的相对衰落,地方性生态知识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巨大压力。因此,笔者建议要做好黄连产业开发,加大人才培养,建设“中国·黄连文化博物馆”,建设“黄连生态文化村(镇)”等措施来挖掘、保护和传承地方性生态知识,以应对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